我叫马冬梅,出生在一个双职工家庭,家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父母十分疼爱我,还有个弟弟从小对我也百依百顺,造就了我大大咧咧、活泼开朗的性格,用我妈的话说就是缺心眼。
下乡的指标下来了家里必须要有一个人去,我是自愿下乡的,弟弟还小我不可能让他去吃这个苦的。
父母刚开始不同意,觉得弟弟是男生,下乡总比我这个女生安全许多。
是我偷偷去知青办报了名,家里无可奈何只能尽可能地为我准备东西,希望我下乡可以轻松一点。
坐上火车的那一刻,看到爸爸妈妈眼里的不舍和愧疚,还有弟弟哭得稀里哗啦的样子。
我心底深处没人知道的那一抹不甘也释然了,笑着挥别了我最亲、最爱的家人。
后来爸爸妈妈每个月都会给我汇来十块钱,所以我的日子其实不算难过。
因此在知青院我的心态是最好的,后来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知青。
我自诩比他们来得早又比他们年长些,总是对他们比较宽容。
能帮的我一定会帮,比如我的任务完成了就会自主的去帮助那些没有完成的女知青。
看见他们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也会傻傻的上去劝解。
结果就是两头都不落好,他们甚至会在背后骂我多管闲事,说我是想借着他们博好名声。
可是这些我通通不知道,还每天傻呵呵的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大家上山捡山货,我听见同屋的女知青在背后议论我,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傻。
就在这时新来的几个知青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们从不掺和知青院的乱七八糟,反而是乐呵呵地躲在一旁看热闹,后来才知道这叫吃瓜。
我厚着脸皮凑了上去,没想到他们很轻易的就接纳了我,渐渐地我们就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没有了明里暗里的算计我每天都过得好开心!
后来我也学着他们租了单间,自己单独开了火,我才发现原来我煮菜也可以很好吃。
以前大锅饭的时候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一点新意,我也就没有发现自己这个强项。
每次聚餐的时候我总是抢着做饭,看着自己用心做出来的饭菜被小伙伴们一扫而空,我的心情就会很愉悦!
我们一起吃饭、一起上山、一起磨洋工再一起吃瓜聊八卦,感情越来越好!
跟兄弟姐妹也没有分别。特别是晓晓,我喜欢她的率性、她的勇敢,心疼她的遭遇,渐渐地她在我心里就是亲妹妹,总是粘着她一起聊八卦。
赵斌,是知青院的负责人也是我们小伙伴中的一员。
以前总是他彬彬有礼、沉默寡言,后来才发现他其实也跟他们一样,爱吃瓜、爱凑热闹、爱吃美食,也可以兴致勃勃地聊八卦,侃侃而谈的样子特别吸引人。
有一次我去山上不小心摔了一跤扭伤了脚,是他冒着别人说闲话的风险把我背回来。
面对别人的指指点点他毫不犹豫地挡在我面前的样子,彻底让我沦陷其中。
后来的后来,我和他成了我们,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小宝宝。
再后来,高考恢复了,我们有了离开的机会。晓晓说京市发展不错,让我们努力考到京市,他们在京市等着我们。
幸运的是我们还真的考上了京市的学校,小伙伴们都很兴奋,迅速地收拾好东西我们就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进了京。
晓晓早早的就帮我们找好了房子,让我们很轻松的就在京市安了家。
我以为我们的生活会一直这样平平淡淡却又幸福的过到老,可是命运它总喜欢开玩笑。
曾经那么爱我和孩子的赵斌竟然有了外心,刚开始我只是发现他更注重打扮了,以为他在班级遭到了同学的嘲笑才会如此注重外表。
慢慢的我的第六感告诉我并不是那么一回事,因为我在洗衣服的时候发现了小纸条,上面是一首露骨的情诗。
我靠在墙上安抚自己莫要多想,万一是个误会呢?
那天刚好我的学校没有课,赵斌又迟迟不归,我果断带着儿子去了他学校门口。
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总觉得我应该这么做,凭着感觉就去了。
在校门口等了半个多小时,凛冽的寒风都没有我看见的那一幕令人心寒。
赵斌和一个长发飘飘的女生并肩走着,俩人有说有笑举止亲密,俨然一副小情侣的模样。
当时我的脑子里电闪雷鸣一片空白,仅有的自尊心不容许我上去撒泼,我冷眼看了他们一眼抱着儿子掉头就走。
到家后我再也忍不住崩溃大哭,可是赵斌并没有马上追上来,而是过了两个小时才回来。
一回来就提出了离婚,我吵了,闹了最后也累了,带着儿子终是和他走到了尽头。
我心灰意冷、万念俱灰,每天浑浑噩噩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甚至连儿子都忽略了。
是晓晓开解了我,她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男人什么的脏了就什么都不是。
我渐渐振作起来日子也变得有条不紊,和儿子俩人相依为命日子反而很轻松。
毕业后,在晓晓夫妻的支持和信任下,我们合伙开了百味居,我的日子就更加充实快乐了!
既能赚钱又能做我最喜欢的美食,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真是搞不懂他们夫妻的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
看见账册就如同看见洪水猛兽,气得我想揪着他们打一顿,可惜他们跑的太快了。
只是新的烦恼又来了,厨房里的那个帮厨是怎么回事啊?天天拿那种奇奇怪怪的眼神看她,莫不是脑子有病?
还有这是我的儿子又不是你的儿子,你那么上心干嘛?
天天给他买这买那,你是钱多花不完吗?最后竟然连学校叫家长你都去,要不要脸啊?老娘同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