鄯善国,楼兰古城。
古城为四方形,东城墙长约三百米,南城墙为四百米,总面积约十二万平。
地处塔里木及孔雀河口,东临河西重镇玉门关,西接西域百国,为东西交通要冲,战略位置绝佳。
楼兰之名,始见于史记·匈奴列传,汉书·西域传:鄯善国,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
当汉道冲,西通且末七百二十里,去阳关千六百里,东长安六千一百里...
有户千五百七十,一万四千一百口,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
汉元凤四年,汉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刺其王,更其国名为鄯善,王都南迁,楼兰成为两汉政权戍守屯垦的重地...
东汉时,为了保证楼兰道的畅通,派屯田兵士在楼兰大规模屯田,同时又开辟了由敦煌到伊吾的伊吾道...
西汉和东汉两朝,楼兰皆为中央政府,管辖西域的屯军重地...
可惜如此军事重地,此刻却城头变幻大王旗,夏字大旗,高高飘扬。
当李信率军抵达城门官道时,正黄旗留守都统赵鹿,已经等候多时...
“恭迎天主!”在赵鹿的带领下,官道两侧,三万多名百姓商旅,展示了非同一般的热情。
百姓们纷纷献上,当地的瓜果干粮,酒水肉脯,一副箪食壶浆迎王师之景。
李信甩了甩马鞭,不吝赞道:“干的不错!”
如此和谐的场面,进一步彰显了大夏的正统性,和当地百姓的认同性...
“天主神恩,所到之处,无不诚服...”赵鹿俯身谢礼,谨记石勒此前教诲,不敢居功。
因为他知道,正黄旗之所以能轻易的压服西域诸国,除了自身军势强盛之外...
更重要的是,身后有着大夏这个天下霸主,在给他们撑腰...
“倒也是个人才!”张既臧霸等人,略显诧异的瞥了赵鹿一眼。
对于百姓的追捧,一众将士很受用,毕竟他们往日里的名声,可不怎么好...
夏军自建立起,一路走来,都是靠着一场场战争,一颗颗人头,强行铺就的...
这种行径,这种名声,与宣扬仁义恩德的大汉,根本没法比...
也就是大夏开国之后,李信施行多项仁政,往日里那种打打杀杀的作风,才稍稍有所转变...
此番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场面,虽有作秀的嫌疑...
但不妨碍张既臧霸这些文武,从心里上,认可此番进军的西域的正义与神圣性...
...
城主府厅内,李信端坐上首,左右美人,贴心服侍。
左下方是典韦、臧霸、昌豨、陈东、孙康、陈纪、高顺、魏越、曹性、王雄等各部武将。
右下方则是张既、司马懿、宋建、韩遂、马超、庞德、梁兴、张横、侯选、杨秋等文武。
再后面,则是赵鹿带领的,白宾、乌勃、安亓、孟伯、毋遒、成都、安靡、禺塞、兜宜、乌昆、翁糜嘉、耆婆娑等西域诸国主...
很显然,被石勒列为人质的,西域国王团队,又增加了不少新面孔,减少一些熟面孔...
这也从侧面说明,石勒的西域之战又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石勒攻入西域,对于当地的土着势力,并未完全放心...
而是采取当年,李信征服河套时期施行的策略,即将本土头人城主国王,聚集管理...
如此既能起到人质作用,又能有效的分化管理,和震慑地方上那些怀有异心的本土派...
效果吗,也很显着,成功的将西域地区,各主要势力,收为己用...
“大汗!”大堂中央,赵鹿则汇报着,西域诸国的初步统计概况:“西域之地极广,东可接玉阳关门,西可至葱岭山脉,东西概约六千馀里...”
“南方目前探至喀喇昆仑南麓地区,北方囊括匈奴萨彦岭山脉,南北初测约三千余里...”
“境内统计有王国三十六,小国七十二,城池两百八十余座,总面积约三百万平方公里...”
说到这里,赵鹿顿了顿道:“西域诸国以天山为界,大略可分为南北两部,其中七成以上,分布在天山以南的盆地地区...”
“大盆地南部有且末、小宛、精绝、扞弥、于阗、皮山、莎车等国,被称为南道诸国...”
“盆地北部边缘,有龟兹、姑墨、危须、焉耆、尉犁、乌垒、温宿、尉头、疏勒等国,被称为北道诸国...”
“南北道诸国,又以婼羌、楼兰、且末、小宛、精绝、于阗、西夜、莎车、疏勒、姑墨、温宿、龟兹等王国,为西域地区主要统治势力...”
“这些国家语言不一,习俗各异,互不统属,人口少则八百,多则十万,普遍为三千人到四万人之间,总人口约有两百余万...”
“其中龟兹、疏勒、月氏、小宛、莎车、西夜等六国人口最多,人口最少的小宛,也有城池十二座,民籍三万六千户,人口十八万,兵马三万余...”
“这些王国,多以城郭为中心,从事农商手工业,亦有少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族群...”
“诸国虽杂,但行业混杂,工商发达,甚至楼兰和龟兹地区,已经初步掌握了,铁器铸造工艺...”
“三百万平!两百万人口!还有铁器工艺!”左右文武,竖着耳朵,听着赵鹿汇报出的一连串信息,久久不能平静。
西域地区,只是初步归附,各地数据,也只是初步统计,便弄出了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两百多万的人口...
若是后续,再将中原的郡县制,搬到西域地区,统治力度一杆子插到底,到时又能弄出多少人口资粮?能爆出多少兵力?
而且更重要的是,西域地区已经出现了,比较先进的铁器工艺...
要知道,哪怕是现在的大夏,军队中还有很多地方府兵,列装的依然是青铜甲胄...
能够列装铁甲的,除了各大将军府的精锐战兵,和晋阳的三大军团外,其他地区的府兵目前还停留在竹木皮甲,乃至青铜甲...
而西域诸国,竟然掌握了铁器工艺,还不止一国,这意味着什么...
广沃的地盘,数以百万计的人口,发达的工农业,外加先进的铁器铸造工艺,妥妥的王霸基业之地...
若是能将这些地方统合,单凭西域地区,便能形成地域上的霸主,乃至帝国,甚至不会弱于曾经的匈奴和大汉帝国。
然振奋过后,众人又有些疑惑和不解,以西域地区的地块环境,和诸国的综合人口及各方面的实力...
为什么一直受匈奴摆布,受大汉辖制,却没有出现过,真正的统合霸主呢?
毕竟草原上,地广人稀,还有大漠阻隔,漠西漠南漠北地区,依然能够形成统合型的游牧帝国...
中原地区,有大河阻隔,有高山塞障,也能够形成大一统的夏商周,乃至皇权至上的秦汉帝国...
而西域地区,各大重要的主导国度,皆聚集在大盆地南北地区...
这些地方,长期互通有无,交通也不算困难,为什么没出现过,强势的统一政权呢...
如果说中原历史大势,是分分合合,那西域地区,则是真正的,维持上近千年纷乱状态...
一个完整的大盆地,却整出了三十多个王国,和数以百计的城邦...
而且这些城邦,有着自己的文化,和生存习俗,简直让人难以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