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上,车队缓缓前行。
正中央的大车挂着天子旗帜,由六匹马拉着,稳稳地向前行进。
车厢中,庆帝放下书信,笑着看向身侧:“老四,老六,那耶律原上的国书,你们看看。”
李彻伸手接过书信,而李霖却是冷哼一声:
“这耶律原当真不分轻重,契丹已经亡国了,他上的哪门子国书,真能给自己脸上贴金。”
李彻却是一边读信,一边摇头道:“四哥此言差矣,我们之所以接受他的投降,无非是为了大义罢了。”
“既然是为了大义,自然要让契丹以辽国自居,方能显现我大庆之强大,接收契丹的土地也会更加名正言顺。”
自奉国出发已经三日。
这半个月来,庆帝完全沉迷科学之中,再这样下去几个月他也是愿意的。
但朝廷却等不了那么久了。
庆帝是个勤勉的帝王,掌握的权利很大,每日处理的工作也很多。
他在帝都时,臣子们尚未体会到,而等到他离开了,弊端瞬间就展现了出来。
和庆帝相比,晋王太过稚嫩,虽然也有处理政事的能力,但完全没有庆帝的效率。
这就导致朝廷政务一再积压,一众官员群龙无首,焦头烂额。
再这样下去,连基本的运转都会出问题。
京中官员万般无奈,只能屡屡上书,请求皇帝尽快回京主持大局。
庆帝一拖再拖,但见帝都那边越发着急,只得离开朝阳城,前往上京。
临走之前,又拽上了百般不情愿的李霖和万般不情愿的李彻同行,并让他们二人和自己同车而行。
李彻一目十行地看完了前半段书信,刚看到下半段,脸色就变得奇怪起来:
“父皇,耶律原想要和大庆联姻,将妹妹嫁给一位皇子?”
庆帝笑着捋了捋胡须:“没错,耶律大贺之嫡女,耶律原的亲妹妹,耶律仙。”
李彻惊讶道:“耶律大贺都六七十了吧,他女儿多大了?不得四五十岁啊,怕是嫁过好几任了吧?而且就耶律大贺那长相,他女儿......”
脑中出现了一个四五十岁、肌肉横生、满脸横肉的草原悍妇的形象,李彻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要么,让三哥娶了吧,他监国劳苦功高,值得此等奖赏!”李彻提议道。
李霖连忙拱手:“六弟此言甚是,儿臣复议。”
“想什么呢?”庆帝哭笑不得,“耶律大贺老年得女,此女今年也就二十出头,虽然岁数也不小了,但也不至于是个老妪。”
没错,在庆帝眼中,二十多岁已经是岁数不小了。
古时十多岁出嫁比比皆是。
如唐代,“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
再如明朝,“凡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并听嫁娶。”
甚至还有适龄女子不出嫁,便会强制出嫁的法律条文。
《晋书·武帝纪》记载,司马炎就曾要求,当女子到十七岁了,如果父母还不将闺女嫁出去,那么地方官府就要给她找老公,逼其强行嫁人。
到了南北朝时,还出现了如果女孩适龄不出嫁犯法的规定,不及时出嫁家里人都要跟着坐牢。(《宋书·周朗传》: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像是耶律仙这种二十多岁还未出嫁,已经算是大龄剩女了。
“也别想着让你三哥他们纳妃,此事于理不合。契丹是你们俩打下来的,无论如何都得由你们两人联姻,既能服众,又能安契丹百姓之心。”
庆帝懒得和两人多说:“朕准备答应下来,娶一个耶律家的女子,对大庆有好处,至少能让契丹百姓多几分认同。”
“你们也不必担忧那女子长相丑陋,朕听闻耶律仙又倾国倾城之容貌,是辽国的第一美人。而且只是纳个侧妃而已,若是实在不喜欢,便好吃好喝待着,不碰她就是。”
见两人依然沉默,庆帝只得开始点名:“霖儿,你能不能娶?”
李霖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父皇明鉴,儿臣和王妃情深意切,实在不想再纳妃。”
什么辽国第一美人,李霖可不相信那群蛮夷的眼光,天知道是个什么长相的奇女子。
庆帝鄙夷地看了李霖一眼,只觉得这小子惧内,斥道:“没出息!”
李霖缩了缩脖子,没再说话。
庆帝见老四不成,又看向一旁的李彻。
还未等他开口询问,李彻率先开口:“咳咳咳......父皇,纳侧妃而已,儿臣却是不嫌多的。”
庆帝微微一怔,目光更加鄙夷:“你更没出息!”
李彻憨笑两声,装傻不说话。
倒也不仅是见色起意,契丹的土地和百姓未来都是奉国的治下之民,自己若能纳一个契丹公主做侧妃,有很高的政治意义。
绝不是因为庆帝说的什么‘辽国第一美人’!
庆帝想了想:“那就老六你了,你只有常家闺女一个侧妃,身边女人的确是少了点,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给朕添一个皇孙?”
李彻开口道;“儿臣身旁还有一个高丽女子。”
“朕知道。”庆帝面色古怪,“还是高丽王的王妃,没想到你小子有他人妇之喜好......品味倒是不错。”
李彻微微一怔,看向身旁的庆帝。
没想到啊,没想到啊,父皇你浓眉大眼的,竟也喜欢人妻?
“但你应该清楚,无论是高丽王妃,还是这个契丹公主,为你生下的子嗣都不能当世子。”
庆帝眼神中满是深意:“而现在的你,很需要一个世子。”
李彻神色一动,连忙答道:“儿臣明白。”
庆帝此言又是在暗示,李彻虽然早已经习惯了,但也不由得心中一动,暗自琢磨起来。
无论是为了保证奉国内部稳定,还是为了争取未来的皇位,自己的确需要尽快有个孩子了。
毕竟,家中是真有皇位要继承。
父子三人没有再说什么,车队缓缓向北而行。
又过了数日,銮驾终于到了上京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