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前方发现吐蕃伏兵,张将军请求支援!”
斥候禀报道。
种浩咬牙直起身子,眼前一阵发黑。
他深吸一口气——如果这也算\"深\"的话——下令道:“传令,能作战的随我前进,其余人原地休整。”
当种浩带着勉强集结的五百火枪手赶到前线时,战斗已经结束。
张俊拄着陌刀站在一片狼藉的战场中央,脚下是几十具吐蕃士兵的尸体。
“伏兵不过百人,杀了我们二十多个弟兄。”
张俊阴沉着脸,铠甲上沾满血迹,“这群吐蕃崽子专挑体弱的士兵下手。”
种浩注意到张俊的嘴唇呈现不正常的青紫色,呼吸急促,显然也受高原反应折磨。
“他们熟悉地形,知道我们...”
种浩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轰隆声。
两人转头望去,只见雪山上一道白线正迅速扩大。
“雪崩!快撤!”
吐蕃人故意制造了雪崩。
当宋军狼狈撤到安全地带时,发现粮草队遭到袭击,三分之一的辎重被焚毁。
……
当晚,三路大军在海拔稍低的山谷会师。
中军大帐内,种浩、张俊和耶律大石三位主将面色凝重。
“我军伤亡如何?”
耶律大石问道,声音沙哑。
张俊一拳砸在案几上:“阵亡不足百人,但能战者不足六成!火器营的弟兄们连火枪都端不稳,还谈什么瞄准射击?”
耶律大石的情况稍好,他带来的西疆士兵更适应高海拔:“我部减员两成,但继续前进恐怕...”
“必须停下休整。”
随军医官插话,这位白发老者是汴京派来的御医,“高山病非比寻常,轻则头痛呕吐,重则肺水肿致死。将士们需要时间适应。”
种浩盯着地图,“吐蕃残部正逃向逻些,若给他们喘息之机...”
“那就强攻!”
张俊怒道,“我亲自带队,三日内必到逻些城下!”
“然后呢?”
耶律大石冷冷反问,“让吐蕃人看着我们一个个晕倒在城墙上?”
帐内陷入沉默。
种浩感到太阳穴又一阵刺痛,他强忍不适,仔细回忆父亲种师道曾讲述的西域征战经验。
“或许...”
种浩缓缓开口,“我们可以学习吐蕃人的生存方式。他们能在高原如履平地,必有其道理。”
张俊皱眉:\"什么意思?\"
“吐蕃人常喝一种腥臭的奶茶,吃生肉干。”
种浩看向众人道,“今日审问俘虏得知,那是用牦牛奶和茶砖熬制,加入盐和酥油。”
医官眼睛一亮:“酥油!《黄帝内经》有云,肥甘厚味可补气益血,或能缓解高山症状!”
“还有,”
种浩继续道,“吐蕃人行动缓慢,很少剧烈奔跑。我们却按照平原习惯急行军,自然更加易得‘高山病’。”
众人对视一眼,渐渐有了主意。
……
七日后,宋军调整部署,在开阔平缓处扎下大营,令将士们分批休整,以缓解长途跋涉的疲惫。
种浩采纳了吐蕃降卒的建言,命人大量收购牦牛奶和茶砖,熬制酥油茶分发各营。
“将军,有古怪!”
亲兵匆匆跑来禀报,“北面山谷发现吐蕃兵营,他们每日都去一处温泉沐浴。”
种浩眯起眼睛,“带我去看。”
在向导带领下,种浩率亲兵隐蔽接近温泉。
拨开灌木望去,只见数十名吐蕃士兵正轮流浸泡在乳白色的温泉中。
令人惊异的是,这些吐蕃兵出水后个个精神抖擞,与宋军萎靡不振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更令种浩震惊的是温泉旁矗立的那座古老陵墓。
斑驳的石碑上,模糊的文字在夕阳下若隐若现。
“那是...松赞干布的陵寝。”
向导压低声音道,“相传文成公主带来的大唐工匠曾在此开凿温泉,专治'山巅气闷'之症。”
种浩闻言心头一震,当即决断:“今夜就拿下这处温泉!”
当夜,种浩亲率精兵占领温泉,立即召来随军老医官查验。
老医官捧着水样反复端详,突然激动地跪倒在地:“天佑我军!此水硫气精纯,更难得的是...”
他颤巍巍从药箱底层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册,“《文成公主医方》中正记载此泉配方,若佐以雪山红草、虫草等药材,可根治胸闷气促之症!”
耶律大石拍案而起,铠甲铮然作响:\"即刻按方制药,先在伤兵营试服! \"
……
三日后,首批服药士卒已能挺直腰板操练。
五日后,过半将士面色渐复红润。
待到第十日,宋军已重整旗鼓,战旗猎猎向前推进。
“报!吐蕃残部集结在当拉山口,企图阻挡我军前进!”
斥候来报。
种浩与张俊、耶律大石相视一笑。
……
当拉山口地势险要,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峭壁。
吐蕃将领索南——噶尔钦陵之子——亲自率军把守,准备利用地形优势一举击溃宋军。
“宋狗子们,高原的寒风可还舒服?”
索南在山口上嘲笑,“有种就来攻啊!”
耶律大石不慌不忙,下令火器营架设巨炮。
“放!”
震天雷呼啸而出,在吐蕃军阵中炸开,血肉横飞,惨叫声响彻山谷。
索南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宋军竟能在如此高海拔保持战斗力。
“不可能!”
索南嘶吼着,“汉人怎么可能适应高原?”
耶律大石冷笑一声,挥手示意第二轮炮击。
“放!”
随着命令下达,十门巨炮同时怒吼,西瓜大小的震天雷划破稀薄的空气,精准落在吐蕃军最密集处。
爆炸的气浪掀翻数十名吐蕃士兵,残肢断臂如雨点般落下。
“陌刀营,准备冲锋!”
张俊身披重甲,手持丈二陌刀,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种浩却按住他的肩膀:“不急,先让火枪营再消耗他们一轮。”
火枪手们排成三列横队,在军官号令下轮番射击。
“砰!砰!砰!”
枪声连绵不绝,弹丸如暴雨般倾泻向吐蕃军阵。
那些身着皮甲的吐蕃士兵在火器面前如同纸糊,成片倒下。
索南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妙,急令撤退。但为时已晚——耶律大石早已派骑兵绕后,截断了他们的退路。
“投降不杀!”
种浩用刚学会的吐蕃语高喊。
负隅顽抗的吐蕃士兵一个接一个倒下,鲜血染红了雪白的山坡。
索南被亲兵护着,试图突围,却被一发流弹击中大腿,摔倒在地。
“拿下!”
张俊大步上前,陌刀架在索南脖子上。
当拉山口之战,宋军大获全胜,歼敌五千,俘虏包括索南在内的两千余人。
更重要的是,通往逻些的最后屏障被扫清。
……
七日后,大军于逻些城下摆开阵势。
这座吐蕃王城坐落于红山之上,宫殿巍峨,金顶在高原阳光下熠熠生辉。
但此刻城头一片混乱,守军如无头苍蝇般乱窜。
他们的赞普被俘,主力全军覆没,已无斗志。
“攻城!”
耶律大石一声令下。
巨炮轰鸣,震天雷砸向城墙,炸出一个个缺口。
火枪手列队前进,铅弹如雨,压制城头守军。
云梯架起,陌刀手们咆哮着攀城而上。
种浩亲率精锐攻向正门。
城门早已被炮火轰得摇摇欲坠,几次撞击后轰然倒塌。
宋军如潮水般涌入城内,喊杀声震天动地。
“报——!王宫已破,吐蕃贵族尽数被擒!”
种浩擦去脸上血迹,长舒一口气。
历时两个月的征讨,终于拿下了这座雪域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