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凌的汽车尾灯渐渐消失在 Y 市的夜色里,杨墨站在酒店门口的路灯下,深吸了一口带着凉意的晚风。
风里裹着酒店后厨飘来的饭菜香,还有远处马路上的车鸣声,这些熟悉的 Y 市气息,他很快就要暂时告别了。
他抬手揉了揉眉心,不是疲惫,是对未来的一丝期。
刚才那句 “d 城见”,不是随口一说,是他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是对君凌,也是对自己职业道路的笃定。
杨墨记得,三天前君凌找他谈话时的场景。
君凌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手里拿着一份 Y 市的干部调整名单,语气里带着关切:
“我要去 d 城,你要是想留在 Y 市,我跟江顺打个招呼,给你安排个乡镇的正科级实职,比如镇长,虽然辛苦,但能积累基层经验,对你以后发展有好处。”
当时杨墨愣了一下,心里不是不动心。
从秘书到正科级实职,是很多年轻干部求之不得的机会,尤其是在 Y 市这样的地级市,基层实职岗位更是 “硬通货”,能为以后的晋升铺路。
但他只犹豫了几秒,就摇了摇头。他太清楚自己的情况:
大学毕业就考进机关,跟着君凌做了秘书,每天的工作是写材料、安排行程、对接部门,虽然熟悉官场规则,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基层经验。
他不知道怎么跟村里的老支书打交道,不知道怎么处理征地拆迁的矛盾,更不知道怎么把政策落地到田间地头。
“君书记,谢谢您的好意,但我觉得自己不适合基层实职。”
杨墨当时的语气很坦诚,
“我没在基层待过,直接去当镇长,怕干不好事,反而给您添麻烦。我还是更适合做秘书,跟着您,能帮您处理些日常琐事,也能多学些您的工作方法,等以后真的准备好了,再考虑实职也不迟。”
他的拒绝不是 “没野心”,而是 “认清楚自己的斤两”。
与其在不擅长的岗位上 “硬撑”,不如在熟悉的领域里 “做扎实”。
秘书岗位虽然看似 “没实权”,却能近距离观察君凌处理问题的思路,学习他的决策逻辑,这些 “隐性经验”,比一个 “正科级实职” 更适合现在的自己。
君凌当时听完他的话,没立刻表态,只是看着他笑了笑,眼里带着一丝赞许:
“你能认清楚自己,比很多年轻人都清醒。既然你想跟着我,那 d 城的秘书岗位,就给你留着,咱们还是老搭档。”
得到君凌的回应,杨墨心里松了口气。
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跟着君凌后,他早已习惯了君凌的工作节奏:
君凌雷厉风行,他就提前把细节考虑周全;
君凌专注查案,他就把后勤保障做到位;
这份信任,不是一天两天建立的。
对杨墨来说,追随君凌去 d 城,不只是 “换个地方工作”,更是对这份 “信任默契” 的延续。
他知道,君凌去 d 城任市长,面对的是全新的环境:
陌生的班子、复杂的经济问题、还有可能存在的地方势力,身边需要一个 “知根知底” 的人协助 —— 而他,就是那个最合适的人。
杨墨转身走向自己的电动车,车筐里还放着君凌让他帮忙取的文件 —— 那是 d 城的经济发展规划初稿,君凌已经提前开始研究了。他骑上车,晚风拂过脸颊,心里没有对未来的迷茫,只有踏实的期待。
刚才那句 “d 城见”,是告诉君凌:你放心去,我随后就到;
也是告诉自己:新的工作要更用心,不能拖君凌的后腿。
他已经开始盘算去 d 城后的安排:
提前熟悉 d 城的班子成员资料,整理君凌在秀水省的工作笔记,甚至连君凌喜欢的茶叶牌子、开会时习惯的座位位置,他都记在心里,准备在 d 城一一落实。
电动车穿过 Y 市的街道,路灯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杨墨知道,自己的选择不是 “依附”,而是 “互相成就”。
君凌需要一个熟悉的助手打开局面,他需要一个值得追随的领导继续成长。
这份追随,无关利益,只关乎信任,关乎那段一起在秀水省扛过压、拼过命的岁月。
“d 城见,君书记。”
杨墨在心里默念了一句,脚下加了点劲,电动车朝着家的方向驶去。
他要赶紧收拾行李,准备迎接新的征程,也准备继续和君凌一起,在新的舞台上,书写新的故事。
君凌回到寝室时,窗外的夜色已经浓得化不开。
他脱掉外套扔在沙发上,径直走到窗边,拉开窗帘看着楼下寂静的街道 —— 这是他在 Y 市的寝室,简单的两室一厅,家具都是单位配的,没有太多私人物品,却承载了他在秀水省的大半记忆。
他抬手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还残留着酒局上的烟火气,脑子里却全是 “d 城” 这两个字。
这个城市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层层叠叠的回忆,熟悉又陌生,让他一时有些恍惚。
君凌的思绪先飘回了重生前。
那时他还不是君家子弟,只是 d 城一个普通的打工人,每天挤两小时公交上下班,中午在食堂吃十块钱的盒饭。
那时的 d 城,对他来说是 “生存” 的地方:
有加班到深夜的疲惫,有发工资时的短暂喜悦,有和朋友在路边摊喝啤酒的热闹,却没有 “权力”“博弈” 的概念,只有最真实的烟火气。
后来重生,他成了君凌,凭借君家的背景和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进官场。
几年前,他在 d 城任过刑侦队长,那时他还是个正科级干部,每天泡在案子里,也接触过一些 “不对劲” 的案子。
这些案子的背后,都站着同一个人:
当时还只是市长的张山,也就是现在 d 城的市委书记。
上世那个让 d 城官场乌烟瘴气的 “大老虎”。
而这一世,d 城对他来说,又变得陌生。
他只在几年前因工作短暂去过几次,没深入接触过当地的官场生态,更没料到自己会以 “市长”(二把手)的身份回来。
从正科级刑侦队长到市长,身份的跨越带来的不仅是权力的提升,更是心态的彻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