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眼里含着泪水,心中不舍,今年大战爆发之后,他一再丧失领土。泰山没了,又从鄄城撤退,今再放弃中牟,就意味着整个兖州陷落,河南也不归他管了。
只是现在是夜晚,荀攸也看不清他的表情。
“明日,我大军就不去中牟了,直接去官渡,我连夜派人传消息到中牟,让妙才引军撤退,于官渡渡过汴水。”
曹军从陈留进入尉氏县时,大军经过一条河,称为汴渠。这条汴渠也会穿行中牟,其穿行之处有一地名,叫官渡。所谓官渡,顾名思义,很有可能是官府设的汴渠上的渡口。所以,当地人也把汴渠称之官渡水,官渡位于中牟城南面约二十多里距离处。
早在几个月前,曹操让曹仁和史涣率军五千,在官渡水南岸驻垒,以为防线。一旦中牟和鄄城不能守,大军就撤退到官渡,以官渡水为防线,将陈军挡于官渡水北岸。
官渡水也是条河,但河宽只有三十多丈,在弓箭的射程之内,有利于防守。更重要的是是,官渡水深度只有两三丈,陈军的战船比较大,根本就进不来。所以,曹操才会以此为防线。他相信,他必能凭官渡挡陈炎之兵。
此刻,仍在攻打中牟的陈炎还不知道,这个时空的官渡之战已经开始了。
……
司隶河南尹中牟城
当日,中牟城下,杀气腾腾,一场血战正在爆发。
陈军北门,依旧是高览主攻,他振臂高呼,陈军弓兵如离弦之箭,向前奔突。曹军稳立城头上,眼眸如炬,瞅准时机,千箭齐发。一时间,双方箭矢于半空交锋,金铁相撞声不绝于耳。
陈军攻势渐猛,数十架云梯被士兵合力推至城墙根下,士兵们嘶吼着,攀援而上。曹军早已严阵以待,滚木礌石倾泻而下,但仍有不少人登上城头,与曹军短兵相接,顿时喊杀声响彻云霄。
然而,中牟城固若金汤,曹军借城墙坚固之利,以众击寡,仍将陈军攻势一次次瓦解。
傍晚时分,高览见久攻难克,士卒折损惨重,终是长叹一声,鸣金收兵,陈军如潮水般退去。
高览撤兵后,随即来见陈炎。
“见过将军。”
“今日已是第九天了吧?若再不能攻下中牟,只怕曹操就撤回来了,我虽是不惧,我军与曹军野战,照样可以获胜,但数日攻城,总得有个结果吧!”陈炎语气中带着威严,显然 对久攻不下感到烦躁和不满。
高览心中略微惊惧,跪倒在地:“将军……我……愧不敢当呀!”
“子观,那夏侯渊乃曹操手下大将,镇守中牟期间,又屡屡加固城墙,此非你之过,你无须忧虑,起来吧!”
高览这才起身,心中暗暗发誓,明日加把劲,定要拿下中牟。
大军是退了回来,但仍列阵着,陈炎在等待高顺和张合攻城的结果。很快就有了消息,两人攻城未果,已经鸣金收兵。他心中失望,这才下令大军回营。
刚回到营寨,士兵来报:“将军,典韦将军派人传来消息。”
“快说!”
“今典韦将军遭遇曹纯率领的骑兵五六千兵力,典韦将军率军于官道上,与敌交战,成廉将军和眭固将军及时率军赶到,三军会合,击退曹军骑兵,但曹军虽损失惨重,仍及时撤退了,没能全歼敌军。”
“伯悦、白兔、成廉干得漂亮,曹军骑兵败了,没有骑兵开路,步兵必小心翼翼,不敢轻易进军,我军就赢得时间,好!好!”陈炎大喜:“快去,把这消息传给正在攻打东门和西门诸将,让他们也高兴高兴,明日加把劲,攻破中牟。”
……
中牟城内,各城头之上,曹军士兵靠着墙壁坐着睡着了。陈军连日攻城,士兵们连日防守,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时间,早已疲惫不堪。
四更时分,中牟南门,一个吊篮从城头上放下来,接上来了一个人,此人正是辛评。
原来,袁绍败亡之际,辛评提前离开了邺城,回到家乡豫州颍川郡阳翟县,赋闲在家。后来,曹操仰慕其名,就想延请他出仕。原本辛评并不愿意,但曹操几次派人来请,诚意到了,他一番考虑之下,就同意出仕,为曹操效力。当然,促使他愿意效力于曹操,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袁绍的家眷在曹操这里,二是他也希望曹操能够击败陈炎。
曹操让辛评这样重量级的人物当信使,来给夏侯渊传令,是担心夏侯渊不知道形势危急,有所犹豫,错失撤退的良机。
陈炎四万余兵力,分三门同时攻中牟,唯独留下南门,并非没有用意。一方面,陈炎兵力有限,无法将整个中牟围得水泄不通,只能围三缺一。另一方面,陈炎有意给夏侯渊一个撤退的机会,夏侯渊一旦撤退,他就能用骑兵追击,届时就有机会将夏侯渊所率消灭于野外。
当然,这是曹操的想法,至于陈炎是不是这么想,谁知道?
如今,曹操决定放弃中牟,大军也将撤向官渡。夏侯渊不得不率军撤退,那么他只有一个撤退的机会,那就是趁陈军骑兵不在营寨的时候撤退,否则陈军骑兵回来了,必盯紧中牟南门,届时夏侯渊就没有机会了。曹纯刚刚败了一阵,曹操不可能再派骑兵去掩护夏侯渊撤退。
辛评终于见到了夏侯渊,夏侯渊见到他时,也是一脸懵圈:“仲治先生,听闻你来了,我还奇怪着,你怎会来此?”
“奉司空之命而来。”
“司空有何吩咐?”
“司空有令,夏侯将军、徐将军、赵护军和朱将军,立即引军撤退,连夜退往官渡。”
“连夜撤退?”
“不错。夏侯将军有所不知,得知中牟被陈炎围攻后,司空立即率军往中牟方向撤退,为此不惜放弃鄄城。”
“鄄城放弃了?”
“正是!敌军攻中牟,走水路运输士兵,若司空不放弃鄄城而撤回中牟,敌军又从水路运兵攻打鄄城,真是防不胜防。故司空一番考虑之后,只能弃鄄城而保中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