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批量生产,说明泄密时间已久。
如今科学院查出其工艺与第一代燧发枪相似,更加说明泄密发生很早。
只不过,当时没有人注意,直到冒牌燧发枪出现在朝鲜,这才发现,人家已经大规模装备了。
虽然材质工艺远不如大明的正版货,但是,这玩意胜在理念,虽然质量差些,战斗力依然不容小觑。
现在能确定的是,泄露的是工艺,并非有人直接倒卖军火。
可是,红毛鬼子怎会拿到这么高度机密的工艺?
“王伴伴,这些年来,我大明和西洋人之间的贸易多吗?”
王承恩赶忙躬身回道:\"回皇爷,近些年来我大明与西洋诸国的贸易往来,实乃开国以来之最。安南、暹罗、缅甸等国,每年都要从我大明进口大量丝绸、茶叶、瓷器等物。更可喜的是,南洋诸国已开始通行大明宝钞,使得贸易往来愈发便利。\"
他顿了顿,继续道:\"不过也因此,常有西洋商人混杂其中,借机采购我大明的特产运回西洋诸国。\"
朱由检眉头一皱:\"这些西洋商人,可有严加甄别?\"
王承恩连忙答道:\"厂卫一直暗中严查,凡入港的外国商船,都要经过三重查验。商贾身份、货物清单、随行人员,都要登记造册。特别是那些红毛夷人,更是重点盯防对象,绝不容许他们借贸易之名行刺探之实。\"
朱由检闻言,眉头紧皱,再次陷入沉思。
看来,这泄密之人不仅隐藏极深,而且必是位高权重,能接触到朝廷机密……
他突然抬头,目光如电,说道:\"最近几年,可有传教士往来?\"
王承恩愣了一下,连忙应道:\"自从汤若望以后,并未有新的传教士前来,而且,汤若望很久没有参与教会活动了……\"
“皇爷!”
这时候,一名小宦官匆匆进入。
王承恩瞪了他一眼,不满道:“没看到皇爷在商量大事吗,出去!”
“可是……”
小宦官有些迟疑,还是鼓着勇气说道:“户部林侍郎求见!”
朱由检问道:“林日升吗?你去跟他讲,朕有要事,让他换个时间来!”
“是!”
小宦官低着头退下,可是,没过多久便去而复返。
王承恩脸上带着愠色,说道:“你是不信耳朵聋了,皇爷说的话,没听见吗?”
小宦官苦着脸说道:“奴婢说了,可是,林侍郎坚持要见皇爷,说是有暹罗国带回来的情报。”
“嗯?”
朱由检听到这里,赶忙道:“让他进来!”
“是!”
殿门再次开启,户部侍郎林日升快步走入,身后跟着一个金发碧眼、鹰钩鼻的外国人。那洋人身着大明服饰,却掩不住异域相貌,引得殿中众人纷纷侧目。
\"臣林日升,叩见陛下!\"林侍郎恭敬行礼。他身后的洋人也跟着跪下,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小臣林邦德,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朱由检微微抬手:\"平身。林卿家,何事如此紧急?\"
林日升起身后,神色凝重地说道:\"回陛下,臣刚从暹罗公干归来,在整理商船货物时无意间发现些蹊跷,觉得事关重大,特来禀报。\"
说着将身后的洋人往前一引,继续道:\"这位是臣派驻暹罗的大使林邦德,长期经营海外贸易。具体情况,还是让他亲自向陛下禀明为好。\"
朱由检目光转向这个奇特的洋人:\"林邦德?你有何事要上奏?\"
林邦德再次行礼,然后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回陛下,其实也没什么大事。只是小臣在巴达维亚得到一些书籍,本来没当回事。林大人看到后却说事关重大,非要带小臣来见陛下。\"
说话间,他从怀中掏出一本装帧考究的书籍,双手呈上。
王承恩连忙上前接过,仔细检查后,转呈御前。
朱由检接过书册,只见封面上赫然写着《西洋新法历书》几个大字。
宋应星忍不住凑上前来,看了几眼,突然失声道:\"陛下,这不是徐学士编纂的《崇祯历书》吗?\"
朱由检眉头一皱,问道:\"怎么回事?\"
宋应星连忙解释:\"回陛下,当年徐学士编撰《崇祯历书》,共计四十六类一百三十七卷。其中不仅包含历法推算,更记载了最新天文观测成果、几何测量之法,以及火炮射表、弹道计算之法。\"
殿内众人闻言,无不色变。
李若琏忍不住插话:\"莫非这本书就是泄密的源头?\"
宋应星摇了摇头,继续道:“这本书只是一百三十七卷中的一本,而且,燧发枪的工艺在成书之后,跟这本书没关系,可是,徐学士完成《崇祯历书》后不久便病逝,时值大明内忧外患,这部历书便一直封存在钦天监,从未外传,为何会出现在海外?\"
朱由检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沉声问道:\"当时协助徐光启编书的都有谁?\"
宋应星不假思索:\"除了钦天监的官员,主要就是汤若望,此人现任职工部侍郎,主管火器研发。\"
“那就都对上了!”
朱由检重重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林邦德:“除了这本书,还有什么发现?”
林邦德认真思索,然后继续说道:\"回陛下,小臣在巴达维亚时,听闻尼德兰大使约翰尼斯装备了一批新式火器,与大明的燧发枪极为相似,都是那种不需要火绳的长枪,据说是他自己组织生产的。\"
朱由检神色骤变,身体微微前倾:\"他在何处生产?可是在暹罗?\"
“不是暹罗!”
林邦德连连摇头,然后说道:\"听说是在苏拉特,也就是尼德兰设在东印度公司的亚洲总部,那里有大型兵工厂,专门仿制各国先进火器。\"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宋应星失声道:\"苏拉特这个地名,我只在郑和航海图见过,距离我大明何止万里!\"
李若琏握紧腰间佩刀,怒道:\"这些红毛夷好大的胆子,陛下,臣请带兵捣毁这个苏,苏……\"
朱由检摆手打断,然后说道:“王伴伴,把汤若望带到朕的面前,朕要亲口问他几句话!”
\"老奴这就去办!\"
王承恩答应一声,转身便招呼东厂的番子前去工部传唤。
只过了一盏茶的工夫,汤若望一脸茫然地跟随东厂番子来到御前。
此人金发碧眼,穿着大明官服,恭敬地行了一个标准的跪拜礼:\"臣汤若望,叩见陛下。\"
朱由检神色平淡如水,缓缓开口:\"三年之前,朕命你改良火器,不知成果如何了?\"
汤若望听到这番话,顿时松了一口气,说道:\"回陛下,臣一直在按计划推进。目前新型火炮的击发机构已经改良完成,射程和精准度都有显着提升。只是,炮管钢材的冶炼工艺还有些问题需要解决。\"
\"嗯!\"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问道:“卿家可认得此书?”
话音未落,王承恩双手捧着那部西洋历法,来到汤若望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