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家人迷茫的同时却又觉得开心。
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众人跪下谢圣恩。
关家人被放的同时污蔑关家的几个人都被常宁下令给抓了。
这就是身为皇帝还是一个亲政皇帝的好处,
只要自己愿意有的是人替自己办事。
那几个被常宁下了大狱的官员是宁王的人。
他们表面上都和宁王有牵扯。
想到这里常宁抽了抽嘴角,这么明显的陷阱原身都看不透,他觉得原身的脑子被降智的不行。
自己的亲信被关了大狱,穆信是立马就收到消息了。
穆信看到消息的时候有点不可置信。
而且关家居然被无罪释放了。
他知道皇帝怕是已经知道了什么了。
他亲信道:“王爷看来皇帝已经发现什么了,你明天还是不要进宫了,要是你进宫,我们又没有完全掌握宫里禁军,王爷要进去了怕是凶多吉少了。”
穆信也知道这么一回事,但是:“我明天不进,万一那小子招我进宫怎么办?我不可能一直不进,楚辰有没有答应投靠我们?”
亲信摇了摇头:“楚辰这个人有点油盐不进,本来最近属下打算弄个罪名让圣上怀疑他的,然后让我们的人来当禁军统领这个位置,但是现在皇帝的表现让我们的人都不敢动了。”
穆信听见这里也觉得难办。
又是他看见一下自己的幕僚:“柳先生你怎么看?”
柳先生道:“明显圣上已经起疑了,王爷要是再有什么动作很容易抓到什么把柄,而且关家已经放出来了,禁军那里我们也没有得手,我们现在要起事成功几率为零。
而且王爷现在最重要的是要打消皇帝的怀疑,但是王爷又不能随意进宫,我建议王爷装病。”
穆信有点不乐意,要知道他一直觉得他那个小侄子就是一个蠢货,现在自己居然要为了避开他装病。
不过也没有办法。
穆信心不甘情不愿的点了点头。
不过这个时候有人敲门,穆信:“进来。”
走进来的是他的另一个亲信,那人就道:“王妃和苏侍妾和孙侍妾吵起来了。”
穆信有点不耐烦道:“她们吵什么?”
“苏侍妾和孙侍妾两个人挑了只有侧妃能住的屋子,王妃看见了就不同意,然后几个人就吵起来了。”
穆信听见这里就觉得脑子疼。
王妃家世不错,但是苏明珠和孙锦绣的家世也不错,但是也不可能为了两个人把王妃给废了。
想到这里他对皇帝有些恼怒。
这两个女人都给他戴绿帽子了为什么就不杀了,放自己的府上到底算是怎么回事?
但是穆信也不能不管,他只能压下心里的不耐烦走了过去。
常宁第二天上午的时候就听见张运才道:“陛下,宁王府来人了说宁王偶感风寒,卧病在床了,最近也就不来请安了。”
常宁心想昨天原身这个小叔叔可是安抚三个美人安抚了大半夜,精神那么好,今天就跟他说病了。
要是按常宁的脾气不折腾他一下才怪,不过想到了主角身上的古怪,常宁觉得自己可以徐徐图之。
不过既然说卧病在床了,以后就不要起床了。
于是常宁道:“从太医院叫一个太医去给宁王看看,然后对宁说既然身体不适就不用进宫和出门了,还是在府里养伤比较好。”
既然宁王想要装病就不要好了才好,不到处乱跑常宁也好实验不是。
张运才道:“奴才领旨。”
张运才秒懂皇帝的意思。
常宁看着天色已晚了,就准备睡觉了,今天真的是忙碌的一天。
常宁说是睡着了,好多人却都睡不着。
比如宁王看着面前的张运才和老太医是两眼一黑。
皇帝让这死太监带的话是什么意思?
皇帝老儿这是要软禁自己了。
他也不怕民间说他苛待小叔叔。
穆信黑着脸装咳嗽道:“赵公公替我谢谢陛下,就是本王已经吃了府医开的药,就不麻烦太医了,你就去回皇上的话,就说我病没有好之前,本王一定会好好修养的。”
张运才也不勉强道:“奴才一定会把王爷的话带到,奴才这就告辞了。”
张运才说完就带着人走了。
穆信看着张运才的背影,他现在恨不得把这走狗给杀了,可惜的是现在却不是时候。
穆信觉得他已经等不及皇帝消除戒心了。
看来他必须除掉关家和楚辰,最近自己闭门养伤,这几个人要是死了也怪不到他的头上。
越想他就越觉得现在是一个好机会。
想到这里,他慢慢的下定了决心。
苏明珠和孙锦绣的家里人也知道两个人被赐给宁王了。
两家人翻来覆去的睡不着,等天刚刚擦亮两家人就准备进宫了。
说实话要说常宁穿到现在这个世界最满意的是什么,自然是除了半个月的大朝,其他原身基本都是不上早朝的。
要让常宁天天都起床上早朝他是肯定办不到的。
等他醒了后,吃饭的时候就看见了周安。
按道理周安伤的那么重,肯定是没有好的,没有想到今天居然来常宁这里报到了。
他脑子一转就知道为什么了。
他怕张运才取代他的地位。
其实常宁让周安代替陈易恩也就是随手指的,而且常宁能感觉得到他对原身没有什么恶意。
常宁随便问道:“你身上的伤好了?”
周安道:“多谢陛下关心,奴才的伤虽然没有好全,但是也不影响奴才伺候陛下,陛下能饶了奴才一命实属大恩,奴才一定会好好侍奉陛下的。”
周安的身上的伤肯定是没有好的。
要是回答好了,那就是欺君之罪了。
周安斟酌了一个措辞说了一些理由。
常宁点了点头也没有说什么。
反正周安和张运才这两个人都不错,两个人互相竞争也不错,免得像原身那样身边就陈易恩一个人,导致原身身边的其他能近身伺候的人全身陈易恩的人。
周安看着常宁吃完了道:“陛下苏丞相和孙尚书已经到了宣政殿了,陛下要不要见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