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看着眼前的两只丧尸,准备从后面偷袭那个3级的丧尸,看来这些丧尸也并非完全的没有智慧,在战斗的时候,他们使用的这种群体攻击的办法,甚至使用的这种声东击西的办法,很明显就是带着微弱的智慧,这和之前所发现的丧尸没有智慧这一点是相悖的,而这一点对林枫来说非常重要。
知道这一点以后就可以让大家都有了准备,首先滨海市现在所有的人都认为丧尸是没有智慧的,然而经过这件事情,这种想法需要改变,更加需要让大家注意,因为丧尸如果是有智慧的,大家就要小心且记住这一点,一旦轻敌并且将这一点完全排除的话,在以后的丧尸对抗之中就会遭受到紧急危险,因为丧尸如果带着智慧,可能会用更多的办法或者是计谋陷害人类,比如说利用炸死,偷袭甚至是欺骗的方式都有可能。
从现在这几只丧尸相互争斗的情况来看,丧尸拥有智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只不过在第一阶丧尸当中智慧基本上是没有,随着他们的级别升高,微弱的智慧就越来越明显,这一点可不是好现象,一旦丧尸的级别过高,他们的智慧会不会恢复到人类的水平?
那个时候又该如何对付他们呢?
林枫一直站在这儿利用屏蔽异能,且自己没有任何的移动,装作是一个同类一样,他看着前面丧尸的举动,两只二阶的丧尸想要从背后偷袭,但那个三阶的丧尸似乎感应到了,在两只丧尸冲过去的时候,他瞬间闪到一旁,最后又回到原来的位置,两只手瞬间就插入到了这两个二阶丧尸的后脖子处,顿时间两个丧尸的脊椎断掉。
他们一下子就失去了活动能力,而这一点也让林枫非常震惊,因为在以前的时候也有人做过相同的事情,比如打断了丧尸的胳膊腿,甚至是将他们中间的脊椎打断,在丧尸依然可以行动,但是现在从脖子处直接打断了脊椎,却没有将头砍下来,丧尸依然失去了行动能力,这就说明着在脖子的位置里面的脊椎所处的神经是最多的,这同样是丧尸行动的根本,也就是说丧尸或许并不知道疼痛,但他们依然是依靠神经的连接产生的行动效果,这样也给林枫提了一个经验,那就是以后对付丧尸的时候,除了打爆他们的头以外,还可以直接将头砍下来。
这两个二阶丧尸被扭断脊椎瘫在地上无法再行动,这三家的丧尸就专注的对付眼前另外两只丧尸,然而在林枫周围,这些低阶丧尸似乎想要上前对那两个倒在地上的二阶丧尸动手,似乎他们也想要从他们的身上获取魔晶,看来升级这是丧尸的一种本性,并非是他们拥有智慧而产生的想法,如果是本性的话,利用魔晶是不是也可以将丧尸吸引到别的地方去?
林枫想尝试一下,所以便从自己的储物空间中找出了一个魔晶,然后向着右侧的天空,用手指用力一弹,便飞入到了右侧十几米的位置,当魔晶落地的那一刻,那周围的丧尸确实全部改变了视线方向。
冲着他们脚底下的魔晶看过去,而且这范围影响一下子就扩大到了林枫左侧的位置,仅仅是一颗魔晶,并且还不会散发能量,就会引起丧尸的反应,应该是丧尸和魔晶之间独有的一种关联产生的效果,可这也足以证明了丧尸对魔晶的敏感度十分强烈,如果是这样的话,林枫倒是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凡是变异者变多的地方,丧尸也会逐渐多了起来,会不会是这些人类吃下魔晶之后产生的变异能力,对丧尸而言也是一种自然的吸引现象呢?
这种本性的吸引和魔晶对丧尸的吸引是类似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没有变异者的基地才是最安全的地方吗?
林枫只是有这样的想法,他不敢冒险,毕竟现在滨海市里面林枫的变异能力是最大的,可是滨海市周围的丧尸却是最少的,这个现象和现在的情况完全相反,林枫甩掉了脑袋中的想法以后继续观察着前面的情况。
那三阶丧尸对付两个丧尸还是比较轻松的,没多久剩下的两个二阶丧尸也被打倒在地,同样是后脖子处被砍断,4个二阶丧尸倒在地上,眼前这三阶丧尸便弯下了腰,用锋利的爪子刨开了他们4个人的头,这4个二阶丧尸只有其中一个脑袋里面出现了二阶的模型,看起来很少,但三阶丧尸可不管那么多,直接放入口中咽了下去,林枫只觉得浪费,早知道他抢过来就好了,不过他现在却能够知道三阶丧尸似乎想升级,他就需要更多的二阶丧尸的魔晶才行,仅仅现在的这一刻怕是不够。
而且林枫虽然使用了屏蔽异能,但他可以感受到眼前这个3级的丧尸其体内能量并不是太稳定,还没有达到升级的位置,应该还需要几颗二阶的魔晶才能够达到升级的效果。
但这附近已经没有了二阶丧尸,如果三阶丧尸想要升级,或许还要再等一段时间,让周围的丧尸互相攻击,重新出现2级丧尸才行。
而林枫已经记下了这个位置,并悄悄的从丧尸群中退了出来。
确定没有丧尸发现自己之后,他又迅速的向着滨海市返回。
回到滨海市,林枫直接来到了刘中达的住处,此时机器已经研究出了成果,提取到了水体当中的人工合成物质,这种东西的化学成分很复杂,机器想要好好研究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提取出来这种物质,林枫觉得已经够了,因为他想知道这种物质对丧尸的吸引力和屏蔽效果是如何的。
机器提取出来的成分依靠现在能力是没有办法进行合成的,刘重达只能将从水体中提取出来的试管当中的两滴液体交给林枫,但林枫看到这些东西已经笑了,这两滴液体它可以放入到空间里面进行万倍增幅,到时候想用多少就用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