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了点杂事后。
杨峥总算办起了正事。
他大早上赶来货多多,当然不止是为了敲打宋若欣而已。
因为峥嵘传媒还在兴城。
所以这些天他们经讨论过后决定,货多多直播版块和短视频版块的运营部,也仍旧留在兴城。
而这两个版块,本是由周薇负责管理的。
但周薇身为货多多的coo,货多多总部搬迁的事,也是由她在实施。
现在当然不可能还留在兴城。
她得等货多多在楚州那边,真的落地安稳了,才会回来。
所以杨峥过来,有点给她顶班的意思。
没办法。
现在的负责人宋若欣,对直播、短视频这些东西,都还不怎么了解。
尤其是短视频这块。
杨峥今天过来,主要也是看看短视频版块的情况。
在他指点杨峻做了些短视频内容上的改变后。
情况……依旧不容乐观。
但杨峥并没有多急,反而有些庆幸。
庆幸自己当时听劝了,没执着的要真正把短视频平台,内嵌在货多多上。
不然就算以娱乐内容为主。
在“购物软件”这个第一印象下。
那短视频版块的情况,恐怕也不会比现在好多少。
没有购物需求,谁没事会登录购物软件?
除非真把货多多当短视频平台宣传。
可这显然就不如再另起一个软件了。
否则到时候可能又得担心货多多的购物属性被忽视。
那可就真是本末倒置了。
所以还是分开来操作的好。
货多多的短视频版块,起色不大。
依旧是冷冷清清的。
后台数据显示。
短视频版块的日活用户量,只有不到200万。
而要知道,货多多目前的总用户量,已经突破1.8亿!
转化率只有1.11%。
说个更直观的对比。
直播版块的日活用户量是7600多万!
这个数据出来。
也让杨峥意识到了自己之前的错误认知。
他之前只是觉得,仅凭一家mcN机构,肯定撑不起一个大的平台。
但他觉得,只是引领大家的创作方向,那问题应该不大。
像在电商直播领域,峥嵘传媒基本就已经做到了这点。
他忽略了一点——利益问题。
峥嵘传媒之所以能在电商直播领域,引领整个行业。
做直播带货的人,现在基本都是跟着峥嵘传媒的模式在走。
这是因为,大家都能看到,这么做是真的很赚钱!
未来有句很流行的话:我月薪三千,关我毛事?
其中核心表达的意思就是:你强也好,弱也罢,你做的再好,不能给我带来利益,那就跟我无关。
现在峥嵘传媒在短视频领域做的事,就有点这意思。
杨峻把短视频拍的再好。
在没有真正实质利益产生的情况下。
那就不可能做到引领风向的效果。
杨峥之前就是有点傲慢了。
觉得以峥嵘传媒现在的地位。
只要拍出短视频来。
货多多这边再给波流量。
那就肯定能让大家都跟着这么去拍。
而现实情况是,根本没多少人搭理他们。
大家仍旧是把短视频,只当做直播带货的一个补充。
要么随手拍,随手发。
要么干脆直接剪辑点直播切片。
而仅凭峥嵘传媒一家发的那点视频。
显然远不足以带动货多多的短视频版块火热起来。
时机很重要。
杨峥越发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无论是前世的拼夕夕、斗音。
还是这一世他自己创立的峥嵘传媒、货多多。
能发展起来,都不是说单个因素促成的。
碰上了时代,时代正好需求。
这点才是真正最重要的。
拼夕夕是因为本以便宜着称的网购,越来越不实惠。
甚至连掏货都想走高端路线了。
大家需要一个“保持初心”的平台。
斗音是因为时代发展,节奏越来越快,大家的娱乐时间,成碎片化。
短视频赛道应运而生。
还有峥嵘传媒,也是在直播行业兴起,电商模式固化的格局下。
突破创新的迎来了发展。
货多多就不用说了。
杨峥直接抄“拼夕夕”作业的。
从时代格局这个大方向来说。
货多多的短视频版块,火热不起来才是正常的。
短视频赛道都才刚刚开始。
目前的带头大哥块手,用户量都还没破亿。
块手得在今年6月份,才达到亿级的用户量。
也就是说,现在整个短视频的市场,都还小的很。
所以说货多多的短视频版块,几乎是注定要失败的。
因为杨峥属于是提前走位了。
太过超前。
他现在就在货多多整短视频带货。
这就等于是在蛋糕都还没做起来的情况下,就想着怎么去吃蛋糕了。
这要能吃到才是真见了鬼。
想通这点后。
杨峥对货多多短视频版块遇冷的问题,就真放松了下来。
非战之罪,时机未到。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先做短视频平台。
把短视频这个赛道拉起来,把市场做大,把蛋糕做好。
再回头来考虑短视频带货,也就是短视频领域的盈利问题。
直播版块和短视频版块会留在兴城。
所以祝维嘉这个负责推荐算法的技术总监,也在兴城没走。
杨峥把他叫来,聊了不短时间,才离开货多多。
以现在的情况来看。
快则三个月,慢则半年。
这是祝维嘉告诉他,推荐算法能成型的时间。
所以现在只能是等了。
但在等待期间,先把产品做出来,肯定也是可以的。
杨峥也决定。
等周薇回来兴城,让她准备准备,就再去魔都“开荒”了。
没错。
杨峥决定让短视频平台落户魔都。
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
既是分摊风险,也是扩大影响力。
离开货多多后。
杨峥又去了一趟峥嵘传媒。
峥嵘传媒这边,现在也有不小的问题。
因为跟掏货那边,做了全面切割。
所以现在峥嵘传媒的带货主播,全在货多多上直播。
而由于货多多的发展方向——主打下沉市场。
所以高客单价的商品,很难卖的动。
这就让峥嵘传媒类似裴依嫚那种,走高端路线的主播,发展十分受限。
就拿裴依嫚来说。
她在掏货时,已经做到了场销500万+的水平。
而转来货多多后,第一场直播只有200万不到的销量。
且还在持续降低。
最近一场直播,已经跌破百万。
这么说吧。
看着根本都差不多的衣服。
别人其他直播间,只要个一两百。
她却要卖五六百。
消费者们会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