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鬼父靠在门上,好似喝醉酒一般,嘲讽着念经的两人:“玩的挺花嘛!做完了事,还念经超度一下?不愧是得道高僧。”
鬼父嘲讽了两句,晃晃悠悠的又朝前面走了两步,一个没站稳,直接摔倒在了地上。
并不是女子的经文唤起了对方的一些良善,而是鬼父吸嗨了,感官都有些失调。
此时鬼父就算摔倒在地上,也没有理会身上的疼痛,而是伸着手,好似一个乞丐一般,对着和尚喊着:“来!钱!享受了就得拿钱来!快点!”
和尚抬眼看了一眼鬼父,然后又偏头看了一眼女子。
而女子则深吸一口气,稳住自己的心神,不停的诵念着手中的经书。
鬼父立马就发现了端倪,虽然他不知道两人在干嘛,但是他却能感觉到心里好似燃起一团火一般,有些燥热,有些难受。
“妈的!”鬼父挣扎着爬了起来,晃晃悠悠的来到了女子的身边,准备去抢夺女子手中的经书。
就在他马上要将经书打落的时候。
“咚咚...咚咚咚....”
和尚手中的木鱼声,变得大了许多。
我听着和尚讲的故事,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自己背包里的木鱼。
和尚好像知道我怎么想的,对着我点了点头:“施主袋中的木鱼,正是当时木鱼的仿制品,虽然有些简陋,但是该有的功能,都是有的。”
他这一句话,让我的脑袋里好像出现了一道闪电,有什么东西连接起来了。
‘嗯?这木鱼不是王一平给我的吗?’
‘这不是和蜘蛛他们的木鱼一样的?’
‘难道蜘蛛他们开启鬼域也是为了寻找什么东西?’
‘释和尚的任务和蜘蛛他们做的事情,是同一件事?’
‘都是这个和尚?’
想到这里,我愣愣的抬头看了一眼对方,但是信息量实在太大,我一时间完全没有办法去梳理,只能将这个事情,暗暗记下。
和尚继续将他的故事叙说下去。
很多道士会术数,会法术,甚至会神通。
那么我请问,有些得道高僧,他们有神通吗?
答案是:有的。
当然,现在这个社会中,会神通的和尚,十不存一,都不止十不存一了,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是商业性质了,所以也没有什么神通不神通的了。
但是在以前,最开始的时候,是有的。
只是佛祖的戒律中,是明确禁止出家人使用或者展露神通的,这个最早能追溯到印度的一些神话故事里面的内容了。
不过在一些紧急情况下,不得已的情况下,一些得道高僧,也能使用一些不太明显的神通之法。
毕竟说的是不能展露嘛,展就是不能展开,不能露出来被别人发现,藏着发射,归根结底是为了善念,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所以和尚重重敲击木鱼,男子的脑袋一阵眩晕,既然不由得朝着后方退去,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当然,男子不过是以为自己是吸毒吸多了,脑袋不清醒,完全没有朝着这个方向去想。
而女子在看到这个场景之后,发现和尚刚刚敲击木鱼的声音有所变化,心中隐隐觉得这个和尚一定不简单。
如此这般,男子是来来回回几次想要夺得经书,都被和尚用不同的法子给阻挡在外。
女子也终于将经书的内容念完。
“等!等着劳资。”鬼父依旧走路都走不稳,连滚带爬的去往门口:“等我睡一觉,晚上再来收拾你们。”
然后又指着女子道:“有本事你就别回来了你!”
可能是念经的效果,女子心态要平稳不少,转头看向和尚:“师傅,他...”
“你想说,好像并没有效,对吧?”
女子点了点头。
“你丈夫吸毒多久了?”
女子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祸事堆积了这么久,怎么可能只用一朝一夕就能处理的呢?
就像一个人长胖了,吃了很多东西,长胖花了一年,两年的时间,怎么可能只是通过一次跑步,一次撸铁就能有所变化呢?
当然是需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方能有所改观。
“我懂了。”女子点了点头,然后话锋一转:“师傅,那我能不能不回去呢?”
“都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你想怎样,都行,阿弥陀佛。”
事情进展到这里,一切都好像朝着不错的方向发展。
女子暂时脱离了苦海,男子也在三番五次的想要索要钱财失败之后,没有再上门。
而女子暂时的脱离苦海,其实最想要的,还是先让自己强大,然后再回去帮助自己的丈夫,所以现在的她,也相当于是在修行。
时间一晃,便来到了一年后。
期间,女子从未回过自己的房子,而她的丈夫,却依旧时不时的上门,不过并没有再找和尚索要钱财,而是请求女子回去。
女子是知道的,丈夫不过是想要将自己抓回去后,继续帮他赚钱,以换取毒资,当然,她也是没有同意的。
一年后的某一天。
“师傅,我想要回家里看看。”
和尚点了点头,盘膝坐在蒲团上,没有说话。
后面的事情,和尚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再等到和尚见到女子的时候,才发现对方又变成了那个两眼无神,目光呆滞,浑身邋里邋遢的女子。
和尚远远的站在女子的门前,而对方在看到和尚之后,直接钻回到房间之中。
不多时,又有一个陌生的男子,跟着进入了房间。
“阿弥陀佛。”和尚双手合十摇了摇头,转身想要离开此地。
但是双眼紧紧闭了闭,还是没有忍下心,再次转身,毅然决然的朝着女子的房门走去。
“叩叩叩。”
和尚轻轻敲动房门。
随着房门打开,不是刚刚才进去的那个男子,而是最开始纠缠着和尚的吸毒男子,此时他更加瘦弱了。
并且和尚也在房子里,听到了一个婴儿哭泣的声音。
和尚心中一动,眉头一皱,原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态度,也因为这声婴儿的哭泣声,平静如湖水的心底,出现了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