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府,城北的某一处宅院里,宽敞的床榻上。
“啪、、”
床榻上的朱皇帝,轻轻拍了一下,轻抚了几下,又揉了几把,把怀中的美娇娘,搞的娇喘兮兮。
半响后,过足了手瘾,温存的差不多了,才发话说道:
“很好”
“这事办的好啊”
“四川,夔东,都是老杀胚”
“这一次,商行干的好,安置了那么多老武夫,让朝廷省心不少”
“知道吧”
“上个月,夔东那边,就有人反了,就是不满意朝廷的整编改编”
“记住了”
“十三行护卫的兵械,一定要登记好,不能带入城中”
“还有,弓弩,鸟铳,火炮,也要小心谨慎,尤其是甲胄,绝对不能装备”
“实在不行,就联络广州水师,找机会,让他们突击检查一下”
、、、
没错的,这就是皇帝的好处,手上的资源多,办事效率也高。
广东十三行,成立之初,是为了海贸做生意,跟欧洲人抢利益。
真正成立之后,朱皇帝才发现,这个贸易行,等同于后世的国企啊,用处太大了。
忠贞营裁减下来的兵卒,有好几万呢,这些人都是常年厮杀惯了,刀口舔血的日子。
于是乎,广东十三行,云滇商行,就是他们最好去处,既能挣银子,又能继续舞刀弄枪。
但是,朱皇帝也是有一点点担心的,毕竟都是老武夫兵痞。
上个月的夔东反叛事件,本质就是这样,一帮老武夫,稍有不满意,被人一鼓动,就抄刀子干仗。
所以说,他要时刻提醒一下,怀中的玉人,得小心谨慎使用老武夫,有些制式装备,不能流出去。
“陛下”
“放心吧”
“妾身是你的,什么都听你的”
、、、
趴在朱皇帝身上的美娇娘,双颊嫣红,媚眼如丝,被大粗手搞的娇躯发软,娇滴滴的回应几句。
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是帝王皇帝呢,身心皆被征服的美少妇,除了听话,也就剩下娇喘了。
没办法啊,武夫世家出身的尚府,她肯定是回不去了,没收到一封休书,就算是朱皇帝的面子。
现在的她,只能死死抱紧朱皇帝的大粗腿,拽紧手中的十三行,那才是她的根本。
“嘿嘿”
“朕啊,最喜欢你这点”
“乖巧,漂亮,精明,又懂事,事情办的妥帖”
、、、
霸道的朱皇帝,嘴角上翘,嘿嘿直笑,非常满意怀中的美娇娘。
伸出粗壮粘稠的大粗手,捏了捏美人的漂亮脸蛋,怜香惜玉,夸赞了几句。
漂亮的女人他不缺,精明能干,又懂事会办事的女人,确实是难得,尤其是懂海贸方面的。
没错,天底下的人才一大堆,精通海贸的就有不少,闽粤更是数不胜数。
但是,用自己的女人,肯定比用男人方便,忠心方面,完全不用考虑,毕竟是武则天就一个。
“呼、、”
把玩了一会,搞的差不多了,朱皇帝深吸一口气,开始进入了正题,盯着美少妇,慢悠悠的问道:
“对了”
“现在十三行,规模怎么样?”
“有多少商船,辅助船只,运输船,总规模怎么样”
“朕的意思,就是一次性,能运输多少钱粮,军队,物资等等”
、、、
是的,皇家国贸商行,赚钱都是其次。
有人有船有规模,才是无敌的存在,能配合朝廷的战略规划啊。
广东十三行,经过半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了,能横着闯南海。
其主要的任务,就是船队规模,是朱皇帝手中的利剑,能运送兵马钱粮,攻伐战略目标。
战舰船队,大明朝廷有水师,广东4个营,旧港府2个营,阿拉干1个营,阿瓦城1个营。
经过半年多的快速发展,总计8个营,2.6万兵将,大中小战舰,就有3500多艘。
当然了,还有不少运输船,很多战船运输船,也是抢来的。
外海战舰的数量,能有2千就不错了。
其他的,都是小战船,内河战船,且大小不一,几百料就算中型的了。
1500料以上的,那就更少了,只有大几百,上千艘左右,都是主力战舰。
所以说,广东十三家的船队,朱皇帝也是非常关注的,没有船队,再勇猛的将士,也飞不到江南。
“陛下”
“商行的事,妾身也正想跟你汇报的”
听到朱皇帝说商行了,美少妇又来劲了,噌的一下,挺起高耸雪白,要给朱皇帝汇报。
是的,十三家商行,就是她的根本,权势的来源,朱皇帝倚重的核心。
“首先是商行的股本”
“陛下的少府,51个点,10万两”
“卢氏,尚氏,每家5个点,20万两,这就是40万两”
“剩下的39个点,妾身和家父,根据陛下的口谕,通过暗标的方式,也很快拟定了十家”
“皇家十三行,总股本100个点,作价800万两”
“39个点的股份,一共集资312万两,如此下来,总股本就达到了362万两”
没错,商行的股本,分成了十三家,朱皇帝亲自坐庄,仅仅花了10万两,就拿到了51的股份。
同样,牵头的两家,尚府和卢氏,也仅仅花了20万两,就拿到了5个点的股份。
但是,剩下的10家,就得付出惨痛的代价了。
仅仅3.9个股份,就要耗费31.2万两,才能进入商行,成为股东之一。
这是没办法的,广东十三行,主打的就是海贸生意,走的是南海航线,需要水师的护航。
普通的商家,即便是再大的势力,单靠自己的船队,根本走不动南海,毕竟沿途太多的海盗。
没看到嘛,福建的郑氏,舰队那么强,他们的航线,就是以日本为主,而不是南海。
所以说,广东十三行的股本,是有市无价的存在,得挤破脑门,通过竞价,才能得到。
“组建完成以后,商行就开始扩大规模”
“购买,打造商船,兼并一些小商行,通过加盟的方式,已经有了大小商行两三百家”
“截止到上个月”
“商行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2万1千多人,商船1800多艘”
“其中有400多艘,还是水师那边缴获的,低价转卖给商行”
“陛下,你是知道的”
“无论是战船,还是商船,打造的周期较长,无法速成”
“好在,广东各州府县,都能打造船只,各个商家,自身也有不少商船,才有今天的规模”
“还有,就是水师了,他们所有的缴获,无论是货物,还是商船,都会转卖过来”
、、、
广州府,自古以来,就是海贸圣地,明末清初,更是不得了的存在。
福建的郑氏,如此强悍,战船商船几千艘,整个军阀集团,至少十余万人。
即便是如此,郑氏也无法插足广东省,尤其是海贸生意。
归根结底,广东的本土势力,本就非常强悍,大小商家船队,几百家,商船几千艘,那都是很平常的。
半年多时间,广东十三家,黑白通吃,有钱有实力,发展到2千左右的船队,也很正常的。
更何况,广东水师,本来就是既得利益者之一,拥有分红权。
于是乎,水师打仗,剿灭海盗,缴获的物资和商船,都会转卖给十三家商行,算是内部消化。
毕竟,这个时代的海商,沿海的商户,只要是脑子正常的,都知道南海航线,是最赚钱的。
整个南海,沿途的东南亚小国,海岛小国,几十上百个,只要货物运过去,根本不愁卖。
否则的话,欧洲红毛鬼,也不会不远万里的,跑到东南亚,抢劫霸占地盘,转运买卖货物。
“去年11月”
“商行就开始集结船队,跟随王兴将军的水师,第一次走南海航线”
“那个利润啊,不跑是不知道的,卖完之后,是真正的能吓死人”
“所有的货物,足足翻了七八倍,有些抢手货,更是翻了十几倍,甚至二十几倍”
“不过”
“每一次出海,周期有点长,也容易遇到风暴,需要在沿途休整,也能顺便卖掉一些货物”
“最后,船队到达旧港府的时候,就只能剩下一半的货物”
“还有,沿途各国港口,上岸补给,入港的税收,也是不少的”
“好在,有陛下的恩威,还有水师的护航,天兵天将”
“安南国,以前的占城国,柬埔寨,柔佛,丁加奴,这些中小藩属国的入关商税,都是五成缴纳”
“但是,半年下来,商行剩下的利润,反而不多,仅仅七八十万左右”
“大部分的利润,都用在了扩大规模上”
“尤其是货源方面,得找一些内陆的州府县,北面的江西瓷器,甚至是江浙那边的丝绸”
、、、
哔哩啪啦的一大堆,美少妇卢樱,说起商行海贸,那就是一个如数家珍,行家中行家。
是的,以前在广州府,潮州府,卢氏只是一个牙行商户,靠做红毛夷人的中介,赚取微薄的利润。
如今,有了水师的护航,内外通吃,黑白通吃,就能直接把货物,从内地卖到马六甲。
所以说,她也算是开了眼界,利润太高了,七八倍,十几倍,甚至是二十几倍。
没错的,自古以来,商业规则里面,最赚钱的环节,就是渠道为王,搞垄断生意的。
就像后世的东大,生产出来的东西,通过海运转手欧美,那也是翻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