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无芯感应炉则没有铁芯穿过感应器。
它又进一步细分为工频感应炉、三倍频感应炉、发电机组中频感应炉、可控硅中频感应炉以及高频感应炉。
在感应炉内部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物料内部会产生涡流,从而实现加热或熔化的效果。
在这种交变磁场的搅拌作用下,炉中材质的成分和温度都较为均匀,锻造加热温度可达1250c,熔炼温度更是能达到1650c。
交流磁场在金属内感应产生的涡流能够产生热效应,这种加热方法相较于用燃料加热,具有诸多优点。
它的加热效率很高,能达到50~90%;加热速度也很快;而且,使用不同频率的交流电可以得到不同的加热深度。
这是因为涡流在金属内的分布并不均匀,越靠近金属表面层,电流就越强,频率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显着,这被称为“趋肤效应”。
在工业上,感应加热根据频率的不同分为四种:
工频(50赫);中频(0.5~8千赫);超音频(20~60千赫);高频(60~600千赫)。
工频交流可以直接由配电变压器提供;
中频交变电流则由三相电动机带动中频发电机,或者用可控硅逆变器产生;
超音频和高频交流则由大功率电子管振荡器产生。
无心式感应熔炉主要用于熔炼铸铁、钢、合金钢以及铜、铝等有色金属。
它所使用的交流频率需要根据坩锅能容纳的金属质量来选择,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比如,熔炼5千克的金属时,使用20千赫的频率;
熔炼100千克的金属时,使用2.5千赫的频率;
熔炼5吨的金属时,使用1千赫甚至50千赫的频率。
冶炼锅内装入待冶炼的金属,让高频交变电流通过线圈,被冶炼的金属中就会产生很强的涡流,进而产生大量热量使金属熔化。
这种冶炼方法速度快,温度容易控制,还能避免有害杂质混入被冶炼的金属中,非常适合冶炼特种合金和特种钢。
其实,工频感应炉的原理并不复杂,零部件也不算多。
在实验期间,陈安觉得自己完全可以手搓一个简易的工频感应炉来临时使用。
毕竟,在后世,也会有一些达人就能dIY无芯感应炉。
一般来说,感应炉通常由电源、炉体、熔炼线圈、固定架、炉盖、电容器组、循环冷却水系统、电气控制设备、液压设备等部分组成。
炉体主要是由感应圈以及感应圈内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坩埚构成。
感应圈是用铜管单层卷制而成的,铜管内会加入循环水进行冷却,坩埚则用于容纳熔炼的金属。
电容器组的作用是提高功率因数,而其他部分则都属于保障控制系统。
……
陈安向来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想到就做。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一头扎进了无芯感应炉的制作工作中。
他依据自己绘制的设计图草图,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各种材料。
要是遇到市面上没有的某些零部件,他也不慌不忙,利用轧钢厂的设备现场加工。
时光飞逝,一周的时间转瞬即逝。
在研究所试验车间里,两台简陋得毫无美感可言的无芯感应炉终于组装完成了。
一台是容量为150公斤的小型工频感应炉;
另一台则是容量为50公斤的中型中频感应炉。
此时,陈安站在感应炉旁,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期待。
他的身旁跟着副所长张德祥等研究所的下属,还有蓝琪和罗战两人。
大家围在感应炉周围,气氛既紧张又兴奋。
今天就要开炉实验了,陈安通过联络小组调来的921钢。
操作工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将921钢切成大小均匀的块状,小心翼翼地放入感应炉的坩埚中。
随着陈安一声令下,电源被打开,感应炉开动起来。
炉温一点点升高,炉膛里那些钢块开始发出“轰隆轰隆”的翻腾声,仿佛是一群被唤醒的巨兽,在炉膛中咆哮着、翻滚着。
这种感应炉带有电磁搅拌的功能,钢块化成钢水之后,会在炉膛里充分混合,使各种元素分布得更均匀。
这就是感应电炉的优势之一。只有保证各种元素在钢水中分布均匀,才能得到品质优良的钢材。
在熔炼过程中,陈安的眼睛紧紧地盯着感应炉上的测温计。
然后,不断地调节着感应炉的功率,保证炉内的温度始终控制在指定的水平上,既不偏高,也不偏低。
熔炼过程持续了近半个小时,陈安突然提高了音量,向众人发出了警告:
“好了,大家靠后一点,要准备出钢了。注意安全,千万别被溅出来的钢水烫到。”
众人听到警告,纷纷向后退去,现场只留下了几个操作工和预先做好的砂模。
陈安深吸一口气,指挥着操作工先后将两个感应炉炉体翻转过来。
刹那间,橙红色的钢水如同一股炽热的洪流,从感应炉中倾泻而出,倒入砂模之中。
钢水散发着灼热的气息,在砂模的空腔里流动着,发出“滋滋”的声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钢水逐渐冷却凝结,变成了两块青蓝色的钢坯。
“你说陈教官他会成功吗?”
罗战看着那两块青蓝色的钢坯,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期待,他小声地问蓝琪。
这一周来,他亲眼见证了陈安太多的不可思议之举。
没有资金,没有部里的支持,陈安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双手,甩开膀子干了起来。
“不知道,先看下去吧。”蓝琪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不过,她心中有种莫名的预感,感觉陈安一定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的。
他总是能在别人认为不可能的情况下创造出奇迹。
不过,想到陈安如果成功了的话,那部里的那些专家们就有的好看了,蓝琪心中却有些淡淡地担忧。
她知道,陈安一直以来都不被那些专家们看好,如果这次实验成功了,必然会引来他们的嫉妒和质疑。
但她心中却又希望陈安能够成功,证明自己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