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深知,在战争中,一支专业的医疗队对于稳定军心和提升士气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他经历过的每一场战争中,伤员的存活率往往极低,十个人中可能只有一个能够幸存下来。
然而,如今有了专业的医疗队伍进行救治,士兵们存活的几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这个时代,许多士兵所受的伤实际上并不严重,但由于无法在第一时间进行消毒和止血,导致伤口感染,原本的小伤逐渐恶化成大病,甚至造成残废或死亡。
而在冷兵器时代,军心和士气在很多时候都直接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负。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一点也不假。
远处的太阳正缓缓西沉,阳光不再像白天那样刺眼,而是变得温暖而昏黄,宛如一层轻纱轻轻地洒落在那一排尸体上。
郭子仪凝视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涌起对往昔的回忆。
他想起了自己在晋阳城与裴徽初次相见的情景,那时的裴徽意气风发、言语之间让他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给郭子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郭子仪暗自思忖着,也许“真命天子”的说法并非毫无根据。
在这乱世之中,裴徽此等人物却刚好是皇子。
郭子仪的思绪稍稍有些飘散,旁边的一名副将见状,以为郭子仪是看到伤员众多以及战损惨重而忧心忡忡,便忍不住开口说道:“大帅,此次我军大获全胜,主要归功于大帅您指挥若定、用兵如神啊!我军的伤亡与歼灭敌军的数量相比,实在是微乎其微……”
然而,郭子仪却摆了摆手,打断了副将的话语,他的目光并没有落在那些伤员和战损上,而是指向了那些忙碌的医护人员,说道:“本帅并非为此事而忧虑。你看这些大夫和护士们,他们训练有素,救治工作有条不紊。这都要归功于裴帅的高瞻远瞩,他竟然能够想到在军中设立如此完备的医疗体系。”
副将听了郭子仪的话,恍然大悟,连忙说道:“确实如此啊!以前每次打完仗,那些轻伤的士兵往往会因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转为重伤,重伤的士兵则可能会因为救治不及时而不幸丧命。但如今有了这样专业的医者,将士们在战场上也能少一些后顾之忧了。”
郭子仪微微点头,表示赞同,接着又说道:“只是郭襄阳至今尚未归来,也不知道史思明是否能够被成功擒获或者诛杀。”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此人今日之败,并非败在我手中,而是败在了裴帅那层出不穷、凌厉无比的手段之上啊!”
“史思明此人文武双全,而今见识了裴帅之军械及练兵打仗之种种威猛手段,若任其逃脱,必留无穷后患……”郭子仪站在营帐前,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着。
就在他沉思之际,远处的山道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声音由远及近,仿佛一阵狂风席卷而来。
与此同时,山顶上的警戒士兵早早地挥动旗帜,传递着信号,示意来者乃是自家人。
郭子仪见状,心中的期待愈发强烈。
他紧紧地盯着山道口,只见那里的驻守士兵们发出一阵欢呼,声音响彻山谷。
“报——郭襄阳将军生擒史思明,正押解回营!”突然,一声高呼如同惊雷乍响,在山谷中回荡。
一名士兵骑着快马疾驰而来,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矫健。
郭子仪眼中精芒一闪,如鹰隼般锐利。
他毫不犹豫地迈步向前,大步流星地迎上去。
不多时,只见郭襄阳率领着一队精锐骑兵,如钢铁洪流般缓缓而来。
他们的步伐稳健而有力,每一步都像是踏在郭子仪的心弦上。
郭襄阳走在队伍的最前方,身后两百多名俘虏被紧紧地捆绑着,一脸的垂头丧气。
在这群被五花大绑的人当中,有一名中年男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的着装打扮与其他人截然不同,尽管他的衣衫破烂不堪,满脸都是血污,但他那独特的神情气质却依然让人难以忽视。
他的身上散发着一种枭雄的气质,宛如熊熊燃烧的烈火一般,即使在如此落魄的情况下,也丝毫没有减弱。
这些俘虏可不是普通的人物,他们正是史思明和他的两百多名亲兵。
郭子仪的目光锐利如炬,仿佛两道闪电划过,当他仔细端详这名中年男子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狂喜:“那是史思明……”
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突然传来,熊虎中不知何时已经悄然回到了郭子仪的身旁。
他满脸笑容地对着郭襄阳说道:“郭将军可是立下了不世之功啊!有了史思明在手,洛阳城必定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郭襄阳闻言,脸上也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他翻身下马,身姿挺拔如青松,然后向着郭子仪抱拳行礼,朗声道:“末将幸不辱使命!”
这数月以来,郭襄阳一直在努力扩编特战大队的人马。
如今,特战大队的规模已经扩充到了两千人。
而在这次战斗中,郭襄阳亲自率领一千名特战大队的精锐和四千名骑兵冲锋陷阵,锐不可当。
此外,还有一千名特战大队的成员,他们被他像撒网一样派遣到四周的山道中,以防叛军的重要人物趁机逃脱。
在此之前,史思明已经被郭襄阳的人重重包围,他身边的亲兵也在激烈的战斗中被杀得七零八落,几乎损失了一半。
眼见自己已经无路可逃,史思明当机立断,决定带着残余的部队投降。
就这样,这场战斗以叛军的惨败告终,因为他们的主帅史思明和副将武令珣都成了俘虏。
郭子仪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他点了点头,看向史思明。
史思明被押解到郭子仪面前时,就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颓然地跪了下来。
两人四目相对,史思明的脸色苍白如死灰,他立刻像一只斗败的公鸡一样,垂下头去,耷拉着脑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郭子仪与史思明的第一次对视,就让他心里明白了,这个人绝对不是真心投降。
稍微犹豫了一下,郭子仪便打消了通过史思明来骗开洛阳旁边宜阳城的念头。
他决定还是让武令珣去执行这个计策。
“郭将军,”郭子仪面色凝重,他将声音压得极低,仿佛只有蚊蝇才能听到一般,“裴帅可有特别交代?”
郭襄阳心领神会,他迅速靠近郭子仪,然后用同样低沉的声音轻声说道:“郭帅!裴帅曾有言在先,若能生擒史思明,务必派末将之人将其火速送至,裴帅欲亲自面见那史思明。”
郭襄阳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得意,仿佛春天里的微风拂过他的面庞,使他显得格外意气风发。
郭子仪立刻点头应道:“既是裴帅之令,本帅自当谨遵,郭将军速遣人将史思明带走即可。切记,沿途务必严密设防,此人狡诈如狐,稍有不慎,便会让他逃脱。”
郭襄阳再次颔首,表示明白郭子仪的意思。
他随即转身,调遣了一队精兵强将,在夜色中押送着史思明疾驰而去。
至于这队人马最终会将史思明送往何处交与裴徽,郭襄阳并未向郭子仪明言。
郭子仪见郭襄阳事情已经处理完毕,便招手将他叫到一边,轻声说道:“郭将军,杜黄裳提出了一个计策,他建议派遣那名投降的将领武令珣带领几百名俘虏佯装溃逃宜阳城,然后我们的精锐部队则埋伏在附近,等待时机突然冲入城中,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一举攻克宜阳城。郭将军,你觉得这个计策怎么样?”
郭襄阳听后,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回答道:“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顿了一下,郭襄阳继续说道:“裴帅在洛阳城内外布置了很多暗棋,只要攻下宜阳城,到时候我们可以内外夹击,肯定能够顺利攻下洛阳城。”
稍作停顿后,郭襄阳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补充道:“不过,仅凭那些俘虏恐怕难以成功。我打算率领三百名特战大队的高手,乔装成叛军的败兵,和那些俘虏一起前往。如果途中武令珣有什么不轨的举动,我会立刻采取行动,毫不留情地将他就地正法。”
郭子仪对郭襄阳的想法深表赞同,他点了点头,表示认可,并嘱咐道:“好,就这么办。明天拂晓时分,郭将军你就和武令珣带领众人出发,我和熊虎中则率领其余的部队在后面尾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