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1月;
里海东岸,西海城,港口。
一艘豪华的邮轮缓缓靠岸,悬挂的龙旗迎风飘扬,岸边已经有大量军队布防迎接。
这是冯瑞科的专用邮轮。
冯瑞科走出房间,来到甲板之上,打了个寒颤:
“嘶,这中亚还真是冷啊!”
他紧了紧身上的大衣,传送阵顷刻间,从云梦湖到达里海。
早晨成了傍晚;
温度从零上二十多度,到这边的零下,当真是差别巨大。
下船到达岸边之后,李开芳等人躬身迎接:“恭迎陛下莅临西海城!”
“这天寒地冻的,各位辛苦了。”
这座在戈壁上建成才十年不到的城市,现在也发展的颇为繁华;
城中心安装了一个飞船用通古斯挖掘的材料,生产的超小型传送阵,为城市提供淡水。
戈壁变绿洲。
以后中亚地区,都会采用这种模式,在每个绿洲中间安装一个,让绿洲面积逐渐扩大。
后勤中心会议大厅;
“陛下,当初臣制定的闪击沙俄,突袭莫斯科之策,暂无法实现。”
李开芳将现在的军情一一汇报一遍。
“但将沙俄的兵力拖住,为德意志帝国减轻东线压力的战略目标,已经超额完成!”
冯瑞科见在场的将军,特别是紧急回来开会的房永寿,一脸惭愧的模样;
他安慰道:“这样就很好了,永寿这一战打的不错。”
“战后再给你叙功。”
“谢陛下,臣不敢居功,只望陛下能恕臣贻误战机之罪。”
冯瑞科摆摆手;
转头对李开芳道:“沙俄国内现在兵力数量有多少?”
“启禀陛下,沙俄现在累积投入战场兵力超200万,已被我军中亚军团、西伯利亚军团消灭约60万!”
李开芳精确的说出了数字,西伯利亚那边被拉过去的西伯利亚各族壮丁不被他算在内。
“其国内还在继续招募新兵!”
“这样么?”
冯瑞科看着沙俄的版图,自言自语道:“这人口上亿的国家,战斗潜力就是大。”
“继续!”
李开芳站起来,躬身行礼,拿着指挥杆走到墙上世界地图面前比划道:
“沙俄西线的华沙军区15万驻军,与德意志帝国东线10万军队对峙;”
“基辅军区15万驻军和罗马尼亚10万军队,目前只发生小规模战斗。”
沙俄在西线的兵力一直没有变,确实让德意志帝国压力减轻了太多。
同时;
英吉利当初制定的夹击德意志之策,现在算是破灭了,如此来说大夏帝国的战略目标确实达到。
“敖德萨军区的10万驻军,高加索军区的20万,被奥斯曼帝国拖住,双方打的有来有回。”
奥斯曼帝国到目前为止,兵力扩展到超50万,却突破不了沙俄30万军队的防线。
只能算一个庸队友。
但只要不拖后腿,要大夏帝国反而要去救他们就行。
“最后,就是乌拉尔山脉的40万兵力,防守我军的西伯利亚军团;乌拉尔河一线剩余约45万军队,与中亚军队刚休战。”
李开芳一口气将周边的局势讲解完毕。
冯瑞科看着地图上,红蓝两色的军队,泾渭分明。
心中极速思考,先反问道:
“你们中亚战区,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
“陛下,目前天气对我军极为不利,臣建议来年气温回升后再战;”
房永寿站起来回答道:
“若我军在亚欧分界线兵力达到百万,必定能击溃敌人防线,拿下莫斯科!”
因为中亚战区总司令李开芳离得太远,无法赶来开会,房永寿作为副司令,是战区最高官职;
他现在对拿下莫斯科,已经形成了一种执念!
在他看来;
若是大夏帝国军队达到百万,沙俄兵力即使再招募一倍,两倍,都能被大夏粉碎。
“百万么……”
冯瑞科看着地图思考,当初确实计划在沙俄战场投入百万军队,但现在他有了新的想法。
“目前中亚战场已投入约17个军和9个装甲师,国内会再调一部分军队过来,但并非突破敌人防线。”
所有人都看着皇帝,静静听他的意思。
“明年先拿下叶卡捷琳娜堡、车里雅宾斯克,之后我军稳固现在的防线即可。”
冯瑞科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你们看这一条线!”
他拿着笔;
沿着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中亚沙漠--伊朗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缅甸画出一条红线。
“这是朕规划的未来国境线,三个月的作战,你们就将目标达到,后续可以不必太急。”
一个强大的国家;
在收集土地的过程中,如果想要把所得土地永久固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相对强盛的实力;】
【2、由山脉、河湖,构成的自然地理边界,保证领土的安全,使边界防御没有缝隙。】
从印度的兴都库什山开伯尔山口,到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万里长城和关隘;
再到已经倒塌的柏林墙。
人类谋求相对安全的脚步从未停止。
前世;
沙俄作为现实中国土兼并最成功的国家,东西两面都没有什么屏障作为边境;
要保证领土只进不出,只能无休止的扩张直到海边,或者遇到更强大的政权实体。
英俄冲突,日俄战争,美苏争霸。
都印证了这条规律!
而这个世界的大夏帝国,独享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只有亚洲与其它国家接壤。
冯瑞科又在伏尔加河下游画了一个圈,说道:“朕猜测,未来沙俄可能会求和。”
“朕的条件是,除了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分界,还要在此地成立一个缓冲国。”
众人对于冯瑞科说的那一番解释,都觉得这一条分界线确实很完美。
只需要很少的兵力,就能驻守国境线。
“陛下英明!”
不管真的假的,大家都是奉承。
“启禀陛下,沙俄恐怕不会轻易同意这个条件,当初丢失远东他们就只肯停战,不肯签订划界条约。”
“对啊,陛下;”
“这条分界线,表示沙俄向东开拓两百多年的土地,一朝丢尽,任何一任统治者都不会签订这种条约吧!”
他们设身处地的想想;
若是自己,面对这种屈辱条约,恐怕国内人口就算打得只剩一半,也得再打下去。
“呵呵,那就打呗!”
冯瑞科眼眸中弥漫着杀气,手握拳头厉声道:
“只要占据着一条线,我军就占据主动,可以组建防御一直打下去。”
“甚至,后期打到莫斯科,打到圣彼得堡,打到他们同意为止!”
这一番鼓舞的话,触摸到这些将军的兴奋点,个个都嗷嗷叫。
“好!”
“打!”
“抓住他们皇帝,不签也得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