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彭灵和大号,王维陷入沉思。千百年来,无数的盗墓贼打秦始皇陵的主意,最后都无功而返。
东汉末年王莽乱汉,曾经出动过一支军队,大张旗鼓的挖了一个月结果都没能挖开祖龙坟墓。或许消息封锁,挖开了也未可知,但是从规模和制式上分析,祖龙的地宫根本就打不开。据说此去三万六千里,地宫之庞大无与伦比,当年建造地宫时有术士十万,参与建设始皇帝的陵寝。
秦始皇陵从祖龙继位开始直到始皇帝驾崩一直修了三十年,据说当时全天下的术士方士参与了秦王的陵墓建设。出动将近三十万人,这样大规模的墓穴,从设计到工程复杂程度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打他的主意的人不知凡几,从来没有人成功过,这样的事情王维想想都自己摇头,倾尽全天下所有的智慧,那样的防盗系统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存在。想要打开秦皇陵简直不是一个人或是一群人能够想象的,那种级别的大墓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下午的时光过得飞快,傍晚的时候王维带着瑶瑶拿着那块旺财找来的水晶石,到了杨振辉的多宝阁。
一进门就看到齐一楠满脸皱眉的站在多宝阁里面的书桌旁,正在看着面前的一个盒子发呆。她身边站了两个人,一男一女也是满脸的愁容的样子。
“楠姐,你怎么在这里,这是怎么了?”王维领着瑶瑶俩人走进来。
“王维?”齐一楠也没想到在这里竟然又见到了这个小财迷。
一旁站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却是雷硕的儿子雷建平。上次在西山见过一次,后来就没见到了。
“雷师侄也在啊!”王维对雷建平打招呼。
“小师叔你来了。”雷建平上次见到王维虽然有点不习惯,但是自己的父亲雷硕乃是徐老的大弟子,而这位王维则是徐老的记名弟子,论辈分该是叫一声师叔。并且医术和手段也着实比雷硕还要高上一截,就是胡老那个弹片雷硕一辈子都没敢动手,结果王维一到直接就给取出来了。就是这样的手段就不得不让人信服,所以回家以后雷硕把王维夸上了天,而雷建平也知道了自己的短视,今天再见到王维就不由得心里升起敬畏之心,不敢有丝毫懈怠了。
王维毕竟是黄征黄老的大弟子,水老和繁老争着抢着要过来当自己的关门小弟子,这本领和手段都不是普通弟子能比的,出于好奇开始的雷建平并没有把王维当一回事,但是胡老的弹片一拿出来,立刻就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小师叔见到您真是太好了。”雷建平此时收起轻视之心,规规矩矩的给王维行晚辈礼道。
“嘿嘿,你们这是怎么了?遇到了什么麻烦吗?”王维拉着瑶瑶到了书桌前,给瑶瑶抱上一个椅子对两人说道:“这是我小妹瑶瑶。”
“瑶姑姑你好啊!”雷建平赶紧过来说道。
不但是古玩行里讲究辈分,就是医学行里也是讲究辈分和身份的,所以王维在介绍了自己妹妹的时候,雷建平先愣了一下,连忙就找到了自己的地位。
瑶瑶则是满脸的开心,见到雷建平管自己叫姑姑,觉得既好玩又好笑,甜甜的叫了一声“你好。”
齐一楠也是立刻满脸兴奋的跑上来,摸了一把瑶瑶的脸蛋“小姑姑长得可真水灵,好可爱。”
在齐一楠和雷建平的身后跟着一个年轻的少女,约莫十七八岁模样,脸上有两个酒窝,脸上一笑很是漂亮,梳了两条大辫子,“小雅,给介绍一下啊!”
王维也是好奇的看过去,齐一楠连忙说道:“这位是王师叔,古云生古老的弟子,……也是黄老的大弟子,这位是师叔的小妹瑶瑶姑姑。”
那少女闻言没有丝毫的犹豫,对着王维叫道:“王师叔好!瑶姑姑好!”
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人太多了,世家林立道场遍布,有些家族子弟很少在外面走动,行资论辈又是很多家族最看中的品质,所以人家辈分高叫一声叔叔或是爷爷都很正常。
齐一楠有指着那姑娘介绍道:“这位是陈静。”她只是简单的介绍,并没有对王维很详细的介绍身世,以她的辈分不能介绍的太清楚,毕竟王维在圈内的身份和地位不好定义,以后她们再见面会有机会让长辈排辈分去。她这里也就是随口一说,让她们认识即可。
“你好,静静姐。”王维第一次见陈静也不敢托大,连忙站起来说道。
“呵呵,你们两个这叫法,哈哈。”齐一楠打趣道。
陈静却显得很正常,没有慌乱或是羞赧。“师叔和姑姑也是来找杨老给看东西的吗?”
王维就回头看了一眼“柳讯,杨老呢?啥时候回来?”
柳讯是多宝阁的伙计,自然是认识王维的,这可是掌柜的给说过的二掌柜的,连忙赶过来说道:“掌柜的让殷老给请过去了,说是给看个东西,已经去了大半天了,想来也该回来了。”
王维就知道这是又碰到好东西了,这种请外援的事情在古玩行里很常见。毕竟杨振辉是杂项里面的大行家,附近左邻右舍的邻家有些东西都会来找杨振辉给掌掌眼,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殷老是个字画行家,但是对于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不太了解。而且这条街上文玩古董店铺林立,要说起大行家的也就是那么几位,谁敢说都精通呢!
王维跟着古云生学的也只有瓷器,玉器,陶古铜文这些,对于一些字画都是略有涉猎。所以说术业有专攻,古云生一辈子研究瓷器,算是非常有成就的高手了。但是面对如同恒河沙数一般的古玩,超出他认知的东西不计其数,到了他的弱项也是需要找一些门道高手进行切磋。
比如杨振辉的杂项,殷老的字画,黄老的刀剑兵器以及医学等,这些都称之为古玩。几乎和古代沾边能够拿出来交易的东西都能称作古董。
自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古董就风靡一时,成为了一个行当。而与之发生的还有造假技术,中华名牌假天下这句话自然不是没有道理,从有了古董这个行当开始,就有人开始造假,手法的高明足以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随着时代更迭,历史的真迹越发的多,但是假东西也是一样的多。往往一件真东西的出现就会伴着无数假东西的诞生,只要有价值就会有人去仿制。经过了几百上千年,那些造假的东西也成了古董,也会有一定的价值,而且有的假比真的还要精美,做工和真品不遑多让,最终从年份或是仪器分析都不能判断物品的真假。
所以要鉴定师有着深厚的功底,并且对真品的鉴定有着足够的知识储备,不然就算古云生这样的高手也时常被打眼。
在古玩行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看不准莫言语,看的准不定论。
遇到真的东西需要至少两位以上的鉴定师出鉴定书才能定准,若是稍有疑惑也不能轻易定准。
上次杨振辉得到工布剑时才请了殷老和黄老这样的高手一同参详鉴定,最终才确定这柄工布剑就是欧冶子大师最后的一把神剑。
“楠姐,你们这是在看什么?盒子里是什么宝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