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大明时代。
民间:
百姓甲:“我说呢,后世大明朝廷都已经如此腐败糜烂的情况下,还能让一个新的朝廷政治党派能发展起来。”
“这一切的背后,最终还是有天子皇帝的有意为之。”
百姓乙:“你说这后世的大明天子皇帝,明神宗朱翊均,你说他愚蠢吧,他确实是做了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但你要说他,有多英明,有政治才能吧,他确实是有,但都不多。”
百姓甲:“确实,张居正都帮他把大明皇权给收回了,他为了报复张居正,愣是把伸手就能得来的大明皇权给放了。”
“然而,当他想要重新想收加,被他放掉的大明皇权时,却发现他根本就收不回来了。”
“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百姓乙:“确实如此。”
“这后世的明神宗朱翊均,想通过增加大明朝廷中的党派来分散掉,大明权贵与高官手中的权力。”
“看样子,他明神宗朱翊均是做到了,因为后世大明内阁首辅的权力,确实没有以前大了。”
“但问题是,他明神宗朱翊均还是没有把权力收给回啊,只是把能分食这大明权力的人更多了而已。”
......
大明世宗界。
明世宗朱厚熜:“增加朝廷党派的争斗,让大臣的权力被分散掉,这一作法没有什么不对的。“
“但是,这在天道历史进程中,朕的这个孙子的政治才能,是有那么一点,看来也只有那么一点而已。”
.....
【在西北宁夏发生哱拜叛乱时,明神宗朱翊均就想过提升大明武将的政治地位后,能与大明文官集团搞衡。】
【然而,明神宗朱翊均的这一想法,在万历朝鲜战争平壤之战结束之后,就遭受到了阻碍与打击。】
【直到李如松战死之后,明神宗朱翊均的这一想法才断绝了。】
【因为大明南北两军之间的矛盾,让明神宗朱翊均看不到团结起来的希望。】
【更何况,大明文官集团,也不可能任由大明武将团结起来的。】
【若是大明的武将集结,团结起来后,不听命于他明神宗朱翊均,那不造就了第二个宋太祖赵匡胤了吗?】
大宋太祖界。
看到这里,宋太祖赵匡胤的脸色顿时就黑了起来。
同时宋太祖赵匡胤也明白了,自己所做之事,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又或者在大宋还活着的时候。
没有人敢如此议论自己。
但是,当大宋王朝没了有之后呢?
天下悠悠众口,果然是堵不住的...
......
【在提升大明武将的地位,去与大明文官集团抗衡的这一想法,失败之后。】
【明神宗朱翊均便想到了,让大明朝廷里的党派变得更多,让朝廷党派之间的争斗,变更激烈的方法。】
【而这一方法,成功让明神宗朱翊均削弱了大明内阁首辅手上的权力,同时也让大明朝廷的党派之间的争斗,变得更加的激烈。】
【明神宗朱翊均觉得自己成功了,即使自己不上朝,也能成功的把大明权臣与各大党派玩弄于股掌之间。】
【然而,事实上真的就能如了明神宗朱翊均的愿吗?】
......
【万历四十一年(1613),郑贵妃为了让福王朱常洵登上太子之位,在这些苦心经营之下,已经与朝廷中的齐党,楚党,浙党有所关联。】
【由于大明朝廷中,各党派之间互相倾轧不断,由于东林党的势头,不管是在民间,仕林间,或者是高层权贵之间的势头,越来越大之后。】
【齐党,楚党,浙党中,便有人开始向郑贵妃靠拢,来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
【因为明神宗朱翊均一直都宠爱于郑贵妃。】
【由于,明神宗朱翊钧的皇后王氏,因为无子,加之并没有像郑贵妃那样积极地参与政治斗争,所以郑贵妃与皇后之间,并不太多的对立关系存在。】
【而太子朱常洛的生母是王恭妃,由于地位较低,又不得明神宗朱翊钧的恩宠,所以长期以来,都遭受到了郑贵妃等人的打压。】
【因此王恭妃,就越发的小心行事,更加的不敢行有半点的越举之事,恐为太子朱常洛留下不利的把柄。】
【因此太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并没有任何的政治盟友。】
【日常之中,对太子朱常洛的教导,也是由后宫皇后王氏,进行负责。】
【当朝廷中的齐党,楚党,浙党中有人向郑贵妃靠拢时,便让郑贵妃,以及郑氏一族,产生了一种幻觉。】
【这种幻觉,让郑贵妃等人觉得,福王福王朱常洵,迟早都会成为大明太子。】
【因此,郑贵妃在日常的言表之中,都表露出,希望自己的儿子朱常洵能早日成为太子。】
【即使此时的朱常洛,已被立为太子十多年了。】
【郑贵妃也觉得,自己的儿子朱常洵依然有机会成为太子。】
【毕竟,华夏王朝历朝历代之中,又不是没有太子被废的事情发生,最为重要的是不仅是郑贵妃自己想让自己的儿子朱常洵能成为太子。】
【就是明神宗朱翊均,也同样想要立朱常洵为太子。】
【而早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当明神宗朱翊钧自认为能凭借拖延战术耗尽文官集团的耐心,赢得“国本之争”时,事态却急转直下。】
【满朝文官在以及在内阁大臣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前往慈宁宫求见皇太后李氏,彼时李太后虽还政于帝,但在朝中威望极高,是制衡皇权的重要力量。】
【文官们齐刷刷跪在慈宁宫大殿外,当时的首辅沈一贯手持《皇明祖训》,言辞恳切请求皇太后李氏,遵从大明立嫡立长的祖制,才是稳固大明江山的根本。】
【最后,在皇太后李氏的干预之下,明神宗朱翊均最终不得不妥协。】
【所以,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明神宗朱翊均不得不妥协,立了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但是,郑贵妃以及郑氏一族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郑贵妃的兄长郑国泰,已是大明都督府的左都督(正一品),已经有了一定的政治影响力。】
【最为重要的是,在这万历四十一年(1613)的这一年里,明神宗朱翊均的生母皇太后李氏,已经染病卧床,情况似乎并不乐观。】
【皇太后李氏染病的这一情况,也算是让郑贵妃等人终于给等到了。】
【按照《大明祖制》,朱常洵被封为福王之后,就应该尽快离京就藩洛阳。】
【然而,明神宗朱翊均因为对郑贵妃的宠爱,以及对福王朱常洵的喜爱,即便是有朝中大臣不断上疏要求福王朱常洵,尽快到洛阳就藩,也没有取得成功。】
【因为,对于朱常洵到洛阳就藩的问题上,不仅是郑贵妃在拖延,就连明神宗朱翊均也在拖延。】
【然而,世事难料,就在此时,大明朝廷之中,突然又发生了一件,由郑贵妃内侍请奸人诅咒皇太子朱常洛与其生母王恭妃的,诅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