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听得脸色发黑,怒从心起:什么叫各论各的?各论你个头啊,朕乃堂堂皇帝,平白多了个长辈?
尚青云听得心中一乐:老李呀老李,你以后再不老实,我可要当你干爹了~~
飞天庆祝宴会,在一片祥和气氛中圆满结束。
尚侯爷是个高尚的人,他不可能在这种场合,对太上皇和现任皇帝的妃嫔胡乱下手。
至于太上皇开玩笑,想结拜为异姓兄弟,那只是酒后娱乐,当不得真。
随后的日子,尚大侯爷进入蛰伏期,直到有一天,老李过来通报:蝗虫来了。
-------------
长安西南100多里外,一个小村子。
张家大郎和张小七百无聊赖地在河边放鸭子。
河沟里早已干涸,一点水也没有,几棵稀疏的青草,从龟裂的缝里冒出来,鸭子在河床上到处翻腾,寻找可以吃的东西。
今年二月的时候,张大郎和张小七家,各领到10只鸭子。
官府说,今年大旱,可能会有蝗灾,鸭子可以吃蝗虫,希望各家好好饲养。
幸好这鸭子不要钱,官府说了~~等鸭子长大,每个鸭子还10个鸭蛋就可以。
这年景,人都要饿的吃树皮了,哪有多余的东西喂鸭子?
是以各家各户都把小孩子撵出来,到外边放养鸭子~~地里多少会有些虫子,可供鸭子充饥。
鸭子吃不饱,自然就长得慢,令人高兴的是,第一批领到的鸭子,已经开始下蛋了。
虽然下蛋次数很少,可那毕竟是鸭蛋啊~~
这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
更令人高兴的是,这批鸭子据说是尚侯爷从天界运来,抗病能力极强,各家领养的鸭子,几乎都没死。
除了村东头张老头的鸭子,被狗咬死了两只~~那个没办法,谁让张老头不看好狗呢?
自然,张老头家吃了一顿狗肉,无意中改善了伙食,连周围邻居都沾了光,尝了尝久违的荤腥。
“张大郎,你说这天~~什么时候下雨呀?庄稼都快旱死了~~”张小七被太阳晒得难受,遮住眼向张大郎问道。
“我怎么知道什么时候下雨?”张大郎没好气地说道:“我要知道什么时候下雨,那不成神仙了吗?”
把手里的石子扔出去老远,张大郎沉闷地说道:“官府不是说了嘛~~今年大旱,估计这俩月没雨。”
“那庄稼都旱死了,到时候吃什么?”张小七有些恐惧的说道,他实在是饿怕了。
“都在天底下,别人能活,咱们也能活~~慢慢熬呗~~”张大郎不以为意的说道,全天下都大旱,谁能有办法?
“什么声音?”
刚躺到地上休息一下,张大郎一骨碌爬起来,手搭凉棚眺望远方:“黑乎乎的一片,是云彩吗?”
“啪啪”几声,先头飞来的几只蝗虫落在地上。
“不好,是蝗虫,赶快去报告村正。”张大郎对张小七喊道,两人赶着鸭子慌忙往回走。
鸭子却是不慌不忙~~饿了半天,好不容易碰见从天而降的美味,哪能现在就走?
两人费劲的赶着鸭子,刚走到半路,就见村里的大人孩子,一起赶着鸭子涌出来。
村正这几天严阵以待,今天接到异常报告,他立刻启动官府给他讲过的预案,把所有人家里的鸭子全部赶出去。
同时,村正在各个地方安排人点火,利用浓烟驱赶蝗虫。
不时有大片的蝗虫落到地面。庄稼地里响起一片“沙沙”声,蝗虫所到之处,庄稼迅速消失不见。
成群结队的鸭子冲上前,抢食到嘴的美味。
其实不用抢,根本就吃不完。
看着被啃食一空的庄稼,人们欲哭无泪~~本来天就旱,这下一点收成都没有了。
让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当天晚上很多鸭子都下了蛋,甚至个别鸭子,晚上下了一个蛋,第二天早晨又下了一个。
这就是鸭子的特点,只要食物供给充足,下蛋不成问题,巅峰期的鸭子,每天下两个蛋不稀罕。
每家10只鸭子,下的鸭蛋就很可观,这让绝望中的人们,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大郎、小七,赶快过来磕头。”村中族老招呼着。
“磕什么头?”张大郎、张小七被喊住,感到莫名其妙。
“磕什么头?要不是官府送来鸭子,今年咱村就活不下去了。”族老生气地说道。
“村正不是说~~这鸭子是那天人侯爷,从天界运过来的吗?”张大郎、张小七问道。
“就是给尚侯爷磕头啊,你俩以为给谁磕?”族老指着供桌上的一块石头说,石头上有几个字,张大郎、张小七不认字。
“怎么是块石头?”张大郎、张小七刚想下跪,对族老问道。
“咱又没尚侯爷画像,只能用石头代替了,想必天人侯爷不会见怪。”族老一边说,一边朝长安方向拱拱手。
蝗灾所到之处,鸭子大军立下汗马功劳,很多百姓面朝长安方向磕头,真心感谢天人侯爷,在这灾荒年景,给他们一条生路。
--------------
“贤婿,我听说养鸭子的农户,给你立了不少生祠啊~~”老李通报完情况,酸溜溜地说道。
活着就有人立生祠,这种荣耀谁敢想?
“陛下,你是不是很羡慕?”尚青云看着老李似笑非笑。
老李没说话,脸上的表情出卖了他——他确实很羡慕。
“幸亏我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尚青云说道:“香火是给鬼神用的,活人立生祠,一点好处都没有。”
看老李不信的样子,尚青云对他说道:
“人们之所以立生祠,是因为那人做了大善事,有大功德,人们才会纪念他。
可给活人立生祠,活人的神魂承受不住香火之力,那就只能早早死亡。
陛下,你还羡慕吗?”
老李吓了一跳,赶紧摇头:“不羡慕~~真的不羡慕。”
这纯粹是尚青云吓唬老李,免得老李动了心思,满天下找人给自己立生祠,那多劳民伤财?
要知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弄着弄着就走了样,百姓就得多受苦。
不管怎么说,贞观二年的这场蝗灾,通过提前准备,有惊无险度了过来,没有造成很大破坏,这就是可喜可贺的事。
长孙皇后今天没来,说是身体不舒服,尚青云中午就和老李简单吃个饭。
刚在凉亭摆好桌,东宫急匆匆跑来一个太监:“陛下,皇后殿下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