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府前堂,柳谦益侃侃而谈,越说眼睛越亮。
“陛下行事看似喜好弄险,可世人却看不到每一步的背后都有着大量准备、诸般布局,这才是每战必胜的真正秘诀!”
李、张二人没法反驳,只能默不作声。
柳谦益终于说到了正题,“两位老相公可还记得完颜讹里朵吗?”
二老一愣,随即同时瞪大了双眼。
“九年前黄龙府决战,女真宗室完颜讹里朵临阵脱逃。他原本想去辽东恢复元气,却遭到当地各部熟女真围杀,不得已继续向南,最终逃过了鸭绿江。”
这些不是什么秘密,李纲和张叔夜静待下文。
柳谦益继续,“女真人不愧渔猎出身,居然就让他们在高丽北边的大山里舔好了伤口。”
“六年前,恢复了元气的完颜讹里朵出山南下,高丽军抵挡不住节节败退,如今已经退到了半岛的最南端。”
张叔夜终于反应过来,颤声问道:“当年......陛下是故意放女真人进入高丽的?”
柳谦益神秘一笑,压低声音道:“老相公以为完颜讹里朵是怎么恢复元气的?山里可长不出兵器铠甲。”
张叔夜转头看向李纲,此时老头早没了最初的气势,迎着老友的目光,好半天才憋出一句:“陛下......真神人也!”
......
被李纲赞为“神人”的武从文,此时却蹲在紫宸殿的地板上欲哭无泪,后悔的差点儿拿脑袋撞墙。
“我尼玛......老子是不是演过头了?这尼玛可都是青花瓷啊!还他妈是比元青花更有年头的宋青花,这要是不摔,能在牛吊系统里卖多少黄金啊!”
在自己那越来越模糊的前世记忆里,武从文只隐约记得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好像在2005年拍出了2.3亿人民币的天价。
那可是2005年啊,那一年的国际金价才不到200人民币一克!
造就青花瓷神话的并不是什么工艺难度和艺术性,根本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物以稀为贵,只有符合这个条件才有炒作的价值嘛。
正宗青花瓷之所以存世量稀少,问题出在原料上。
那一抹浓翠欲滴的青色,源于一种产自遥远波斯的稀有“钴料”,古人称之为“苏麻离青”,在明清时期就已开采殆尽,使得美丽的青花瓷成为了绝唱。
武从文暗自发誓,等自己彻底开启大航海后,一定要把那“苏麻离青”都挖干净喽,然后全部做成青花瓷统统卖给系统!
奶奶的无论是继续点科技树,还是未来一定会推行的信用货币,都需要海量的黄金储备......
言归正传,经过多年的舆论宣传,大武上下军民全都对倭寇恨之入骨,跨海灭倭的呼声从来不曾减弱。
圣旨一出汴梁,备战效率奇高,可笑那帮倭人却仍懵懂不知。
这也怪不得别人,倭寇这些年的海盗行径,使得长江口以北海域的商船几乎断绝,这让大武水师封锁起消息来,可谓易如反掌。
......
华夏十年,八月初。
准备完毕的倭国大军万船齐发,浩浩荡荡杀入对马海峡,企图一举攻占高丽半岛。
一身华丽竹甲的天皇端坐船头,脚下是黄铜铸造的硕大菊花徽章,在阳光下显得耀眼夺目。
不是天皇陛下穿不起铁甲,而是他那小身板儿只能扛得起轻便的竹子......
就在倭人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北海水师的舰队出现了。
上百艘主力舰一字排开,火炮的轰鸣响彻了海空!
少量倭国炮船想要还击,却发现落后的前装炮根本够不着敌人。
天皇下令挂起决死战旗,并用旗语鼓励全军----皇国兴亡在此一战!
然并卵,打不着依然打不着,就连决死冲锋看在华夏将士眼里,也是慢的像群蜗牛。
这根本不是一场海战,而是单方面屠杀!
北海水师旗舰“盘古号”上,身穿白色将官礼服的郑子英放下望远镜,眉头微微皱起。
他对眼前这场屠杀的效率还是不满意。
“命令各舰主炮开火,最大仰角,截断倭寇后路。”郑子英冷冷下令。
军令很快传达下去,仿若海上巨兽般的“盘古号”猛地一震,舰体在海面上向后瞬移,这是完全态的“五四式舰炮”开火了。
此“盘古号”非彼“盘古号”,只是继承了当年那艘实验船的名字,完全是一艘全新战舰。
虽然仍是木胎铁壳,结构却是专门设计的,有足够的强度可以承受甲板炮的后坐力。
大武水师正式列装的第一款甲板炮不仅威力巨大,还可以通过调整仰角打出弧线弹道,越过倭国舰队前方的战船,直接轰击藏在后面的运兵船。
简陋的倭国木船一击即碎,肚子里挤满的“沙丁鱼”瞬间飞了满天!
另外十艘“盘古级”主力舰,陆续跟随旗舰开火,命中率很高。
郑子英满意了,倭国天皇却崩溃了。
这尼玛还打个屁啊!再打一会儿皇国的勇士就他妈全死光了!
撤......决死战旗刚升起没一会儿就被降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返航旗”。
可惜啊,想跑?那得问问郑子英答不答应!
十艘盘古级停止齐射,调转方向开始两翼包抄。
看着冒着黑烟的华夏战舰在海上快如奔马,所有倭人都绝望了。
船头挂着黄铜菊花徽章的旗舰又一次换旗,“返航”变成了“分散突围”。
而这也是它最后一次发出命令了。
北海水师旗舰“盘古号”可没动,九门“五四式”主炮瞄准了目标。
一轮轰鸣过后,有三枚巨弹几乎同时命中了倭寇旗舰,巨大的火球霎时腾起。
火光尚未散去,海面上已经空无一物,只剩下一片零零星星的碎木片......
华夏十年,八月十五日,大武北海舰队全歼倭国水师,准备入侵高丽的十四万倭寇全军覆没,无一人逃生。
同日,大武南海水师抵达长江口,韩世忠率军登船。
船队载着三万华夏军沿海岸北上,绕过山东半岛至高丽西海岸,然后横渡对马海峡,于八月底在九州岛登陆。
灭倭之战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