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城的秋日总是来得突然。叶明站在北城门楼上,望着官道上络绎不绝的商队,一片枯黄的梧桐叶飘落在他肩头。从边境战场归来已半月有余,城中百姓的生活渐渐恢复了平静。
\"大人,周掌柜到了,正在议事厅等您。\"赵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叶明点点头,最后望了一眼北方天际线——那里已经看不到战火的痕迹。转身下城时,他的目光扫过城墙下新开辟的一片空地,几十名工匠正在搭建一座前所未有的建筑:一座三层楼高的大型工坊。
议事厅内,周掌柜正与铁手先生争得面红耳赤。
见叶明进来,两人同时住口,周掌柜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大人,您可算来了!铁手先生非要拆了所有新织机改装什么'鸣镝纺车',这...这损失太大了!\"
铁手先生冷哼一声,铁手套在桌上\"砰\"地一砸:\"鼠目寸光!老头子我改良的纺车,效率是现在的三倍!\"
叶明早已习惯两人的争执,笑着打圆场:\"周掌柜别急,先生慢慢说。什么'鸣镝纺车'?\"
原来,铁手先生从战场上的弩箭发射装置得到启发,设计了一种新型纺车——利用弹性装置驱动,纺锤速度更快,且能同时纺三根线。
因其运转时发出类似箭矢破空的\"嗖嗖\"声,故取名\"鸣镝\"。
\"样品呢?\"叶明来了兴趣。
铁手先生得意地一挥手,两名学徒抬进来一台古怪的机器:主体仍是传统纺车模样,但加装了弯曲的竹片和皮带轮,结构精巧复杂。
\"乌云,演示给他们看!\"老人喊道。
一直站在角落的乌云走上前,熟练地操作起来。
随着她踩动踏板,竹片弯曲蓄力,突然\"嗖\"的一声弹开,带动纺锤飞速旋转,眨眼间就将棉条纺成了细线。
整个过程中,纺车确实发出箭矢般的破空声,效率惊人。
\"这...\"周掌柜目瞪口呆,\"这速度...\"
\"三倍不止!\"铁手先生得意道,\"而且线更均匀,强度更高。\"
叶明仔细检查纺出的线,果然比普通纺车更加细腻均匀:\"妙!但改装费用如何?\"
\"每台约五两银子。\"铁手先生早有准备,\"但省下的人工和增产的利润,两个月就能回本。\"
周掌柜迅速盘算起来,眼睛渐渐发亮:\"若真如此,江南的订单...\"
\"就这么定了。\"叶明拍板,\"先改装二十台试用,效果好再全面推广。\"
众人又商议了些细节,周掌柜匆匆去安排木料采购。
待他走后,铁手先生忽然压低声音:\"小子,老头子我还有更好的东西。\"
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图纸,\"看看这个。\"
叶明展开一看,竟是一种结合了\"鸣镝\"原理的改良织机设计图!这台织机采用弹性驱动,换梭速度更快,还能织出更复杂的花纹。
\"这...这是革命性的突破!\"叶明激动得手指微颤,\"若能成功...\"
\"已经在做了。\"铁手先生难得露出笑容,\"乌云带着十个最好的织工,在秘密工坊日夜赶制。月底就能出样品。\"
叶明这才明白为何近日少见乌云身影。他正想细问,赵德又匆匆跑来:\"大人!王府来使,说顾世子已启程回安阳养伤,明日就到!\"
这个消息让叶明喜出望外。顾慎伤势好转,说明前线形势已经稳定。
他立刻吩咐准备最好的客房和药材,又命刘婶准备顾慎爱吃的几样小菜。
次日晌午,一支王府车队缓缓驶入安阳北门。叶明带着府衙众人在城门口迎接。
当看到顾慎从马车中探出头时,叶明几乎认不出这位昔日英姿勃发的世子——苍白消瘦,左臂还吊着绷带,唯有那双眼睛依然明亮有神。
\"老三...\"顾慎试图拥抱,被叶明一把扶住。
\"老顾。\"叶明轻声道,\"房间已经备好,苏芷也候着了。\"
顾慎摇摇头:\"不急。父王让我先带你去个地方。\"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车队转向了城西新落成的建筑群。
这里原是荒地,如今立起了一片整齐的厂房,门口挂着\"安阳军工坊\"的匾额。
\"这是...\"叶明惊讶地看着眼前气派的建筑。
顾慎虚弱地笑了笑:\"父王奏请朝廷特批的。
今后'金筋甲'和防雷盾牌就专在此生产,由你全权负责。\"
他压低声音,\"皇上龙颜大悦,说安阳织锦保家卫国,特赐名'护国锦'。\"
叶明心头一热。众人进入工坊参观,只见内部宽敞明亮,上百名工匠正在忙碌。
东侧是\"金筋布\"纺织区,西侧是盾牌组装区,中央则是试验场。最引人注目的是北面一间独立的大工坊,门口有王府亲卫把守。
\"那里是...\"
\"新武器研发。\"顾慎示意护卫开门,\"根据'鸣镝'原理改良的连弩。\"
工坊内,十几张造型奇特的重弩整齐排列。
每张弩都装有弹性装置和箭匣,可连续发射十支箭而不需重新装填。
叶明一眼就认出,这分明是将纺织机械的原理反用于兵器!
\"射程二百步,可破重甲。\"顾慎骄傲地说,\"父王已经下令量产,首批三百张。\"
参观完毕,叶明亲自送顾慎到自己府里的后院。
这里特意收拾出一个清静的小院,院中一株老梅,树下设了石桌石凳。苏芷早已候着,为顾慎把脉换药。
\"世子伤势已无大碍,但失血过多,需静养月余。\"苏芷轻声道,\"我开了补血益气的方子,再加'天蓝草'外敷。\"
顾慎道了谢,待苏芷退下后,突然对叶明说:\"叶兄,北燕退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