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后发在病榻上辗转反侧,反复权衡利弊。他深知夏朝如今内忧外患,摇摇欲坠,急需一股新的力量来打破僵局。
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姒杰或许就是那个能为夏朝带来转机的人。尽管朝中部分大臣对此表示担忧和反对,但夏后发心意已决。
一日早朝,夏后发强撑着病体,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缓缓扫过殿下群臣,声音虽略显虚弱却不失威严:
“今日,孤宣布,任命姒杰为朝中辅政大臣,此后他将参与重要朝政事务。希望诸位大臣,能与他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一些大臣面露不满之色,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着。
“一个牧奴出身之人,何德何能,竟能骤然身居要职,这成何体统!”一位老臣忍不住小声抱怨道。
然而,夏后发并未理会这些议论,他心意已定,期望姒杰能不负所望,为夏朝注入新的活力,帮助夏朝摆脱当前的困境。
姒杰得知自己被夏后发重用,心中既激动又深感责任重大。他明白,这是改变有扈氏命运,实现自己抱负的绝佳机会,绝不能有丝毫懈怠。
在参与朝政事务后,姒杰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和过人的智慧,迅速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在一次朝会上,姒杰站出班列,恭敬地向夏后发奏道:
“陛下,如今夏朝局势严峻,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整顿吏治。如今朝堂之上,部分官员尸位素餐,贪污腐败,严重影响了朝廷的公信力和政令的推行。应严惩这些贪官污吏,选拔有才能、有品德的官员,充实朝廷。”
夏后发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姒杰见状,心中一喜,接着说道:“此外,百姓负担过重,生活困苦。赋税徭役繁多,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民心渐失。”
“应适当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农桑,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如此方能稳定民心,增强国力。再者,军事训练也需加强,如今外部有商联盟虎视眈眈,我朝军队必须提升战斗力,才能保家卫国。”
夏后发听后,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姒杰所言极是,这些建议孤准了。就由你负责,尽快落实这些改革措施。”
得到夏后发的认可和支持,姒杰信心大增。他雷厉风行,立刻着手改革。在整顿吏治方面,他亲自带领监察官员,明察暗访,揪出了一批贪污腐败的官员,将他们依法惩处。
同时,他还制定了严格的官员选拔制度,通过考核才能和品德,选拔了一批优秀的人才进入朝廷。
“大人,您如此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恐怕会得罪不少人啊。”一位下属担忧地对姒杰说道。
姒杰神情坚定地回答:“为了夏朝的未来,即便得罪人,我也在所不惜。这些贪官污吏不除,夏朝永无宁日。”
在减轻百姓负担方面,姒杰建议减免了部分地区的赋税,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徭役。他还组织百姓开垦荒地,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粮食产量。
“乡亲们,大家放心,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姒杰深入田间地头,鼓励着百姓。
百姓们对姒杰的举措感恩戴德,纷纷称赞:“姒大人真是我们的好官啊,若不是他,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
而在加强军事训练上,姒杰借鉴了有扈氏牧奴支的训练方法,结合夏朝军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新的训练方案。他要求士兵们加强体能训练,熟练掌握各种兵器的使用技巧,还组织了多次实战演练。
“从今天起,大家要严格按照新的训练方案训练,只有我们强大了,才能保卫我们的国家和亲人!”姒杰在训练场上大声喊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姒杰的改革取得了显着的成效。朝堂风气焕然一新,官员们办事效率提高,贪污腐败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百姓们的生活逐渐改善,对夏朝的信心也在恢复。军队的战斗力也有了明显提升,士气高昂。
随着姒杰在朝中威望的逐渐树立,他背后的有扈氏牧奴支也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军事布局上,有了牧奴支的加持,夏朝的势力逐渐对商联盟形成了厂字形包围之势。原本与夏朝对峙的商联盟,此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商君杨逸得知这一情况后,在营帐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强烈的危机感。
“这姒杰究竟是何许人也,竟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让夏朝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还对我们形成了包围之势。”杨逸面色凝重地对身边的谋士说道。
谋士沉思片刻,缓缓说道:“主公,夏朝有此变化,的确不容小觑。这姒杰看来颇有些手段,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了。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一旦夏朝缓过劲来,对我们商联盟将极为不利。”
杨逸点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狠厉:“传令下去,密切关注夏朝的一举一动,尤其是这个姒杰的动向。同时,召集众将领,我们要商讨应对之策,绝不能让夏朝的阴谋得逞。”
此时的夏朝,因姒杰的改革和崛起,局势逐渐好转。但夏朝与商联盟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因这一变化而进一步加剧。
一场新的较量,正在悄然拉开帷幕,而姒杰,无疑成为了这场较量中的关键人物。他能否带领夏朝彻底扭转局势,战胜商联盟,还是会在商联盟的反击下遭遇挫折,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但无论如何,姒杰都已下定决心,为了夏朝的未来,为了有扈氏的荣耀,他将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在夏朝国内,随着改革的深入,姒杰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虽然他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这些人开始在暗中联合起来,试图阻碍姒杰的改革进程。
“这个姒杰太过分了,他的改革让我们损失惨重。我们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必须想办法扳倒他。”一位被革职的贪官心怀怨恨地说道。
“没错,我们联合起来,在朝堂上弹劾他,说他意图谋反,让夏后发治他的罪。”另一个人附和道。
于是,这些人开始四处搜罗所谓的“证据”,准备向夏后发弹劾姒杰。而姒杰,也从一些渠道得知了这些人的阴谋。但他并未因此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改革的决心。
“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的改革触动了他们的痛处。我们不能退缩,一定要坚持下去。”姒杰对支持他的下属们说道。
同时,姒杰也开始思考如何应对这些内部的反对势力。他明白,只有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让夏朝真正走向繁荣昌盛。
在应对内部压力的同时,他也时刻关注着商联盟的动向,准备迎接来自外部的挑战。夏朝的未来,在这重重困难与挑战中,显得既充满希望,又危机四伏。
而在民间,百姓们对姒杰的支持声越来越高。他们看到了生活的改善,对姒杰充满了感激。一些百姓自发组织起来,为夏朝的军队提供物资支持,表达他们对夏朝的忠诚和对姒杰改革的认可。
“姒大人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也不能闲着。我们要尽自己的一份力,支持夏朝,支持姒大人。”一位朴实的老农说道。
百姓们的支持,让姒杰感到无比欣慰,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改革的信念。但他也清楚,前方的路还很长,无论是内部的反对势力,还是外部的商联盟,都将是他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阻碍。
然而,姒杰毫不畏惧,他将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夏朝在这动荡的局势中,努力前行,去开创一个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