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时近深夜,长安初歇。

三更梆子敲过最后一声,朱雀大街上的夜市便如退潮般敛了热闹。先前悬在酒肆茶坊檐角的琉璃灯,一盏盏被伙计摘下,只剩几盏残灯在风里晃着昏黄光晕,映得青石板路上的油渍与糖渍斑斑点点。

挑着担子的卖花女裹紧了素色布衫,将最后几朵蔫了的蔷薇往竹筐深处塞了塞,脚步匆匆往南城陋巷赶;巡夜的金吾卫甲胄上还沾着夜露,马蹄踏过空荡的街面,“得得” 声远了,便只剩墙根下蟋蟀的低鸣,伴着更夫梆子 “梆——梆——平安” 的吆喝,散入沉沉夜色里。

忽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自南而来,踏碎了这深夜寂静。

御道之上,代王身着墨色锦袍,腰间玉带歪斜,往日里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发髻竟散了几缕发丝贴在额角,一张素来温和的脸此刻拧成了一团,眉峰紧蹙,下颌线绷得发白。

他身后跟着两个内侍,皆已跑得气喘吁吁,而身前引路的小太监更是几乎脚不沾地,捧着拂尘的手不住发抖,嘴里连声道:“王爷慢些,上书房就在前头了。”

代王哪里肯慢,一把推开那小太监,“蹬蹬蹬” 便往大庆殿旁的上书房奔去。

待近了前,却不由顿住脚步。

只见上书房外,二十名金瓜武士分列两侧,甲胄皆是水磨冷铁所制,在残灯下发着幽光,护心镜上的虎头纹狰狞毕现。

武士们个个太阳穴高高鼓起,双目炯炯如鹰隼,双手按在腰间佩刀上,连呼吸都匀净得没有半分波澜。

阶前立着一人,正是掌印大太监田令孜,他身着赤红蟒纹袍,头戴乌纱折角巾,双手叠在腹前,脸上不见半分表情,只那双三角眼时不时扫过周围的阴影,任谁都知道,那些浓得化不开的暗处,藏着的皆是内卫的顶尖高手,个个以一当十。

“王爷深夜前来,可有旨意?” 田令孜见他奔来,上前一步,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规矩。

代王哪里有心思客套,一把抓住田令孜的手腕:“快!本王有要事向公主禀告,迟则生变!” 他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连呼吸都粗重得像破了的风箱。

田令孜被他抓得一皱眉,却也知代王素来沉稳,若非天大的事绝不会如此失态,当下便要转身入内通禀。

未料内里忽然传来一声女声,清越中带着几分疲惫,却自有威严:“叔祖进来吧。”

那声音不高,却像一道无形的令箭,田令孜当即停住脚步,躬身退到一旁。

代王深吸一口气,整了整歪斜的玉带,快步朝内走去。穿过一道雕花木屏风,便见上书房内里的光景。

与宫中别处的奢华不同,这里陈设极为雅致:正面墙挂着一幅古画《游春图》,笔法苍润;下首摆着一张紫檀木大案,案上堆着如山的奏折,朱笔、墨锭整齐地码在青玉笔架旁;案前铺着一方明黄色毡毯,两侧各放着四张梨花木椅,椅上搭着青色锦缎椅披。

空气中萦绕着上等徽墨的清香,混着淡淡的檀香,倒比别处多了几分书卷气,却又因那份过分的整齐,透着一股无形的压力。

大案之后,端坐着一人,正是长公主李漟。

但见她身着一袭石榴红撒花长裙,裙上用金线绣着九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凤凰眼尾皆缀着一颗细小的东珠,在灯光下隐隐闪烁。

她的头发并未梳成宫中女子常见的繁复发髻,只松松挽了个随云髻,用一支赤金点翠步摇固定,几缕发丝垂在颈侧,却丝毫不显散乱。

最奇的是她的容貌,分明是女子身形,却生了一张棱角分明的脸,眉如墨画,斜飞入鬓,一双凤眼狭长锐利,眼尾微微上挑,顾盼间自有一股凛然之气。

此刻李漟刚批完一本奏折,右手捏着朱笔,指节微微泛白,眼底带着淡淡的青黑,显是连日操劳,可那份从骨子里透出的华贵与威严,却让代王也不由得一愣,下意识地收住了脚步。

“公主安!” 代王躬身拱手,语气竟不自觉地恭敬起来。

李漟抬眸,见他这般模样,先是一愣,随即嘴角勾起一抹浅笑,那笑容竟冲淡了几分威严,添了些许柔和:“叔祖不必如此多礼,这深夜前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让你这般慌张?”

说着,李漟放下朱笔,伸手便要去拿案上的茶壶,给代王斟茶。

李漟的手指纤细白皙,握着茶壶柄时,指腹轻轻摩挲着釉面的冰裂纹,动作优雅。

可代王哪里还有心思喝茶,他往前一步,膝盖微微弯曲,声音里带着哭腔:“公主,不好了!江南宗室,三日前……三日前皆被屠戮,总计三千五百三十人,无一生还呀!”

“你说什么?!” 李漟拿茶壶的手猛地一顿,壶嘴倾斜,滚烫的茶水溅在她手背上,她却仿若未觉。

那双凤眼瞬间圆睁,狭长的眼尾因震惊而微微泛红,原本带着浅笑的嘴角死死抿住,连下颌线都绷得死紧。

房内瞬间陷入死寂,只有茶水顺着壶身滴落,“滴答、滴答” 落在案上的宣纸上,晕开一个个深色的水痕。

李漟身上的气息骤然变了,方才的柔和尽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骇人的暴虐之气,像蓄势待发的戾凤,随时可能扑出伤人。

代王看着李漟的模样,心中又是愤怒又是惊惧,他咬牙切齿道:“据江南传来的密报,一夜之间,无论男女老少,皆是一招毙命。金陵的安顺郡王府、苏州的荣禄侯府……连襁褓中的婴孩都没能幸免。现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砰!”一声巨响骤然打破寂静。

李漟猛地将茶壶掼在案上,汝窑茶壶应声而碎,天青色的瓷片飞溅,滚烫的茶水混着鲜血从她的手背上流下,滴落在明黄色的毡毯上,晕开一朵朵刺目的红。

她长身而起,居高临下地看着代王,声音几乎变了调,带着浓浓的血腥味:“谁干的?是李淑?还是李泽?”

代王的双目早已赤红,他用力抹了把脸,声音沙哑道:“内卫接到消息后立刻行动,付出了三十七条人命的代价,才抓捕了三十一名行凶者。其中二十一人当场吞毒自杀,十五人不堪刑罚,死在了牢里,最后只剩五个活口。

据他们交代,自己隶属于‘潜龙卫’,是先帝李乾元秘密培养的死士,创建之初就是为了铲除宗室。”

他顿了顿,咽了口唾沫,继续道:“李乾元身死那日,将潜龙卫全交给了李淑。那时候李淑刚接手大权,地位不稳,不敢轻举妄动。如今她先是炮制帽妖案污您名声,引诱您将宗室兵调来京城,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长安,却转头对江南宗室下了毒手,这是要斩草除根呀!”

“李淑!!” 李漟喃喃念着这个名字,只觉得脑袋里 “嗡” 的一声,像是有无数根针在扎。

她踉跄几步,跌坐在身后的梨花木椅上,双手紧紧攥成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鲜血顺着指缝流下。

李漟的眼神冷烈如刀,仿佛要将空气都割开:“好一个李淑!好一招声东击西!我道她为何近来这般安静,原来是在这儿等着我!通过帽妖案搅乱京城,再趁我无暇南顾时屠戮宗室,真是机关算尽呀!”

“公主,还有更糟的消息。” 李构眼神一凝,再次开口,声音压得更低,“青龙卫自西夏归来,不日就将抵达长安。”

李漟猛地抬头,凤眼锐利如鹰。

青龙卫在这个节骨眼上归来,显然已经投靠了李淑,难怪她敢对宗室下此狠手。

一念至此,李漟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如今李淑虽被废除李姓,全国通缉,可势力尚在;李泽的大军也已兵临长安,若再等明堂建成、吉日登基,恐怕早已错失良机。

“时不我待。” 李漟猛地站起身,石榴红的长裙在她身后铺开,如一团燃烧的火焰。

她走到窗前,推开窗户,夜风吹进房内,拂动她颈侧的发丝,却吹不散她眼底的决绝,“今日大朝会在即。通知下去,计划有变,准备登基!”

代王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如今局势危急,唯有率先登基,占据大义名分,才能以天子之师讨伐逆贼,否则一旦被李泽或李淑抢了先机,后果不堪设想。

他当即躬身拱手,声音铿锵有力:“微臣这就去办!”

说罢,转身匆匆离去。

李漟站在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远处的钟鼓楼隐在黑暗里,只有顶端的鸱吻依稀可见。她抬手摸了摸手背的伤口,那里早已麻木,只有一股钻心的疼从心底蔓延开来。

江南宗室的惨状在她脑海里挥之不去,那些鲜活的生命,转眼便成了冰冷的尸体。她闭上眼,再睁开时,眼底只剩冰冷的杀意。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渐渐泛起鱼肚白。

李漟转身走出上书房,石榴红的长裙曳地而行,顺着汉白玉台阶一路铺下,如一条蜿蜒的红毯。

她停在大庆殿门前,抬头望向南城方向。

李漟一言不发,身形挺拔如松,任凭晨露打湿她的裙角,直到第一缕阳光刺破晨雾,照在她身上。

阳光洒在石榴红的长裙上,裙上的金凤仿佛活了过来,金线闪烁,恍若要冲天而起。

李漟收回目光,迈步走入大庆殿。

殿内光线昏暗,只有两侧的烛台燃着明烛,映得殿内的盘龙柱越发狰狞。她一步步迈上丹陛,走到龙椅前,转身坐下。

那龙椅本是为男子所制,宽大厚重,可她坐上去,却丝毫不见局促,反而像天生就该坐在那里一般。她双手放在扶手上,目光凌厉地盯着殿门,眼神无波,不辨悲喜。

“当 ——当 ——当——”九声钟响骤然响起,刺破晨雾,传遍长安。

宣德门应声而开,文武百官身着朝服,手持笏板,鱼贯而入,陆续朝大庆殿走来。

脚步声、咳嗽声、衣料摩擦声交织在一起,却又带着一股莫名的压抑。

待百官走入殿内,抬头望见丹陛之上的景象时,无不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惊诧之色。

只见长公主李漟身着九凤红裙,端坐在龙椅之上,凤眼微眯,目光如刀,扫过下方的百官。

她虽为女子,可那份端坐龙椅的威严,那份俯瞰众生的气势,竟让在场的文武百官都不由得心头一紧,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如此逾礼之事,百官皆是悚然。

他们下意识地一同看向最上首半相叶九龄和户部尚书石介。

叶九龄身着紫色官袍,手持象牙笏板,面无表情,看不出丝毫喜怒;石介则微微垂着眼,眉头轻蹙,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百官见这两位朝廷巨擘都不说话,又转头看向枢密使高耿和御史大夫郑骋臣。

高耿是武将出身,满脸虬髯,此刻正闭目养神,仿佛对殿上的景象视而不见;郑骋臣则捋着山羊胡,眼神闪烁,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百官皆是惊惧交加,心中都道:这长安,怕是要变天了。

田令孜侍立在龙椅一侧,见百官皆已到齐,清了清嗓子,高声道:“诸卿早朝,有事即奏,无事退班。”

他话音刚落,便见一人从朝班中走出,躬身拱手。

此人身材微胖,身着绯色官袍,正是来京述职的荆湖北路转运使计安。

只见其朗声道:“臣计安,恳请公主承天应命,御极天下!”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百官虽早有预料,可亲耳听到有人如此直白地提出,还是不由得心头一震。他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却又无人敢站出来反对。

李漟坐在龙椅上,闻言微微皱眉,语气平淡却带着威严:“计大人此言差矣。本宫乃女子之身,古往今来,从未有女子登基称帝之理。你此举,岂不是要陷本宫于不义之地?”

计安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李漟,朗声道:“公主此言差矣!《礼记》有云:‘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岂有因男女之别而废贤能之理?

如今天下祥瑞频出:洛阳城外现麒麟献瑞,江南出现连理枝,更有太白昼出,此乃‘女主昌’之兆,人所共知。

西夏有大梁皇后临朝,辽国萧后辅政,皆为一代贤主,公主何必囿于世俗之见?”

他顿了顿,声音越发铿锵:“如今国祚倾颓,逆贼作乱,正是需要公主这样的贤能之主安定天下之时。若公主执意推辞,岂不是辜负了上天的眷顾,辜负了天下百姓的期盼?”

李漟闻言,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计大人太过抬举本宫了。本宫自忖才疏学浅,不过是奉先帝遗命辅佐幼主,实在难当此大任。还请计大人另择贤能。”

“公主莫要自谦!” 不等计安再言,又一人从朝班中走出。

此人乃是礼部左侍郎宋琦,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瘦,“逆贼萧淑(李淑已被除李姓,改称萧淑)狼子野心,残害三代皇嗣,炮制帽妖案祸乱天下,如今更是纠结叛军陈兵白马寺,意图颠覆社稷。若此时公主还不出来主持大局,安定乾坤,对得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吗?对得起天下百姓吗?”

“宋侍郎所言极是!”

“恳请公主御极天下!”

随着宋琦的话音落下,又有几位官员陆续走出朝班,躬身附和。

其中有工部郎中韩贽、刑部员外郎李常等,皆是朝中素有清名之人。

李漟看着他们,脸上露出为难之色:“诸位大人的心意,本宫心领了。可萧淑作乱,朝廷自有法度处置,何必非要本宫登基不可?先帝临终前嘱托本宫辅佐幼主成长,若是本宫此刻登基,岂不是要落个‘狼子野心’的骂名,让后人耻笑?”

“公主此言差矣!” 翰林院大学士陈亚从朝班中走出,他须发皆白,身着紫色官袍,手持玉笏,声音沉稳有力,“《圣贤论》有云:‘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君主之道,在于为万民谋福祉,而非拘泥于形式。

公主乃先帝嫡长公主,自幼便深得先帝喜爱,执掌户部多年,政绩斐然。先帝常赞公主‘有经天纬地之才,安邦定国之智’。”

他抬眸看向李漟,眼神恳切:“公主主政以来,推行养老金之制,让孤寡老人得以安度晚年;发行国债,充实国库;兴修水利,治理黄河,让沿岸百姓免受水患之苦;整饬军备,加强边防,让外患不敢轻举妄动。

桩桩件件,皆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天下百姓有口皆碑。

如今国难当头,公主若能承继大统,拨乱反正,安定天下,乃是顺应天命,民心所向,何来‘狼子野心’之说?”

陈亚素来以中立着称,如今连他都开口支持,显然是李漟有意要表明自己乃是天命所归。

殿内百官见状,心中皆是一凛,知道局势已定,再无转圜余地。

李漟刚要开口推辞,忽听得一声高呼:“请公主顺天应人,御极天下!”

众人转头望去,只见代王带头从朝班中走出,躬身拱手。

紧接着,李漟一系的官员,如枢密副使王韶、吏部侍郎曾布等,纷纷走出朝班,齐声高呼:“请公主顺天应人,御极天下!”

“请公主顺天应人,御极天下!”

“请公主顺天应人,御极天下!”

呼声此起彼伏,震得大殿的梁柱都仿佛在颤抖。

李漟坐在龙椅上,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她转头看向石介,轻声道:“石尚书,你看这……”

石介上前一步,躬身拱手,声音洪亮:“民意如此,天意难违,请公主御极天下!”

此言一出,百官心中彻底死了反对的念头。

如今大半个朝堂都已支持李漟登基,他们若是再站出来反对,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可能引火烧身。

当下,剩余的官员也纷纷躬身拱手,虽然口中未发一声,可那姿态,已是默认了此事。

李漟的目光扫过殿内,最后落在叶九龄身上。

叶九龄依旧站在朝班之首,面无表情。

李漟沉声开口:“叶相可是有话要说?”

叶九龄上前一步,躬身拱手,声音平静:“三日后乃黄道吉日,正适合举办登基大典。微臣斗胆,认为今日便可更定年号,以应天命。”

李漟一愣,深深看了叶九龄一眼。

半晌,嘴角勾起一抹浅笑:“叶相以为,什么年号为好?”

“开禧!” 叶九龄声若洪钟,“天降福禧,开国定邦!此年号既合天意,又顺民心,望公主能以此年号,开创盛世,安定天下。”

李漟听了,长叹一声,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却又难掩一丝释然:“诸卿真是害苦朕了!”

说着,她一甩长袖,起身朝后宫走去。

田令孜见状,立刻高声道:“今日更元‘开禧’,三日后于大庆殿举行登基大典。着中书省即刻拟旨,传告天下。诸卿退班!”

百官躬身领命,依次退出大庆殿。

殿内瞬间恢复了寂静,只剩下烛火跳动的声音,映得龙椅上的痕迹越发清晰。

正午时分,宣德门大开。

一队队传令使背负黄卷诏书,翻身上马,“哒哒” 的马蹄声如密集的鼓点,从宣德门出发,奔赴全国各地。

宣德门外,高挂黄卷诏书。

过往的百姓纷纷围拢过来,伸长了脖子,听着官差宣读诏书。

诏书措辞严谨,文风典雅,颇具上古遗风:。

门下:

朕以眇躬,承先帝之遗烈,荷宗庙之灵长。早膺嫡长之重,蒙先帝慈训,总领户部,综理财赋,夙夜兢业,惟恐弗胜。

先帝晚年,付以辅政之托,虽惭德薄,敢不竭股肱之力,以报知遇之恩。

迩者逆臣萧淑,凶狡成性,包藏祸心。始以帽妖构谳,诬害忠良,紊乱纲常;继则戕害皇嗣,屠戮宗室,罪通于天。今复纠合叛师,陈兵白马,窥伺社稷,毒流苍生。

当此危难之际,群臣黎庶,屡沥忠恳,请绍大统。

朕固辞弗获,仰惟先帝付托之重,俯念亿兆倒悬之危,乃徇舆情,勉膺历数。

其以明年为开禧元年,俟吉日于大庆殿行登基之礼。在朝文武依例叙迁,京畿顺民普赐三月俸廪。可大赦天下,惟萧淑及其党羽不在原宥,余罪咸降一等。

咨尔万方,体予至意,共勖王室,以靖邦家。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钦此。

诏书既宣,宣德门外欢声雷动。

士民皆稽首山呼“万岁”,声震阙廷。

俄而长安城中爆竹之声不绝,噼啪相闻,此起彼伏。

自昼及夜,火光烛天,映彻霄汉,万户燃竹之声连绵不绝。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匹夫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