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安格几乎放弃了所有其他事务,专注于一件事——密切观察火焰剑士团每一名战士体内火元素的聚集情况。
他每日亲自记录、比对、检验,甚至在深夜时分仍在反复推演战士们使用战技时气力的流动路径,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
经过长时间的统计与分析,他终于逐步理清了一些端倪。
那些第一次接触附魔武器的战士,在以气力催动武器内魔法符文的过程中,似乎不知不觉间将自身气力与武器的附魔属性产生了某种特殊的共鸣——而这,竟导致了战士体内开始缓慢积聚与附魔属性一致的魔法元素。
更让安格确定自己推测的是,那些以前使用火系附魔武器的战士们,在练习火焰斩等火系战技时,体内火元素的波动明显比其他战士更为活跃。
而相较之下,那些使用冰元素附魔武器的战士,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状态。
他统计过后发现,火焰剑士团中共有七十三人所使用的附魔武器并非火属性,而是冰属性。
这些冰属性附魔武器做工精致、气息稳定,却并不属于火焰剑士团的标准配备。
“这些武器怎么会出现在他们手中?”安格疑惑之下调取了每一人的兵器来历,结果查到了一条令人意外的线索:这些冰属性附魔武器,竟出自昆蒂娜之手——那是她制作附魔武器时练手之作。
“应该是她练手时制作的旧作品。”安格低声道,目光沉了几分,“但不知道通过什么渠道流入了剑士团内部。”
更严重的是,这七十三名战士在使用火焰系战技时明显吃力,效果远逊其他战士。
很显然,因为他们以前的附魔武器属性与现在的战技属性不符,导致气力引导元素共鸣出现偏差。
带着疑惑和隐隐的不安,安格召集了几位身边的魔法师,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些建议。
“我只是个普通的魔法师,不像大人您同时精通战斗与魔法,这种情况……”普里一脸为难地摇了摇头。
昆蒂娜是冰系,艾伊莎是水系,她们的研究方向与火元素不符,无法给出有效的建议。
“我们检查过这些战士的体内元素反应。”乔吉在一旁开口,“但并未发现任何异样,更像是火焰武装在战技释放时外部聚集火元素所致。”
根据阿德和乔吉的研究,战士体内并没有火元素,纯粹是火焰武装聚集火元素导致的。
不过看安格既然如此笃定,他们两人也无法确定自己的研究是否正确。
安格皱眉,依旧不满意,“你们都只看表象,却没人去深入观察每一次元素波动的根源。”
他转头看向坐在一旁始终没说话的埃利斯,“你呢?也是火焰系魔法师,有什么想法吗?”
埃利斯顿时一愣,连忙低头:“大人,我……我火焰魔法的造诣其实比不上大家,问我恐怕也……”
“你不是一直在研究火焰魔法?掌握的火系咒术比他们都多。”安格的声音微微一沉。
“那是以前了,大人。”埃利斯有些羞愧地说道,“如今大家的进步太快,我……已经落后了。”
安格没有多说,而是当场让埃利斯释放几个基础火焰魔法。
火球术、火环……魔法流畅,几乎无任何卡顿,但安格眉头却始终紧锁。
“你火球术的精准度不错,释放稳定,但火环的覆盖范围太小,温度不够。”安格点评着,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满,“这些问题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埃利斯脸色通红,低下头几乎贴到胸口:“……我知道错了。”
“你成为一级魔法师多久了?”安格问道。
“五年了,大人。”
艾伊莎见状,连忙为埃利斯辩解:“哥哥,埃利斯在北风领时就很刻苦,一直守着魔法传送阵,每日冥想,练习魔法,不曾懈怠。他……”
安格抬手示意她不要再说。
他望向众人,语气沉重而清晰。
“每年给你们配发的紫翅蜂蜂蜜药剂都有服用吧?”
众人纷纷点头。
“你们在符文上的造诣积累,就算无法铭刻完整的大型魔法阵,小型符文法阵你们也能轻松刻画。”
安格语气开始加重,“精神力的强度,是普通一级魔法师的一到两倍。这么多条件都具备了,为什么你们释放出的魔法,还如此不堪一击?”
没人敢接话,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埃利斯更是满脸羞愧,汗水顺着鬓角滑落。
“从今天起,你就留在我身边。”安格看向他,语气不容置疑,“等我满意了,你再独自修习魔法。”
“是,大人!”埃利斯猛地点头,声音颤抖。
安格没有再多言,直接开始对每一名魔法师逐一检查。
不论是水系、土系还是风系,统统不放过。
他要找出问题的根源。
检查结束后,他的脸色变得更加阴沉。
这些魔法师释放出的法术都具备基础威力,但无一例外——缺乏应有的威力,与理论计算和魔力输出完全不匹配。
“你们看着。”安格沉声说完,走至训练场中央,右手一挥,炽热魔力在指尖燃起。
他先后施展了三次火球术,分别对应一级初期、中期、后期的魔力控制标准。
第一个火球刚凝聚成型,便如人头般大小,悬浮于掌心,带着逼人的热浪。
第二个火球比脸盆还大,火焰翻滚,如熔岩沸腾,一靠近就让人汗毛直立。
第三个火球刚一现身,便引起一阵骚动——那几乎有车轮般大小,释放出的高温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后退数步,目光惊骇。
“同样的魔力等级,只是魔力控制方式不同,释放效果可以相差十倍以上。”安格冷静地看着他们,“你们到底是怎么修习魔法的!”
一片沉默中,所有魔法师都低下了头,眼神中浮现出愧疚、羞愧与不甘。
随后,安格依次施展了各系代表性魔法,从水系的“水刃术”、冰系的“寒凝箭”,再到土系的“岩刺术”与风系的“疾风斩”。
每一道魔法释放时都带着澎湃的元素波动,仿佛连空气都被撕裂,整个魔法实验场仿佛被卷入了一场狂暴的元素风暴中。
火元素灼热翻涌,冰元素在角落凝结成寒霜;风如刀割,土刺拔地而起——一时间,魔法实验室内五系元素翻腾,交织成一幅绚烂至极的景象。
当最后一道魔法落下,安格微微喘了口气,额角浮现出细汗,但他只是运转了一圈气力,疲倦便迅速被驱散,整个人再次站得笔挺如松。
他扫了一眼四周,众人神情震撼未退:“你们都看清楚了?”
“太惊人了,大人!我跟了您这么久,这还是第一次见您一次性施展这么多派系的魔法……”普里瞪大眼睛,语气里透着无法掩饰的崇拜。
“哥哥,你……你简直就是百年难得一遇的魔法天才!”艾伊莎不禁脱口而出,眼中满是光彩。
昆蒂娜更是满脸惊叹地望着安格,仿佛第一次认识他似的;阿德和乔吉更是一脸茫然,张大的嘴迟迟没有合上。
安格看着众人略显激动的神情,语气稍缓:“埃利斯,你的魔法其实并不差。要是和我们从外界招揽来的那些魔法师比较,你绝对是佼佼者。”
埃利斯愣了一下,旋即低下头,似乎有些不敢置信。
“但你们要明白,”安格话锋一转,语气陡然严厉起来,“你们的精神力是他们的两倍甚至更多,这就意味着——你们根本不处在一个层级!不能再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应该更严格。”
众人纷纷神色一正,连连点头:“我们明白了,大人!”
“从今往后,每两个月组织一次施法交流,把魔法学徒和外招魔法师都召集起来。”
安格环视一圈,“我们不比天赋,只比谁肯下苦功。暂时的目标只有一个——提升施法强度。”
“是!”众人异口同声,神情振奋。
散会之后,众人陆续离开,安格却留下了埃利斯,亲自带他进行冥想与施法练习,一丝不苟地纠正其气力流转的每一个细节。
直到傍晚,等埃利斯离去后,艾伊莎悄悄走上前来。
“哥哥,其实……有一些魔法师之所以施法威力强,是因为他们佩戴了增强魔力的魔法装备。”她小声说道。
安格点了点头,却并未表现出惊讶:“魔法装备的确可以增强魔力输出,但你要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只依赖装备,那始终只是外力——你们的自身条件并不差,要用好它。”
艾伊莎歪了歪头:“可每个人的天赋也不同啊。”
安格目光一凝,盯着她:“那你魔法天赋比不上别人,不也一样成为一级魔法师了?靠的是你这些年拼命练习换来的。”
艾伊莎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却被安格摆手打断。
“修习魔法,是一生的事业。”他的声音低沉坚定,“要不惜一切努力,反复练习——施法一次威力不够,那就练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总有一天,你会达到你该有的水准。或许你们将来都会比我优秀——毕竟我也没对一个魔法重复施展上万次。”
艾伊莎愣了几秒,忽然捂着嘴笑了出来:“哥哥,你说得跟真的一样。”
“你不信?”安格眉毛一挑,“那就从今天开始,每天施展‘水箭术’一百次,对你来说不难吧?”
艾伊莎嘴角抽了抽,认真思考片刻后点头:“一百次应该没问题。”
“持续三个月。”安格语气不容置疑,“三个月后,我们办一次魔法比试,就定在第五城镇。”
“那我水系魔法的威力可要比得上其他人才行!”艾伊莎不服气地嘟囔。
“那就再加一个‘水盾术’。”安格随口补充道。
艾伊莎立刻皱起眉,一边抱怨一边点头答应了下来。
三日之后,安格便正式下令,将三个月后第五城镇举行魔法比试的消息通知魔法团所有成员,魔法学徒、魔法师,一个不落。
与此同时,安格开始投入到他另一项艰难的研究中——如何提升火焰剑士的气力对魔法元素的共鸣度。
他的目标很明确:使战士的气力与元素之间建立更强的联系,避免因附魔属性干扰而造成的输出不稳定。
他尝试过自身测试,但很快就意识到:他自身的气力拥有天然的魔法增幅能力,带有特殊性,无法作为一般性研究样本。
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火焰剑士团。
这一次,他让火焰剑士团的一千名战士作为实验对象。
每天训练结束后,这些战士就必须配合安格进行魔法实验,从气力流转监测到元素响应模拟,过程繁复、重复而枯燥。
为了达到目标,安格历经无数次尝试,终于在某个清晨找到了突破口:如果能让战士的气力回归到“初生状态”——即尚未与任何元素产生共鸣时的纯粹状态,就可以重构气力与元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调整适配。
为此,他研发出一种特殊的魔法药剂。
这是一种结合了“净元花”等多种稀有魔法草药炼制而成的洗练药剂,分为内服与外抹两种形式。
更关键的是,药剂的制作必须以战士自身的鲜血和气力为引,需要他们全程参与气力注入,以“重铸根基”的方式实现气力的洗练。
这对于战士们来说,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长时间对外输出气力极为消耗精力,一不小心便会气力紊乱,甚至引发轻微身体伤害。
但面对安格的要求,没有一人退缩。
他们明白,这场实验的背后,不仅是自身实力的重构,更是整个火焰剑士团进化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