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双手不停地颤抖着,却紧紧的抱着米面和那厚衣服。
突然跪了下来,朝顾宝珠重重的磕头道:“多谢县令夫人,多谢女菩萨!”
“老人家,你快起来!”顾宝珠赶忙让下人去搀扶。
“草民没什么能够感激的,只能给心善的菩萨磕头了!”
顾宝珠心中叹了一口气,,轻声道:“老人家,莫要磕头了。这些米面和衣物,您都拿回去等到了冬天也能安稳只一些”
老人的眼泪夺眶而出,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哽咽着说:“县令夫人,您就是我们的活菩萨啊!我们这些穷苦人,本以为这个冬天只能挨着饿、受着冻熬过去,没想到您竟如此善心,为我们送来了救命的粮食和暖和的衣裳。”
顾宝珠赶紧道:“你们几个,快将人扶起来,不要跪了,这是不少夫人的善意,你们拿了东西就走吧,后头还有其他人。”
“谢谢!”老人家一边说一边退了下去。
“下一个,排队,好好排队,大家都有!”捕快看到有人想插队大声呵斥道。
看到捕快这么凶,手中还拿着刀,百姓们畏惧这些捕快,都不敢再往前挤了。
顾宝珠看到眼前瘦弱的孩子,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奇又怯生生地看着她。看他身上浑身脏兮兮的,衣服破旧单薄,这就让顾宝珠心疼不已。
“桃花,你给那小孩拿一套衣裳,你给他换上。”
桃花一看是孩子,那惨兮兮的模样,也让她心酸,就拿了衣裳给他穿上。
“谢谢夫人!”小孩朝着顾宝珠连连磕头。
“好了,不要再磕头了,桃花再拿些吃的给他!”顾宝珠吩咐道。
分发物资的现场,百姓们有序地排着队,领取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物资。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顾宝珠看来,那是对生活重新燃起希望的笑容。
有的百姓领到米面后,小心翼翼地将袋子抱在怀里,犹如珍宝一般;有的百姓拿着衣服,仔细地抚摸着。
一位年轻的母亲,怀里抱着嗷嗷待哺的婴儿,眼中闪烁着泪光。
她感激地对顾宝珠说:“夫人,民妇的丈夫,前些日子生病去世了,留下我们孤儿寡母,本就没了生活的指望。家里的粮食早就吃完了,民妇和孩子已经饿了好几天。要不是您送来这些米面,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顾宝珠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你可还有家人。”
年轻的女子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摇了摇头。
“夫人,民妇的丈夫没了之后,公婆……就将民妇给赶了出来,民妇的娘家也……”
说到最后那名女子,更是哽咽的话都说不出来。
“哎!”顾宝珠看她怀里的孩子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你现在住哪儿,靠什么为生。”
那女子回道:“夫人,民妇租了间小房,靠着给人浆洗衣裳为生。”
周围人开始指着那女子窃窃私语,顾宝珠听了一耳朵,知道这个女子没有撒谎。
“你可愿意来县衙做工,我给你一个月月钱五百文。”顾宝珠可怜她孤儿寡母生活艰难。
“愿意,谢谢夫人!谢谢夫人!”女子没想到还有这种好事连连点头,
顾宝珠看了一眼她怀里的孩子,“你来县衙上工,也可以把孩子带上。”
“谢谢夫人,民妇一定好好干,谢谢夫人!”说着更是直接跪地朝顾宝珠磕头道谢。
“起来吧!既然领了,你就先回去。“顾宝珠看不得这样让她起来。
“是,夫人!”
“县令夫人,您这是救了我们全家的命啊,我们这辈子都忘不了您的恩情。”
“夫人如此善良,老天爷一定会保佑您和县令大人长命百岁、子孙满堂的。”
顾宝珠看着发了半个时辰,随后就回县衙了。
邙县穷苦的人实在多,就是她发散心,也帮不了多少人,她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
每日清晨,袅袅炊烟从粥棚中升起,香气弥漫,百姓们排着长队,脸上洋溢着感激的笑容。
每个人捧着个碗,手中拿着半块菜饼,就着粥稀里呼噜吃了起来。
“这粥吃着舒坦!”其中一人摸着肚子感叹道。
另一名汉子感叹道:“老子从没想到,这辈子吃最好的饭,居然是在服徭役的时候!”
“那是咱们赶上好时候,遇上了县太爷,不然哪次徭役不是要半条命,你瞧瞧我来这儿,天天干活还长胖了。”
许又林也吃完早饭,看到不少人都三三俩俩的在聊天,就喊道:
“饭吃完了,开始干活!”
“是,大人!”
这一日,工地突然发生了事故,一段刚修好的路面坍塌,砸伤了几名工匠和百姓。
姜维谭得知后,心急如焚地赶到现场,立刻组织救人。
“快,先把伤者抬走医治!”姜维谭大声指挥着。
经过一番忙碌,伤者被送往医馆。姜维谭调查事故原因,发现是所用的石料质量不过关。
“严查此事,务必找出责任人!”姜维谭怒声道。
经过追查,原来是负责采购石料的官员贪污受贿,购买了劣质石料。
姜维谭毫不留情,将涉事官员严惩。
此事过后,姜维谭严令熊松加强了对修路工程的监管,确保不再出现类似的事情。
就这样整个县凭借着从知府那儿要来的火药。只花费了三个月时间,就将官道给修了出来!
“大人,官道修好了!”熊松有些兴奋的禀道。
“你们修好了?”姜维谭再次问道。
熊松笑道:“是的,大人您可要去瞧瞧!”
“自然要去瞧瞧!”
姜维谭听闻官道修好的消息,心中满是喜悦与激动,当下便起身与熊松一同前往。
二人起码一块同行,得多久就
一路上,他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官道到了官道。
“大人,您可要有一段,现在官道比之前大了,也平坦不少,不要和之前那样再继续翻山越岭了。”
“行,熊大人,咱们一同走走!”姜维谭一口答应下来。
“大人,请!”
半个时辰后,两人策马而归。
姜维谭大笑道:“熊大人,官道本官很满意。”
“大人满意就好!”熊松笑着回道。
“有了这条官道,邙县想来很快就能繁华起来。”姜维谭眼神熊带着笑意。
“大人说的是,邙县从此以后会越来越好的。”熊松此刻也相信了。
没想到姜大人竟然这么厉害,能从知府那儿拿来火药,本来开山凿路,他们一年都不能办完的事,短短三个月就办成了。
熊松想到近日从夫人那儿得来的消息,心中羡慕不已。
人与人比真的气死人,他要是有姜维谭的运气,也不至于窝在邙县十多年。
可惜!
这就是命!
同人不同命!
“好,官道畅通了,那邙县从此与外地联系也会多了起来。”姜维谭对此很满意。
“大人说的是,咱们修建官道的动静,有不少百姓围观,已经有些商人询问了。”
“熊大人,那就让邙县的商人去一趟,宣传下咱们的邙县。”
“是,大人请放心!此事交给下官了!”捕快一口应下。
随着邙县商户与外界生意往来,虽然效果不如,姜维谭想象的一样,但想来年关将近,也多了不少商人来邙县交易。
不少外地的商人,本来是想忍着臭味和行路困难,到时在邙县赚一笔银子过年。
没想到邙县变化竟然这么大,官道都改道了!
“这怎么变化这么大?”之前来过邙县的商人们,看着新城门也非常惊讶。
“去年我们来的时候,城门不是之前快塌了,今年变化这么大?”
一传十十传百,虽然邙县穷,但官道也巧妙,吸引了不少路过的商人在邙县歇脚。
邙县的百姓们也非常高兴,今年服徭役虽然钱少,可三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县令夫人还给他们这些穷人送了不少吃食和衣裳,今年过年衣裳就不要买了,可是给他们省了一大笔银子。
官道修好之后,确实如县令大人说的一样,他们多了不少打工的机会,每天还能赚十几个铜板,可比之前强上不少。
姜维谭看着邙县比之前繁华,又缩短官道,这一切的政绩都是他一手办下来的。
随后就写了折子,立刻向上级表明,顺道给自己表表功!
就这样邙县热闹的过了一个年,转眼就春暖花开农户们满怀着对新一年丰收的期盼,纷纷下田开始春耕。
就在种子都都下了地,农户们来回在田间穿梭干活。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没有雨水,只能挑着水浇地,想着坚持到下雨的时候。
然而,结果让他们失望了,他们发现,今年的春耕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缺水。
“这可咋整啊,没水这地咋种啊!”一位老农望着自家干裂的农田,皱着眉头,满脸的无奈。
“是啊,往年这个时候,水虽然不多,但天会下雨,也够咱们种地了,今年也不知道咋回事。”旁边的村民附和道。
老农看着艳阳高照的天空,叹了一口气。
“没下雨能怎么办,大家只能勤快点多挑水了,农田不能毁了,不然今年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村民们纷纷挑起水桶,往返于附近的溪流与农田之间,一双双粗糙的手,紧紧握着扁担,勒出一道道深深的红印。
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滴落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就被吸收得无影无踪。
熊松得到消息,立刻禀报给姜维谭,“大人,底下传来消息,今年春耕天没下雨,如今地里缺水厉害!”
“春耕缺水?”姜维谭重复了一遍。
熊松郑重的道:“是的,大人,如今种地的都在日以夜继的挑水,再没有水的话地里的种子怕是都长不出来了。”
“整个县都是如此?”姜维谭沉吟片刻问道。
“嗯,整个县都是如此!”熊松一脸严肃的回道。
“将县衙的人都召集一块,商量下怎么办!”姜维谭面上看着镇定,其实心里打鼓的一批。
会议室内气氛凝重,众人眉头紧锁,皆为这春耕缺水之事发愁。
“你们说说看,现在怎么办?”姜维谭询问道。
袁昶深出声道:“大人,依卑职之见,不如让那些咱百姓深挖井,说不定能找到水源。”
熊松叹了一口气道:“袁大人,你说的百姓们试过了,没挖出水,只能靠着肩挑。”
“而且,现在关键的是,挑水人力比较紧缺,怕是根本救不了多少亩地。”
“这样下去根本不行,你们可有其他更好的主意。”姜维谭皱眉问道。
此话一出,让在场的人都鸦雀无声。
姜维谭见他们没反应,拧着眉头问道:“怎么?你们一个个的都没主意了?”
“大人,不如也上报到知府那儿。”袁昶深开口道。
“上报?”姜维谭实现顿时看向他。
袁昶深点头道:“是的,不止邙县出了问题,其他县也一样的情况,已经有大人将此事上报知府了。”
上报知府确实是一个办法,但他心中有些不甘,好不容易在邙县做出了一番政绩。
可是这次春耕缺水的难题,要是只能靠上报来解决,实在是有些折了自己的面子。
然而,目前众人都拿不出更好的办法,也只能先如此了。
“也罢,那就先上报知府,看看上面有什么指示。”姜维谭最终还是做出了决定。
“那人,那下官这就去准备文书。”熊松随即就道。
“嗯,你去吧!“姜维谭点点头。
熊松立刻着手准备文书,将邙县春耕缺水的严峻情况详细地写了上去,然后就派人快马加鞭送往知府衙门。
在等待知府回复的日子里,姜维谭没有闲着。
他亲自带着县衙的官员,前往田间地头查看情况,看到百姓们忙碌挑水的身影,和干裂的土地,他的心里也十分焦急。
“这样一直挑水,也不是办法。熊大人,你不妨想想,可还有其他的法子。”姜维谭看着眼前的这一幕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