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苏丙天了,即使是李枫这个短跑之神也得正视这个年轻人!
在李枫有限的先知记忆中,布雷克确实在明年就会成长为了仅次于博尔特的二号飞人!
在原时空轨迹,明年伦敦奥运会,布雷克将会拿到奥运会百米和两百米银牌。
并且他还会跑出百米9秒69,跟原时空盖伊一样的历史第二好成绩!
带着原时空跑出的19秒26,正式超越泰森-盖伊,拿稳二号飞人的称号!
但因为李枫的横空出世,这个世界明显出现了巨大的蝴蝶效应。
尤塞恩-博尔特被他逼的再也无法划水,已跑出了9秒42和19秒05!
阿萨法-鲍威尔被他逼出了9秒70!
泰森-盖伊在柏林巅峰也跑出了超越原时空的9秒68!
贾斯汀-加特林也因为特殊原因提前复出,现在百米跑出了9秒71个人最佳!
并且这次布雷克的19秒22,也算是有他的功劳。
在李枫的记忆中,这场原本应该是19秒26,起跑反应应该是0.269秒。
但这两个数据都变了。
李枫觉得应该是米尔斯的训练方案有调整,毕竟因为他的原因,博尔特确实加强了起跑训练。
同出一门的布雷克自然也受其影响。
而这个蝴蝶效应的影响还在继续扩大!
因为按照原本的轨迹,布雷克跟米尔斯之间的矛盾会随着布雷克有实力挑战博尔特而不断增大!
特别是在明年,在伦敦奥运会。
米尔斯在那两年刻意不安排两人同场对决,并且在训练中也偏爱博尔特。
在伦敦奥运会之后,有不少小报都曾报道布雷克跟米尔斯的师徒之情在布雷克拥有挑战博尔特的实力后,变得名存实亡。
李枫虽不知其中内情,但说白了,就是一碗水没端平罢了。
布雷克热爱训练且天赋卓绝,他渴望超越博尔特这是人之常情。
而米尔斯肯定不希望师门内战。
而且博尔特跟米尔斯的感情可比他跟布雷克深,自然就会偏向博尔特。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这一世的尤塞恩-博尔特不是短跑之神,也不是速度之王!
他虽然成绩突出,也是一个极负传奇色彩的运动员,但他只是最强亚军!
李枫居于这个赛道的首位!
站上最巅峰的人不是博尔特,而是李枫!
在一致对外(李枫)的大环境下,三人之间的关系肯定不会变得更差。
只会变得更好!
他们大概率会携手共进!
因为作为一个短跑名帅,格伦-米尔斯一定是想培养出世界第一的运动员。
而不是为了一个世界第二,刻意去打压另外一个有机会冲击世界第一的运动员!
事实上李枫的猜测很准确。
在布雷克跑出19秒22时,格伦-米尔斯的想法就已经转变了。
作为教练,布雷克的成绩越好,他的收益也越高。
并且关键在于,布雷克的成长不会影响到博尔特。
田径场第一名冠军才是最重要的,第二和第三?
或许现在会有人惦记。
可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呢?
谁会记得!
所以米尔斯在回到牙买加后,就第一时间开始着手为爱徒约翰-布雷克定制冬训期间的专项提升计划!
他要尽全力将布雷克的潜能发挥出来!
一打一跑不过李枫!
那加上布雷克,二打一还不行吗?
而且布雷克的实力提升,有助于提升他在牙买加国内短跑领域的统治地位,以及牙买加接力队继续在世界上称霸的现状!
至于13年后,李枫不知道,他不知道布雷克的天赋还能兑现到什么地步,这是未知的。
不提其他,五道口田径队设备室这边的讨论愈发激烈!
“先生们,不出意外明年的国际赛场会变得更加精彩!”
谢振业教练雷蒙眉飞凤舞的说道,眼中全是期待!
“当然,雷蒙教练,这是肯定的!”
“明年可是奥运会年,想想都令人兴奋!”
“但最耀眼还会是我的boSS,他会继续统治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葛柏强语气自信且坚定的插嘴道。
他对于李枫有一种盲目的自信,他不觉得这个小黑个子会对自己的老板造成冲击。
李枫闻言侧目,笑着说道:“老葛,你就这么看好我啊?哈哈!”
“我向上帝保证,你是我见过天赋最强,同时也是生活最自律,训练最努力的运动员!
有你在的比赛,其他运动员只能臣服,这是必然的!”
葛柏强极尽赞美的话语瞬间打开了众人的话匣子。
全都是夸李枫的。
因为都是熟人,让他顿时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连忙摆手制止:
“技术研讨会呢,可别偏题!”
众人见状哈哈一笑,重新回到正轨,李兵、兰迪-亨廷顿、尼克-雷蒙三人以专业角度轮番上阵。
对布雷克的跑动进行了分析,以及叙述自己的理解。
最后总结下来三个阶段,被一众爱学习的年轻人们记录在案。
起跑阶段:布雷克在反应劣势下的超强调整能力
尽管在比赛中起跑反应时仅为0.219秒(远低于常规的0.150秒左右),导致弯道前程阶段落后,但他通过强大的加速能力和弯道技术迅速弥补差距。
这种调整能力得益于其爆发式启动技术:核心肌群与臀腿力量协同发力,支撑他从静止状态快速进入高速阶段!
途中跑阶段:力量型跑法与节奏控制
蹬地力量与步幅结合:布雷克采用的也是“力量型跑法”,后摆腿动作幅度大且蹬地力量极强,单步推进效率极高,这跟李枫和苏丙天的跑法是类似的。
身体姿态稳定性:尽管身高仅179cm,但腿长比例(小腿与大腿长度比6:4)使其步频快且步幅接近更高选手。
在过弯时他在高速中保持上半身稳定,减少了能量损耗,这得益于核心力量的强大!
弯道技术强,类似于苏丙天的圆月弯道,通过调整身体倾斜角度和摆臂幅度,有效克服离心力,为直道冲刺储备能量 。
后程冲刺:布雷克在这场比赛展现了历史级耐力与速度维持能力!
速耐强,就涉及到一个乳酸耐受与能量分配问题,在出弯后布雷克顺了一段,这是可以通过训练优化能量分配的策略。
李枫大部分比赛也是这样跑的,效果显着,良好的能量分配策略可以使前150米保持节奏,最后50米依靠强大的无氧耐力实现二次加速!
这些被运动员在跑道上印证过的技术特点,可以被吸收,应用。
对于枫之队其他成员来说,最有价值的就是反应劣势下的调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