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院正给长宁先是喂了一颗续命药丸,又扎了十几针。
一刻钟后,长宁眼波转动,有了一丝神采。
景王将她扶坐起来,靠在墙角,凑到她耳边,“姑姑,知道我是谁吗?”
“荣庆。”
“是我。”
景王亲自倒了杯水,喂给长宁。
“姑姑,你与我父皇说了什么。”
长宁刚喝进去的水,立刻呛了出来,剧烈的咳嗽,一度有要昏厥的迹象。
李院正连忙上前,又扎了几针,探了探长宁的脉搏,皱起了眉头。
等长宁缓过气来,眼中的神采又暗了下去。
李院正冲着景王摇了摇头,“景王爷,有什么要问的,抓紧时间吧。”
没想到长宁即将命亡,景王不知该不该问了。
在他犹豫的时候,长宁突然伸出手,抚上了景王的脸。
“阿康,你来了,是来接我的吗?”
景王疑惑的转头向后望了望,牢房里,只有德公公和李院正,再没有其他人进来。
“姑姑,你在叫谁?”
“阿康,孩子们死了,你好狠的心。”
景王猛然听到,还以为这个阿康是长宁对敬亭侯的昵称,以为长宁是想见敬亭侯,主动开口道:
“姑姑,你是想见敬亭侯吗?”
“他是谁?是他害死了我们的孩子吗?”
景王奇怪的看了看长宁,又转头看了看德公公和李院正,在他们的眼中看到了莫名其妙。
可见他们也不知道阿康是何人。
长宁自顾自的说道:“阿康,你好狠的心,为了你的大业,舍弃了我和孩子。”
长宁抚摸景王脸庞的手,突然用力变成了爪。
景王一时防备不及,脸上落下几道指甲印。
“姑姑,你看清楚,我是荣庆。”
“不,你是阿康,你为何不承认?”
长宁自顾自的说着,手却无力的垂了下去,眼神放空,看向莫名的虚空。
“阿康,我累了,要睡了。”
长宁缓缓的闭上了眼,头向一侧偏去,无力的垂下。
李院正快速的将手搭到她的腕脉上,又掀开她的眼皮瞧了瞧。
“王爷,长宁庶人殁了。”
蛮横强势的长宁公主,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德公公看的心惊,更加忐忑,如果不是他意外打伤了长宁公主,她也不会这么快死去。
皇上醒来若是知道了,会不会怪罪他?
“景王爷,老奴罪过啊!”
景王站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长宁,对德公公道:“公公是职责所在,不必焦虑,父皇不会怪罪你的。”
有了景王的话,德公公的心稍稍平缓了些。
“老奴现在就命人安排后事。”
景王点了点头,“姑姑虽然已被废了封号,从皇族除名,但她始终是长辈,还是准备一口上好的棺材吧,找个嬷嬷帮她整理易容,殓棺后等候父皇的旨意。”
德公公连忙将所有的事情都应了下来。
养心殿,端王左等不见德公公回来,右等不见景王来侍疾,心里升起一阵不满,总觉得他们在背着自己做什么事情。
看了看龙床上依旧沉睡的景仁帝,他有些不耐烦了。
“福公公,父皇何时能醒?”
“回端王爷,李院正说,热度退去,就会醒来。”
端王一听,连忙走上前,想要摸摸景仁帝的额头,探探温度。
结果他的手刚伸到景仁帝的面前,景仁帝猛地睁开了眼睛。
两人都是一惊,景仁帝的视线还没有看清面前的人是谁,就大喊道:“有刺客!”
端王在惊诧之下,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所谓的刺客是谁,他转过身,护在龙床前,也大声的喊道:
“护驾!”
福公公看的莫名其妙,又有些好笑,正想替父子两个解释,外面冲进了一队侍卫。
当先的喜公公急切的喊,“刺客在哪儿?”
众人面面相觑,还是福公公率先回过神来,冲喜公公摆了摆手。
“是误会,皇上醒了,你们都退下吧。”
喜公公看了看床前站着的端王,和床上躺着的景仁帝,想到了什么,带着侍卫们退了出去。
福公公这才上前,绕过还在惊疑不定的端王,将景仁帝缓缓的扶了起来。
“皇上,您看差了。刚才是端王爷想要探您的额头。”
景仁帝早已清醒,当然明白,自己刚才看到的所谓刺客,是自己的五子。
“福旺,朕怎么了?”
“皇上,您受了寒凉,发热了。”
景仁帝看了看还没有回过神来的端王,问:“德庆呢?”
福公公用唇形无声的说道:同景王一起,去了冥狱。
看懂他说的是景王,景仁帝放下心来。
下一秒,想起了昨晚在长宁那里听到的,让人震惊的消息。
景仁帝面色紧张起来。
端王此时才慢慢的回过神来,扬起一副忠孝的神情,关心的问:“父皇,您哪里不舒服?儿臣这就命太医前来。”
景仁帝沉下脸,“你为何会在这里?”
“儿臣是听闻父皇身体有恙,特来床前尽孝。”
端王心里委屈急了,同样是儿子,他怎么就这么不受待见?
“朕已无事,你回去吧。”
景仁帝有心事,心里烦躁的很,不想看到不顺眼的人。
可是这话听到端王耳朵里,却是冷如寒冰,心如刀绞。
“父皇,儿臣担心您的身体。”
景仁帝不耐烦道:“都说了,朕无事,是他们大惊小怪。”
说着话,景仁帝掀开被子就要下床,以此证明他真的已经无事。
福公公连忙拦住,“皇上,李太医特别交代,让您卧床休息。”
皇上可不仅仅是受了风寒,还有心悸之症。
现在还不是下地活动的时候。
端王见状,“父皇,儿臣走便是,您切莫激动。”
压下心中的苦涩和怨恨,端王一脸恭孝的行礼告退。
直到他出了养心殿,景仁帝又瘫回床上。
福公公紧张的说道:“皇上,奴才这就让太医进来,为您诊脉。”
“不必,朕没有事。”
景仁帝闭了闭眼,缓了缓眩晕的感觉,有些气虚的说道:“着人去将德庆和景王找回来。”
他猜疑的那件事,绝不能让庆儿知道,免得污了他的耳。
福公公连连应是,正准备命小太监去寻德公公和景王,他们已经回来了,后面还跟着刚走出去不久的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