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念还要安排一个大宫女,充当引礼女官,在殿外引导。
好在这些事,肖嬷嬷都已经带人安排好了,她完全不用操心。
贵妃的朝服也分好几种,昨日穿的是举行册封礼的,沈知念今日换了另一套。
一大早,菡萏就开始为她梳妆打扮了。
沈知念头戴青绒朝冠,冠体上缀有金凤、东珠等饰物。冠后有护领,垂明黄带。
身着石青色的朝褂,织金缎上绣五爪蟒纹,领后垂着金黄色绦,绦上缀饰着珠宝。
佩戴着缕金领约,上面装饰着珍珠、绿松石等。
菡萏今日为沈知念化的妆,美艳中不失威严。配上华丽、庄重的朝服,气场极强!
辰时,各宫妃嫔便按照敬事房的安排,依次在钟粹宫外候着了。
因着是正式朝见,她们的打扮也有讲究。
低位宫嫔穿浅色系服饰,如湖蓝、月白等。宫装上的纹样以小花、细条纹为主。不得用大红、正黄等正色,头饰仅可戴银钗、绢花。
嫔及以上可穿紫色、绿色等贵色,衣服上可绣缠枝或折枝花纹,头饰可用翡翠、东珠点缀,但数量要少于贵妃。
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大禁忌——
平日或许不需要讲究那么多,但像今天这种日子,严禁穿戴与宸贵妃娘娘同色、同纹样的服饰,否则便是僭越之罪。
哪怕宸贵妃娘娘不与她们计较,宫规也无情。
高位妃嫔们自有打听的手段,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所有人都明白,犯了大禁忌的后果。
若低位宫嫔在今日穿正色服饰,或佩戴东珠,会被女官按照宫规当场剥去首饰,交内务府议罪。
轻则罚俸三月,重则降位!
答应到贵人站在钟粹宫门外廊下,按左尊右卑排成两列。
嫔及以上则可进入庭院,在丹陛下方按位份前后站立,与主殿保持三丈距离,不得擅自靠近。
春贵人站在人群中“啧”了一声:“大周不愧是天朝上国,讲究就是多,瞧宸贵妃娘娘今日的排场多大。”
她虽是在说恭维的话,可任谁都能听出,春贵人的语气有多酸。
可惜……周围没有一个人搭理她。
因为所有人都明白,这样的场合不保持严肃,是触犯宫规的。
春贵人还想再说些什么,芙蕖作为今日的引礼女官,顿时冷冷地扫了她一眼:“肃静!”
迎香暗自扯了扯春贵人的衣袖。
小主如果再不收敛,芙蕖可上报宸贵妃娘娘,治她一个言行失当之罪,按宫规要跪诵《女戒》三日。
春贵人只能垂首低眉站着,那双妖娆的眼睛里,却闪过了一丝不屑。
她可是听晋王殿下说过,宸贵妃从前不过是六品小官家的庶女。那芙蕖便是六品小官家庶女的丫鬟,身份连从前的她都不如呢,在这里神气什么?
狐假虎威罢了!
王嫔瞥了春贵人一眼,眼底有恨意一闪而逝!
一个异域贡品,即便学了那么久的宫规,还是不知道什么叫规矩。
若不是因为她是晋王殿下进献的,陛下要顾念着兄弟之情,春贵人早就被人收拾了。
终于,到了相应的时辰,沈知念身着华服从内室走到正殿,坐在了宝座上。
芙蕖高喊道:“请小主们觐见——!!!”
两名宫女举“障扇”在前引导,贵人、常在和答应按顺序鱼贯而入,每人间隔三尺,不得交头接耳。
众人谨记着嬷嬷教的规矩,拜见时要垂首低眉,不得直视宸贵妃娘娘。
行走时要莲步轻移,衣裙不得发出异响。
答话时要声音清柔,吐字清晰,不得抢话或妄议朝政。
到了主殿门口,这些低位宫嫔行第一次礼,双腿微曲,双手扶膝,恭敬道:“嫔妾给宸贵妃娘娘请安!”
维持三秒后起身,然后走进主殿行大礼。
在场的贵人虽有不少,但春贵人是里面唯一有封号的,因此这批低位宫嫔以她为尊。
纵使心中不屑,春贵人也不敢真在这样的日子触犯宫规。
她倒是不怕受罚,毕竟挨打对她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了。但若因此误了晋王殿下的事,那就不好了。
春贵人走在最前方,在距宝座五尺远的地方停下,高喊道:“行礼!”
身后的低位宫嫔在春贵人的带领下,同时行三跪九叩礼。
一次次对着沈知念跪下、叩首、起身,再重复这些动作,春贵人的眼底一片晦暗之色。
宫里人人都说,她和宸贵妃是同一个类型。
晋王殿下送她进宫之前,也曾说过以她的美貌和风情,必定能将宸贵妃取而代之!
可为什么她入宫已经大半年了,和宸贵妃之间的差距,依旧如此之大?
即便心中再不甘……春贵人也只能按照宫规,恭恭敬敬地行礼。
行毕,春贵人向前半步,双手捧着装着贺礼的托盘,道:“恭喜宸贵妃娘娘晋封,愿娘娘福寿安康,永沐圣恩!”
她身后的低位宫嫔附和道:“恭贺宸贵妃娘娘!”
能坐着接受众人的拜见,谁乐意跪着?
沈知念喜欢这种身居高位,受人朝拜的感觉!
她示意菡萏接下贺礼,淡声道:“都起来吧。”
“谢宸贵妃娘娘!”
以春贵人为首,众人起身后退至殿内东侧。
她们位分低,这样的日子自然没资格落座,只能垂手侍立。
接下来,便是嫔位和妃位觐见了。
不同于低位宫嫔的一起拜见,她们有单独朝拜的资格。
拜见的顺序是按照位分由低到高。
如今宫里一共有三个嫔位,王嫔没有封号在身,自然她最先。
芙蕖高声道:“请王嫔娘娘觐见——!!!”
王嫔上前,在殿外双手交叠于右腰,左腿后屈,微屈膝行了个万福礼,恭敬道:“臣妾给宸贵妃娘娘道喜!”
随即,她进入主殿,在距离宝座三尺远的地方停下,行一跪三叩大礼!
沈知念看王嫔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
从前,她是定国公府选中的棋子,后又倒戈成了帝王对付定国公府的刀。
就是不知王嫔如此识时务,待覆灭定国公府后,帝王会如何对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