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的乱局之中,董仲颖跑了。
因为很多人将官司打到了董仲颖这边,看到那些堆起来的文书,董仲颖“怕”了。
他本来想要跑到荆州或者是益州去的,但是那边实在太远了,当他的手下在“洛阳”奋斗的时候,他可不能跑到太远的地方去。
经过了仔细思考之后,董仲颖选择了一个地方,那就是黎阳。
他选择黎阳是有几个原因的,首先黎阳有鲁肃坐镇,不管是军事还是政务,鲁肃总是能够很好的帮助他。
其次,自从前几次大规模的冲突之后,黎阳附近的形势完全稳定了下来。为了自己的安全董仲颖还亲自去查看了最近的军报,完全没有看到黎阳附近有战乱的痕迹。
最后,他可以以黎阳为重拒绝洛阳的政务,又以需要处理洛阳的事情下放黎阳的政务,总体来说就两个字完美。
而且黎阳和洛阳之间虽然有些距离,但是也没有远到益州和荆州这么遥远。
董仲颖并没有带着多少人去黎阳,他只带走了一千近卫骑兵,和他的头号打手赵云赵子龙。
尽管董仲颖交代了鲁肃不需要迎接,但是当他到了黎阳的时候,鲁肃还是带着凉州四天王等人前来迎接董仲颖。
领导的不要有时候和女人的不要一模一样。
领导说不要可能是真的不要,更多的时候是希望别人能够一边称赞他的高风亮节,一边让领导享受到该有的威风。
而女人的不要一边希望自己可以享受到,另外一边也作为爆金币的手段留下一个后手,毕竟天下大同。
看到鲁肃这么“上道”,董仲颖自然也非常的高兴,他对鲁肃说道:“子敬,现在黎阳的政务和军务都需要你一个人操持,你这么繁忙,却还要来迎接我,真是辛苦你了。”
他看了看凉州四天王和其余的将领说道:“我已经很久没有到黎阳这里了。袁本初和曹孟德都是一时之豪杰,你们面对这两个人却占据着上风,你们幸苦了。”
董仲颖虽然不会说那些文绉绉的话语,但是对于这些军中的人来说,有时候粗鄙的话语反而更能够引起这些人的共鸣。
董仲颖用他那粗鄙的话语,一下子就赢得了军中之人的好感,众人纷纷对董仲颖说道:“报告秦王,我在军中也贪污了不少的军饷。”
他们的话语让董仲颖有些无语,什么时候,贪污也成为了一种荣耀了。
董仲颖只能岔开话题,对鲁肃随口说道:“子敬,看今天的排场你准备了很久了吧。”
鲁肃还没有回答,李肃却站了出来说道:“子敬得知洛阳动乱的消息,就猜到了您一定会来黎阳,所以才做好了准备。”
李肃的插话说得非常的有水准,这样的话语不能由鲁肃自己说出了,这样就显得太刻意了。
董仲颖用好奇的目光看着鲁肃问道:“这是何故?”
鲁肃哈哈大笑道:“秦王您深谋远虑,肃不及也。以我愚见,秦王您这样做的好处有三。”
“洛阳之事,秦王您不好参与,也不能参与,那里的事情一切您在黎阳都不知道,即使洛阳发生了什么事情,也和您之间没有什么关系。”
“秦王您的自污虽然足以保下诸多将军,也收拢了军心,但是终究对于您的名声有所损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有所作为,那么这对于您来说有足够的好处。”
“过去您说过一句话‘水战之道是以大船胜小船,以大弩胜小弩;以多船胜寡船,以多弩胜寡弩而已’。虽然我们在荆州有训练水师,但是和江东水军相比,水上争雄我们的实力还是远远不如,即使您亲自前去,恐怕也没有必胜的方法。”
“反观北方四州,一马平川,是使用骑兵的大好地方,秦王您擅长使用骑兵,而凉州和并州的群雄在这样的地方反而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秦王如果你想要获得战果,必然会选择这里。”
“更何况,过去我听说过这样一个道理,如果一根弓弦长时间拉的很紧,那么稍微有一点外力就很容易将他崩断。秦王您先让我占据黎阳,又让人拉拢彻里吉,这让袁绍和曹操这张弓彻底拉紧了。”
“而现在您的到来就是拉断这根弓弦的最后一股力量了。”
听完鲁肃的话语,董仲颖从来没有发现自己这么厉害过。
不过他还是摇了摇头道:“我并没有打算在黎阳用兵。”他必须要将自己的事情说清楚,这样不会给鲁肃一个误判。
他到这里来是避祸的,不是来惹祸的。
听完董仲颖的话语,鲁肃想了一想称赞道:“秦王大才!”
董仲颖表明了自己不是来用兵的,也表明了自己并不是来干活的,心中自然大定。
心中大定的他不由的多喝了几杯,随着那些舞女的歌舞,领导和陪同人员都非常高兴。
果然,领导都是一些口是心非的动物。
凉州四天王并没有“明白”秦王真正的意思,在李傕的带领下,他们共同拜访了鲁肃。
李傕问道:“秦王说不准备对黎阳用兵,你又说他来黎阳是做大事情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而且秦王只带了一千骑兵过来,虽然那说秦王用兵如神如鬼,但是仅仅一千骑兵或许有些不足。”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秦王之所以没有带兵过来,因为对付北方四州不需要用兵,而是用谋。如果我们全力进攻,那么北方四州一定会团结起来,和我们死战,即使秦王有没有到来,这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秦王仅仅率领一千骑兵,这就告诉那些人,秦王用的不是兵,而用的是心。”
虽然鲁肃的话语让四天王依然有些不能够理解,但是这根本阻止不了他们的心中发出感叹。
“秦王真非常人哉!”四个人流利的说道。
“秦王,非,人,哉!”而徐荣总是跟不上他们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