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很是愤怒,因为他收到了一封来自于彻里吉的信。
彻里吉的信中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问他要东西,要粮食,要兵器,要财富,什么都要,甚至还表示自己不挑食,只要袁绍给他的,他全部都要,即使给他弄来一个乌桓娘们,他也要。
而要东西的原因,彻里吉也说的很清楚,他听信了袁绍的劝说去劫掠了雍州,结果东西没有抢到,反而赔上了他手上的越吉元帅,袁绍必须要有所表示。
袁绍愤怒的并不是彻里吉问他要东西,而是彻里吉在几乎没有任何战果的情况下问他要东西。
铁子如果能够带领中国队打进世界杯,现在就绝对不会去唱铁窗泪,说不定他就频繁出现在各种综艺现场,甚至在春晚的舞台上当嘉宾。如果有人质疑铁子,自然有无数的球迷为他辩经。
袁绍当即回了一封信给彻里吉,信中的中心思想就只有一条,“不白给”。要么让彻里吉拿部族中的战马来交换,要么让彻里吉拿部族中的牛羊来交换,总之彻里吉总要给点东西出来。
至于彻里吉的部族会受到多大的损失,袁绍一点点也不关心,在他的心中羌人的命哪里算得上是命。
同时,袁绍下令加强了并州的守备,他的外甥高干亲自率领了一万军队进入并州边境,做好随时随地面对羌人入寇的应对。
只是彻里吉在收到袁绍的回信之后一点也没有发怒而去进攻并州,反而将这封文书传檄各方,同时让自己的部落收拾好,准备北上。
他写信给袁绍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袁绍主动和他撕破脸,这样忘恩负义的名头就扣不到他彻里吉的头上。同时,他手下的那些人知道,靠袁绍也靠不上了,想要活下去,就只能依靠自己。
彻里吉的部落浩浩荡荡的北上了,而这一切都出自于钟会的谋划。
钟会的谋划并不只有这一点,当彻里吉北上之时,钟会让彻里吉的手下打出羌人之王的旗号,并将秦王封赏彻里吉的信件内容散布出去。
当时代北乌桓的无臣氐被扶罗韩所压迫,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能够选择归顺于他。
听闻这个消息的扶罗韩统率一万多骑兵前往迎接无臣氐,在他看来,这是他成为鲜卑之王的一小步。
等到了桑乾县的时候,彻里吉北上的消息传了过来,无臣氐等人商议说:“扶罗韩的威信并不很高,他也不是一个宽容的人,恐怕在他的手下会过得不是很好,也没有办法成就事业,不如投靠彻里吉,毕竟彻里吉还受到了大汉的承认。”
于是他们派遣了信使去找了彻里吉,想要归附于彻里吉。
当收到无臣氐等人的信件之后,彻里吉有些犹豫,虽然他手上号称有十万之众,但是这十万只是一个虚数,里面的水分很大。再加上北上过程中有不少羌人不愿意跟随他,现在他手上能征善战的精兵也就二万余人。
扶罗韩虽然只带了一万多人出来,但是他的弟弟步度根手上也有万余人众,真的打起来胜负难料。
无臣氐的氏族只有五千余人,其中还有一部分的老弱,彻里吉实在不愿意为了这些人交恶于扶罗韩。
但是钟会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道:“现在无臣氐因为走投无路而来投奔于你,你却因为担忧扶罗韩而拒绝他们,这样以后又有谁来投靠我们呢?”
彻里吉说道:“我担忧扶罗韩的势力强大,我们刚刚北上,我的手下人心动荡,万一兵戎相见,即使战胜扶罗韩也会损失惨重。”
钟会笑着说:“这样的事情你不需要担心,扶罗韩只是一个蛮人,靠着不停吞并和威逼小部落才有这样的威势,他只会靠着自己的威势。只会用自己武力和威势的人必然不能长久,只要小心谋划,他必然可以被击败。”
扶罗韩有些得意,因为被大汉称为羌人之王的彻里吉向他服软了,彻里吉虽然想要接收无臣氐的臣服,但是却给了扶罗韩足够的补偿。
彻里吉收养了一个义女,打算将这个义女许配给扶罗韩的儿子,来代表他的诚意。
当然这样做彻里吉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无臣氐等人投奔于他,扶罗韩不可以阻拦,这样也可以全了他的义气。
他的要求扶罗韩答应了下来,在他的眼中,无臣氐的五千人虽然不少,但是老弱太多,可以交好彻里吉这是一个可行的计划。更何况,彻里吉的身上有着大汉的“正统”册封,四舍五入,作为彻里吉的亲家,他也属于得到大汉的承认。
扶罗韩带着自己的儿子和随从去参加了彻里吉所组织的婚礼,有人担心在婚礼上如果发生变故,那么事情就不好了。
对于这样的担忧,扶罗韩说道:“宾客权力是草原人所信奉的天条,即使再有深仇大恨的人也不会去违反。更何况,我是草原上的勇士,我的随从和手下也是草原的勇士,即使婚礼上有所变故,我也可以逃脱。”
彻里吉的婚礼是一场成功的婚礼,是一场团结的婚礼,更是一场血色的婚礼。
在这场婚礼上,所有不团结的人都被消灭,比如扶罗韩、扶罗韩和扶罗韩。
不过,在彻里吉想要杀死扶罗韩的儿子泄归泥的时候,钟会却阻止了他,告诉彻里吉泄归泥有大用。
彻里吉有些担忧的对钟会说:“虽然我杀死了扶罗韩,但是我的名声却坏了,这会不会得不偿失?”
钟会回答说:“没有关系,你看当秦王第一次进入洛阳的时候他的名声是怎么样的,在他第二次进入洛阳的时候名声又是怎么样的。秦王的所作所为并没有什么改变,改变的只是他手上实力的多寡,当您真正成为北境之王的时候,没有人会质疑你的所作所为。”
当彻里吉被他说服的时候,钟会却在心中发笑:“大汉的北方不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