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对皇家农场是新的庄稼物种,皇上关注,管事也就上心,施肥除草都做的很精细。
今年雨水也足,土豆是要丰收了,贾环拉一株起来,带着好几个大土豆,地里还有散落的,拿起手杆犁,扒地里的土豆。
一株土豆,三斤多都有。
皇上看着土豆一串串挖出来,心中欢喜,他们那块地虽然也是一亩,但是架不住人多,三十多大臣,做起来也不难。
有的老臣,如首辅唐慎微,只挖了两株,皇上就不让他干了。
皇上也是挖了五六株,就与首辅大学士,在旁边的椅子坐下来。
皇上、阁老与几个老臣丢下的工具,马上有内侍卫捡起来,帮着去收土豆。
半个时辰不到,大臣们都在土豆地旁歇息了,侍卫也收完了土豆。
皇上还带头嘲笑道:“贾侍读,你们分的地已经是最少了,怎么还没收完,年纪轻轻,这可不行啊。”
首辅唐慎微、忠顺王爷等人也纷纷附和皇上,说年轻人,不能忘了本,农耕才是国家的根本,年轻人都没有他们老人干的快。
贾环、陈耀祖、林景行低着头,心中腹诽,你们怎么干的活,心里没点数吗?
本来三十多人收土豆,已经够多人了,后来侍卫还替换了你们,变成六十多人收一块土豆地,这能不快吗?
贾环虽然被皇上与大臣们开玩笑,做事很是很认真,不贪图快,就胡乱拾掇土豆。
贾环不让下属们使用铲子与锄头,土地松软,拉不出来的土豆,用小犁扒出来,宁可辛苦一些,尽量不能漏掉一颗土豆。
相较之下,陈砚之他们收土豆的方式就显得有些过于粗暴和不计后果了,只是一味地用锄头猛挖,导致许多土豆都被锄头弄伤了一半。
皇上、首辅唐慎微以及忠顺王等人在旁边坐着喝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不禁摇头。
贾家那小子能够有出息,不仅仅是靠着一点小聪明。
办差认真、专注、会动脑,不敷衍了事,这种严谨的态度,做什么事,能不成?
太阳越来越大,贾环等人终于做完了。
陈砚之他们还有一小半,一个个可怜兮兮的,身上便服都脏了,汗如雨下,有的人,手上都冒出水泡了。
皇上却没心软,看他们挖坏的土豆,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心中有些恼火了,本来只是让他们来感受一下农民耕种的不易,现在是打定主意,要看着他们收完这块地。
贾环收完后,戴权让御膳房的管事带贾环下去。
有太监给皇上撑起伞,皇上让戴权多找几个伞来,也给几位老臣撑。
看着陈砚之收完土豆,皇上又去看了其他试验田地,才回去,让臣子们回去沐浴更衣,午后在大殿摆宴,要犒赏大家。
……………
翰林院一群年轻文官洗澡换衣服,马上赶去大殿,不敢迟到。
陈砚之一伙人,一脸疲惫。
进了大殿,按照自己的职位,坐好位置,小太监给众人上了酸梅汤,和一盘瓜果。
干了半天活,酸梅汤喝下去,凉沁沁,感觉浑身通体舒畅。
皇上叫戴权摆宴,玩笑的对首辅唐慎微道:“贾家小子用几个做菜的方子,躲避了干活,等一会,如果这土豆菜肴做不好,朕罚他,再去挖半亩地。”
首辅唐慎微也微笑的同意道:“圣上说得对,少年郎多干活,是好的。”
第一道菜是开胃的,酸辣土豆丝,爽脆可口。
宴席也是分餐制,皇上自己一桌,下面除了内阁大学士、忠顺王、楚王等少数人是一人一桌。
其他臣子是两人一桌,庶吉士是三人一桌。
接着,太监们上碎肉土豆片、蒜蓉土豆、炸土豆丸子、土豆肉饼。
一道道用土豆为主料制作的美食,端上餐桌时,诸位大臣们惊呆了,看得瞠目结舌。
原本只是吩咐做几道简单的菜肴,没想到竟然摆出了如此丰盛的一桌宴席,而且每道菜都以土豆为主要食材,别出心裁。
色泽金黄、香气扑鼻的土豆泥,细腻的口感让人回味无穷,接着是热气腾腾的土豆小米粥,温暖而醇厚,让人食欲大增。
再看那精致的土豆莲蓉卷,外皮酥脆,内馅软糯,甜而不腻,还有那层层叠叠的蒸土豆饼,口感松软,香气四溢。
接下来的几道主菜更是让人垂涎欲滴。排骨焖土豆,肉质鲜嫩多汁,土豆吸收了排骨的鲜美,味道浓郁,土豆焖野鸭,野鸭的野味与土豆的醇厚相互交融,别有一番风味,土豆焖羊肉,羊肉的膻味被土豆巧妙地中和,只剩下满口的鲜香,鸡肉焖土豆,鸡肉的嫩滑与土豆的绵软相得益彰。
土豆夹肉饼,一口咬下去,既有土豆的清甜,又有肉饼的鲜美,口感丰富。
拔丝土豆,土豆的美味发挥到了极致,金黄的糖丝包裹着软糯的土豆,甜脆可口。
最后,还有一道特别的汤品——土豆鹿肉汤,鹿肉的鲜美与土豆的清甜相互渗透,汤头浓郁,营养丰富。
一道道试吃下来,菜肴不仅味道可口,创意十足。
别说诸位大臣,皇上都傻了,让你说做几个菜,没让你摆喜宴,弄了十几个菜。
看着这么多菜肴,陈砚之心中升起一阵无力感
盼着三年后,这家伙调离翰林院吧。
皇上看着这么多菜肴,忽然想起郎皇贵妃和七公主,让戴权吩咐御膳房多做一桌,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