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圣谕,晋建极殿大学士魏广德为中极殿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张四维为建极殿大学士,晋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为武英殿大学士,钦此。”

内阁中庭,乾清宫传旨太监用尖锐的嗓音传达了大明皇帝陛下最新的命令。

魏广德,成为内阁中地位最高的阁臣,并成为四殿两阁学士中身份最尊贵的中极殿大学士,事实上的首辅。

“臣魏广德接旨。”

“臣张四维接旨。”

“臣申时行接旨。”

内阁三人的回答在喊出自己名字的时候略有些杂乱,但几乎都是同时回答,倒也算整齐。

内阁所有人同时晋级,这其实也是比较少见的,可以看出万历皇帝急于稳定内阁局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提高他们的地位。

接旨后,传旨太监并没有离开,而是对首辅魏广德说道:“魏阁老,陛下口谕,内阁即刻拟旨,招原礼部尚书潘晟回朝,以原职升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办差。”

潘晟资格很老,比申时行资深很多,所以虽然是第一次内阁,但万历皇帝或许考虑到是其老师举荐的缘故,直接就和申时行等同,授予了武英殿大学士,而不是一般人入阁需要经历的东阁或者文渊阁大学士。

嗯,算是一步到位了。

“臣接旨。”

魏广德微微躬身,答应道。

此时时间已经进入七月,经过近一个月的拉扯,乾清宫终于在今日同意了张居正致仕的奏疏。

奏疏已经送到司礼监批红,而万历皇帝给内阁阁臣升官的旨意就先到了,同时传来的,就是尊重张居正的举荐,同意召回潘晟入阁。

把传旨太监送出内阁,魏广德和张四维、申时行也先来到魏广德值房。

这里,此时已经成为本届内阁的首辅值房。

实际上,半个时辰前,他们三人都通过各自的渠道,知道了张居正被同意致仕的消息。

“子维,招潘阁老的旨意就你来草拟吧,我们一起完成,尽快发出。”

魏广德开口吩咐道。

“好,那就我来。”

张四维微微点头,就在这里的书案后取过纸笔,略做思考就草拟一份旨意。

魏广德只是在一边盯着张四维的眼睛,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魏广德没有从中看出什么来。

不过也正是因此,让魏广德心中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

在大部分朝臣的眼中,张四维就是张居正的接班人,就好像当初张居正被视为徐阶接班人一样,是这个派系的领头人。

按说,张居正临走时请求内阁补人,应该是给张四维提供助力才是。

按理,张四维心里应该偷着乐才对。

可惜没有,魏广德没有看到张四维这样的表现。

草拟的旨意很快完成,魏广德和申时行看过后到很满意。

于是,一字不改,直接原稿送往司礼监批红发布。

下午,由万历皇帝御笔亲批的,恩准张居正致仕还乡并一路由各驿站提供便利的圣旨送到内阁。

这就是走个过场,旨意需经内阁发出,司礼监誊抄用印,最后六科核准后发出才算有效。

皇帝的御笔,只要没有大的疏漏,自然都不会修改或者驳回,于是这道旨意在第二日上午就送到了张府。

而此时的张府,上上下下早已经做好准备。

就在张居正第一次入宫谢恩,请求致仕开始,张居正就已经让他们做好准备。

他的主动退出,也保全了府里一干下人。

这些人,以往可没少借助首辅府邸的威势,在大明各地作威作福。

顺天府和各地府县按压下来的卷宗,都不知道摞起来能有多高。

此时,随着张居正的离开,这些卷宗实际上也算被彻底封存难见天日。

三日后,经过乾清宫同意,内阁三位阁臣同时放假,前往京城朝阳门外十里长亭送别张居正。

张居正府邸虽然在外城,但是按制他需要在宫门外向皇宫谢恩,然后离开。

于是,出府后先入内城去皇宫,之后走朝阳门出城,前往通州张家湾码头上船南下。

长亭里,内阁三人,还有六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朝中重臣都在今日上午请假,前来相送。

张居正执政这十年时间,可谓政绩斐然,大明朝堂上上下下为此受益良多。

当然,官员们的家族,可能受到不小的损失,但他的所作所为无愧于朝廷。

这点,也是京官们所公认的。

毕竟户部财政肉眼可见的改善,已经说明了一切。

往年岁末京官发俸禄和赏赐,户部都要四处借银支用,但是这两年已经不用了,太仓常年存银百万两,虽然还没有达到封存老库的二百万两,但是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下去,用不了几年,太仓就有存银老库存在了。

不多时,远处城门方向就过来一支车队,前后有大车十余辆。

这当然不是张居正的全部家当,实际上大部分财物要么发卖,要么早就送到通州那边,只等这边人到,就可以开船南下。

一大群人走出长亭立于道边,车队过来后很自然就停下了。

车队第二辆车上,车帘掀开,张敬修的身影最先出现,下人搬来马凳,张敬修立于车旁,扶着张居正缓慢的下了马车。

“叔大兄。”

“张阁老。”

很快,官员们簇拥过来,纷纷和他开始说话叙旧。

闹腾了小半个时辰,这才让人送上酒水,众人都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善贷、子维、汝默,朝中大事就托付给你们了。”

终于还是要离开了,不知是因为知道之后诸人再难相见,还是心中有千般不舍,张居正此时双眼含泪对魏广德他们说道。

之后,张居正又对着前来送行的官员深深一揖,起身后长袖在脸上快速拂过,回头看了眼早已不见的城墙,毅然踩上马凳,回到马车上。

下人收起马凳,车队缓缓启动。

“魏叔保重,我就先走了。”

张敬修对魏广德也是深鞠一躬,说了句。

“照顾好你父亲,你们这一路车马劳顿,要注意安排好时间。”

魏广德嘱咐道。

“魏叔放心,侄儿晓得。”

张敬修直接跳上马车,又向其他人拱手行礼。

众人看着车队远去,直到再也看不见,这才三三两两相互告辞,各自上了各自的轿子回城。

官员们大多已经坐轿离开,魏广德算是走的比较晚的,就在他转身准备离开时,入眼就看见还在他身后的申时行,还有他身边的余有丁。

“汝默、丙仲,走吧,他们已经走远了。”

魏广德笑着对两人说道。

“好,一起。”

申时行笑着接话道。

“你们都是一榜的同年吧,丙仲,你应该还是那一年的探花。”

魏广德边走边笑着说道。

“是啊,十多年了,有时候想起,仿佛还在昨日。”

余有丁笑着附和道。

魏广德是知道的,申时行和余有丁私底下联系不少,毕竟当初一个是状元,一个是探花。

至于榜眼,好像是王锡爵。

不过在万历六年,因为“夺情之争”,王锡爵辞了官职回乡省亲去了。

说实话,当初要张居正回乡守孝的人,未必是他的敌人,就比如这王锡爵,其实也是为了他好。

王锡爵是苏州府太仓人,和徐阶算是邻居,两人关系不错。

据魏广德所知,王锡爵回乡后,还跑到华亭去见过徐阶,或许也是希望说动徐阶给张居正写信,让他回家丁忧。

徐阶有没有写信给张居正,魏广德就记不得了,但是反正张居正是没有回去。

匆匆回乡也只是安葬父亲,耽搁了小半年时间。

但是显然,张居正在这次事件中德性确实有亏。

三人随意闲聊,往轿子那边走,魏广德忽然想到一事,随即就对余有丁说道:“明年大比,礼部要做好准备。

今年因为科举那件事儿,耽搁了不少时间,而岁尾朝廷可能还有大动作,我希望最好不要出现推迟科举的事来。

对了,和兵部那边接洽情况如何?”

“魏阁老,你交代下来后,礼部就和兵部多次商议过了,他们对各省考生都已经做好路线布置。

南方沿海考生会坐船北上,从海路直达上岸......”

魏广德把当初那事儿交代给兵部和吏部处置后,后面就没在管。

反正现在各地还在进行院试,准备乡试,时间还早。

不过,魏广德其实最担心的还是岁尾大军自松江府和山东出海进攻倭国,这帮考生的反应。

南方考生,对于报复倭国应该是最能接受的,毕竟当初倭乱他们是亲身体会的。

而北方和内陆省份的举子会作何反应,现下可不好判断。

站在轿旁,魏广德听了余有丁对科举的安排,还算满意。

至少,余有丁张口闭口都是按照魏阁老的指示做事,态度是没的说。

“科举是抡才大典,国之大事,做好了,与国有益,朝廷也不会吝啬赏赐。”

魏广德看了眼余有丁,笑着说了句。

感觉到了,申时行带着余有丁在这里等着,就是想要让他好自己交流,目的不言而喻。

魏广德对此倒是乐于接受,余有丁终究是朝廷预备的储相,能力出众,只要这次不犯大错,殿试之后肯定是要封赏一番的。

至于入阁,短期内肯定没可能。

因为内阁等潘晟到来,又恢复到四人,没有补人的必要。

魏广德是这么想,因为他没有料到有些事会发生的如此快速。

就在张居正离京三日后,都察院浙江道试御史雷士桢就上奏弹劾内阁阁臣潘晟“结党营私”,指控其在两次出任礼部尚书时多次干预各省乡试,利用科举讨好各地士绅为其张目。

第二日,礼科给事中王继光、御史郭惟贤再次上奏,指控潘晟“结党营私”,请求将其罢免。

入夜,魏府书房里,张吉躬身站在他面前。

“按你这么说,这事儿只是张四维在指使,没有冯保的参与?”

魏广德开口问道。

随着张居正致仕,京城官场暗流涌动。

据魏府查知,似乎张居正举荐之人选,和冯保之间发生了龃龉。

冯保希望张居正另外推荐人入阁,而不是推荐潘晟。

只是,张居正这次没有听从冯保的意思,坚持了自己的判断。

张居正为什么推荐潘晟,二人之间的关系,说实话,魏广德也很好奇。

要知道,原本是在张居正死后,张党才四分五裂。

一部分人倒向冯保,一部分人则倒向张四维、申时行。

可现在什么情况,张居正虽然身体眼看着不好,可人还在,只是回乡,旗下人马就分崩离析,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是的,人走茶凉,在张居正辞官后,一系列依附于他,期望获得其赏识而升官的官员们已经把赌注收回,各自寻找新的靠山下注。

这茶凉的速度,怕是张居正自己都没有想到。

其实魏广德之前已经注意到冯保和张四维的小动作,吏部侍郎王篆,负责官员考核大权的重臣,就选择倒向冯保。

按照张吉所说,王篆在张居正确定致仕,不再继续留朝为官后就倒向冯保,不仅交出和张居正等人的往来密件,还附赠“南海明珠一斗“。

显然,这就是他主动递给冯保的“投名状“。

“还有其他消息吗?”

魏广德轻轻摇头,又问道。

“今晚礼部尚书徐学谟去了张府。”

张吉又小声说道。

“徐学谟去见张四维?”

魏广德眉头一皱,他是礼部尚书,如果说之前御史指控潘晟“结党营私”还可以说是风闻奏事的话,那徐学谟如果掺和进去,怕就未必自是嘴上说说,说不得潘晟在任上留下什么首尾被人逮住了。

“呵呵,哈哈哈......”

魏广德先是轻笑,随即忍不住大笑起来。

“为了一个入阁的机会,大家都忍不住了。”

魏广德轻声说道,“实在想不到,连徐学谟也会掺和进来。”

“看来,冯保希望叔大举荐王篆,只不过他没答应。

而徐学谟也想入阁,为此不惜联合张四维一起扳倒潘晟。”

魏广德大致理清楚情况了,只不过张居正或许以为他编织的权利网在潘晟入阁后还能维持两年吧。

所以,并不是事先召回潘晟,而是自己先离开。

“太自负了。”

魏广德又评价道。

“临清那边还有消息传来,是刚送到半个时辰的消息,张阁老的座船停靠临清,还在城中寻找名医上船为阁老诊病。”

张吉又小声说道。

“哦?”

魏广德闻言点点头,总算知道张居正离京为何如此匆忙,都等不及潘晟到来。

藏书吧推荐阅读: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穿越娶了秦香莲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我的谍战岁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穿越明朝,从最穷国舅开始种田雁断胡天月锦衣行之吕敏传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北宋群英录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在下九千岁大唐小郎中历史盘点:从王朝末年开始三国之袁术家臣白话三侠五义穿越红楼庶子,我靠科举逆袭大明匹夫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时空手环:代号025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五姓嫡脉:躺赢大唐超神狂兵大唐,开局向李二退婚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北宋,我家仆役越买越多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
藏书吧最新小说: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猎秦李恪:开局骂太子傻波一反手偷桃三国:兄长别闹,你怎么会是曹操穿成阿斗,开局弄丢出师表!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黄浦江的潮声开局明末建基业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东汉:格物致癫鬼才汪臧海穿越大明之铁血护国公大唐:兕子的农村捣蛋生活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我,张角,开局祈雨被系统坑哭了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九鼎圣王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开局三国从赵云他哥开启诸天称霸女人越多我越强,先给我来十八个白马大祭师我当皇帝那些事儿大唐状元赘婿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帝业从捡垃圾开始五世同堂记叩星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水浒宋江,开局我现在火气很大啊大唐:开局暴打宇文化及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