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武田家的情况有所了解之后,徐渭也在召集诸将商量具体的战法,在了解了武田家骑兵的真实情况之后,对于倭国的情况也就有所了解了,现在武田家的骑兵还远远不如之前,因为武田家在之前和织田信长的交战中损失极大,骑兵也受到了很大的损失。
而至于倭国的步卒,虽然有少量的职业武士,他们武艺高超,但是这样的人在倭国军队中的数量太少,构成倭国军队的主力仍然是临时征发来的所谓足轻,他们的战斗力是远远不如这些职业武士的。
不过由于倭国战事频仍,这些足轻也有一定的战斗力,但是倭国军队普遍缺乏甲胄,单兵装备也比较简陋。不过倭人倒是有股血勇之气,残忍好杀,这是要注意的。
同时地形对于大明官军也是有利了,越后国有倭国的大平原,越后平原,对于官军的骑兵来说,是非常好的地形,所以徐渭派人通知上杉景虎,将上杉景胜和武田胜赖的不对向越后沿海调动,为官军提供最好的战场环境。
同时上杉景胜等人也收到了官军占据佐渡岛的消息,对于官军来的如此之迅速,武田胜赖肯定是没有什么准备的,现在北条氏和上杉景虎联手,虽然武田胜赖占据上风,但是一时半会儿却也无法将对方消灭,所以武田胜赖想溜,现在武田家的实力已经是大不如前了,他向保存实力。
但是现在骑虎难下,他麾下的大将真田昌幸也力劝武田胜赖不可退兵,一旦退兵,上杉景胜就只有一个下场,而到时候上杉景虎、北条氏正和大明官军也绝不会放过武田家的,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剿灭上杉景虎,然后在和大明官军作战,若是能够在官军之前剿灭上杉景虎,说不定还能够和大明谈谈。
所以上杉景胜加大了进攻的力度,上杉景虎不得已再次向徐渭求援,而徐渭在官军休整之后,也觉得兵发越后,不过官军的目标是春日山城,因为上杉家以春日山城为中心修筑过许多军用民用道路,其中城池后方的桑取古道通往着春日山城的储粮重地桑取谷,断绝粮道是大明常用的办法。
所以徐渭留下三千人守卫佐渡岛之后,率领官军马步精锐,在水师的帮助下渡过大海,直取春日山城。
而在京师的朱载坖也收到了徐渭从佐渡岛发来的奏疏,官军进展顺利,已经夺取了佐渡岛,徐渭正准备督率官军,兵发越后,同时徐渭也向朱载坖介绍了佐渡岛的情况,佐渡岛方圆五百余里,富有金银,而且岛上有平原,可耕之地不下百万亩,现在岛上没有多少百姓,徐渭请求朱载坖在佐渡岛上设立卫所,迁移军户,一方面可以守卫佐渡岛,另一方面可以开放岛上的金银。
徐渭在奏疏中称,佐渡岛上可供开采的金银不下五千万两之多,这使得朱载坖极为动心,这对于大明来说当然是一块宝地,大明缺乏银子,能够得到这么一个大银矿,对于大明来说当然是好事。
朱载坖立即将徐渭的奏疏下阁部商议,得知佐渡岛上有这么多金银之后,大明的阁部重臣们不淡定了,内阁以首辅李春芳为首,迅速向朱载坖呈上题本,主要就是要求立即从工部抽调会探矿的工匠,在工部官员们带领下,前往佐渡岛,实地勘察情况,确定佐渡岛上的金银矿储量,为朝廷后续的开采作准备。
内阁认为,如果真的有这么大的金银储量,那就不是要派兵守卫的问题了,是要重兵屯驻的问题了,佐渡岛决不能有失,这可是干系到朝廷的收入问题,当然不能掉以轻心了,朱载坖也答应了内阁的请求。
在内阁的督促之后,兵部、工部迅速抽调官员、工匠和护卫的官军,前往佐渡岛查看虚实。
而徐渭也率领官军抵达了春日山城,不过徐渭并没有进攻春日山城,虽然守卫春日山城的士卒不多,但是毕竟是一座山城,官军佯攻的话,未免会付出比较大的伤亡,徐渭只是命人盯住春日山城,放城中的守军派人去通知上杉景胜,然后李如松所率领的女真人,就在附近打草谷了。
虽然官军现在的粮秣还算充足,但是有备无患嘛,同时也是大造声势,给上杉景胜等制造压力。
得知消息的上杉景胜当即就要率军回援,但是武田胜赖是不愿的,现在上杉景虎已经被自己打残了,要是撤退,不就是功亏一篑嘛?而且从武田胜赖内心深处来说,是不愿意和大明交战的,但是他也很清楚,要是不回援的,上杉景胜这方面的大名们恐怕士气将会崩溃,毕竟官军正在他们的地盘上的肆虐,他们可不管这些,要是上杉景胜不下令撤军,他们自己也要撤的。
上杉景胜要撤,武田胜赖也没有留在此处的意思,而且据情报,这次大明所谓的援兵也不过一万多人,而他们两家合兵有近三万人,优势还是不小了。
而且武田胜赖麾下的大将和谋士们都认为,上杉景虎和北条氏不会尾随的,一来是他们确实遭受重创,二来是他肯定是希望大明官军和武田胜赖他们拼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才是最好的,所以上杉景虎和北条氏肯定会作壁上观的,而武田胜赖只要击败大明官军,就可以彻底断绝上杉景虎的希望,到时候即便有北条家的支持,上杉景虎也不是武田家的对手。
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一旦武田胜赖能够击败大明官军,那就能够重振武田家的声威,即便是织田信长,面对大明不也得卑辞请款,而他武田胜赖要是击败了官军,那在倭国就是天下无敌了。
所以武田胜赖决定,率军回援,也正如他麾下所料,上杉景虎和北条家根本没有派一兵一卒来追击武田胜赖,甚至给徐渭通风报信都没有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