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烈出门之后,大长公主的心情愈发地紧张起来。她站在原地,双手不自觉地攥紧,掌心微微出汗。
终于,她要见到自己朝思暮想的两个孙子了!
这些年来,大长公主一直渴望着与孙子们相聚。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个愿望始终未能实现。先是因为某些规定不允许她与孙子们相见,后来又遭遇了疫症的困扰,使得她的计划一再搁浅。
如今,这个时刻终于来临,大长公主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
她的大孙子已经六岁了,小孙子也四岁半了,这两个孩子在她的想象中是如此的乖巧懂事。
滕烈曾经向大长公主讲述过这样一件事:这两个孩子竟然曾经联手骗过他的钱财!大长公主听闻此事后,不禁又觉得好笑,又心生羡慕之情。
她之所以感到开心,是因为这两个孩子被教育得如此活泼机灵,完全不像他们的父亲那样刻板无趣。
大长公主心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非常有趣,生活也肯定不会枯燥乏味。
然而,与此同时,大长公主心中也涌起了一丝羡慕之情。
她不禁感叹,老头子竟然比她更早地见到了孙子们,而且还能被孙子们所接纳和喜爱。
这让大长公主不禁有些担心,她害怕自己会不被孙子们接受。
尽管万嬷嬷告诉她,衣诺一直在教导两个孩子要懂得感恩和孝敬祖父祖母,但大长公主的内心依然充满了忧虑。
她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与这两个孩子相处,才能赢得他们的欢心。
除此之外,滕烈还告诉大长公主一个好消息:衣诺的肚子里还怀着一个孩子,而且是个孙女!
这个孩子已经九个多月了,差不多就要降生了,也不知这一路颠簸,有没有影响到衣诺的身体。
大长公主对此兴奋不已,她早早地就准备好了产房、奶嬷嬷以及稳婆,还特意命人准备好了婴儿的衣服和尿布。
毕竟,这个即将诞生的孙女可是他们定国公府等了一百年多年才等来的郡主啊!在大长公主的心中,这个孙女的地位简直和公主一样尊贵无比。
如此说来,衣诺对他们定国公府那可是功臣啊!
她农女的身份,嫁给她那大龄儿子而不被皇上猜忌。还在皇上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为其诞下了次子。
更重要的是,由于衣诺的特殊身份——医谷谷主的孙女,她如今怀上老三,皇上也不敢过多干涉。
而且,这次怀的还是个女儿,这也让她的皇上兄长如释重负,甚至动起了将这个未出生的孙女许配给大皇孙的念头。
这个消息对于大长公主来说,无疑是个重磅炸弹。
她深知这孙女对花家商号的重要性,她可是花家商号未来的掌舵人啊!怎么能让她被困在那深宫内院,失去自由呢?
大长公主心中暗自焦急,她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她的孙女理应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外,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夫君,而不是被束缚在宫廷之中,成为政治联姻的牺牲品。
幸亏大皇子与滕克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经过他的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终于成功地说服了皇上,让这场尚未掀起的风波得以平息。
大长公主对衣诺的感激之情愈发深厚了,同时也对衣德充满了感激之意,但最让她感激的还是那个素未谋面的亲家。
听闻他们家的小儿子竟然中举了,大长公主觉得自己一定要好好准备一份厚礼送给亲家,以表达对他们将儿媳教导得如此出色的敬意。
不仅如此,大长公主心中还惦记着另一件事,那就是有一样东西,他们家无论如何都必须要给衣诺补上才行。
就在大长公主沉思这些事情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嬷嬷,现在是什么时辰啦?”大长公主忽然回过神来,转头询问身旁的许嬷嬷。
许嬷嬷面带微笑,轻声回答道:“回公主的话,现在已经是未时末了呢。”
大长公主闻言,微微皱起了她那如柳叶般细长的眉毛,似乎有些不满地说道:“怎么这么久了还没回来呢?”
接着,大长公主的问题像连珠炮一样接连不断地抛出来:“孩子们喜欢吃的菜都准备好了吗?热水有没有准备好呢?”许嬷嬷心里跟明镜儿似的,自然知道她家公主担心什么。她赶忙回答道:“公主请放心,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啦!待定国公他们一回来,厨娘就会立刻动手煮菜,保证哥儿们能吃上新鲜的热饭。”
关彤听了许嬷嬷的话,这才如释重负地点了点头,连说三个“好”字:“好好好,甚好!”
然而,就在她刚刚放下心来的时候,一个丫鬟匆匆忙忙地跑过来禀报:“公主,回来了,国公爷他们进城门了!”
听到这个消息,关彤像屁股底下安了弹簧一样,“蹭”的一下从座位上弹了起来。她甚至来不及跟许嬷嬷打个招呼,便像一阵风似的,快步朝府门口走去。
许嬷嬷被她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站在原地直发愣。
要知道,她可是跟了主子四十多年了,还从来没见过公主如此失态呢!
许嬷嬷无奈地摇了摇头,心里暗暗叫苦,但还是不敢怠慢,连忙快步跟了上去。
等她追到门口的时候,只见关彤正站在那儿,伸长了脖子,焦急地张望着。
许嬷嬷见状,赶忙走上前去,轻声提醒道:“公主,您别急,国公爷他们应该很快就到了。”
关彤这才回过神来,她意识到自己刚才有些失态,不禁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一想到马上就能见到自己的儿子孙子,她的心情又立刻变得既紧张又兴奋起来。
于是,她赶紧让许嬷嬷帮她整理了一下仪容,好让自己看起来更端庄一些。
一切收拾妥当后,关彤这才稍稍松了口气,紧张而又开心地站在门口,翘首期盼着定国公他们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