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方静,回到了北大营,张信又得到了两个消息,一好一坏。
好的消息是,终于有了合法进入北大营的机会了。
原来北大营自万历后,驻军就很少了。许多房屋失修不说,好多设施也坏了,如厕所等。那么多人方便,必须得天天清理,这些事做不及时,环境会很快恶化。
因此通知地方,派五十名民工进入北大营打杂。
并说这是一件必须完成的任务,如果不配合,就会给地方带来一场灾难。
地方接到军营的通知后,连连答应,并且把这一事告诉了东厂人员。
原来这地方的村官什么的,长期以来都受东厂控制,地方上稍有风吹草动,就要告知东厂人员。
如知情不报,东厂会严加惩罚的。
因此地方若想平安无事,必须和有东厂背景的人处好关系。
现在东厂虽倒台了,但余威仍在,地方上便快速地将这一情况告诉了有东厂背景的人。
张信得到这个信息后,认为这是个不可多得好消息,十分重视,立即通知地方,给他留十个人的名额。
他要派十个擅于搞情报的人,进入北大营,摸清太子被藏在哪儿,以使尽快制订一个救人方案。
第二个消息不怎么好,纯碎就是来给他添乱的。
这个消息和李自成有关,并且和永乐大帝的宝藏也有关联。
原来李自成一路长途奔袭,终于攻占了京城,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战略任务。
但由于是长途奔袭,所带来的后遗症也马上显现出来了。
这便是缺少粮草等战略物资。
这些本来是可以用金钱解决的,但孛自成恰恰也缺少这东西。
没办法,为了维持政权正常运行,他专门组织了一友队伍,到民间搜刮财富。
他们化装成土匪,抢劫了附近的几个庄园,杀死了主人,得到了不少金钱。
加上刘宗敏从贪官手里得到的,对李自成的财政压力,多少起到了一点缓解作用。
不过对于庞大的军队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到哪儿去找钱,就成为了李自成每天考虑的事。
这时候,最了解他的宋献策出现在他面前,“大王是不是为筹钱的一事而苦恼?”
财粮紧张,乃军中秘密,是不能向下面泄露的,那样会引起军心不稳,队伍有哗变的风险。
你连饭都解决不了,谁还跟你干?
因此这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必要时甚至不惜釆取恐怖手段,以达到目的。
刘宗敏在城里大肆捕杀前朝官员,当然是在李自城的授意下进行的。
虽然风险很大,但不这样做,实在难以维持现状。
当然,这种事对一些下级军官,是保密的。
对于像宋献策这样层次的人,就不能保密了。
不过,由于宋献策是坚决反对从民间搜取财富的人,尤其反对刘宗敏的行为,所以在商议搜刮钱财这一事上,并没邀他参与讨论。
主要是想减少这方面的阻力。
但现在人家主动问,就不能不说了。
李自成点点头,表示钱袋子瘪了,正想办法解决。
“有办法了吗?”
“哪有什么好办法,不过是从民间富户家里抢一些,刘宗敏将军从前朝官员手里再罚没一些,仅此而已。”
“大王,我不是说了吗,这样的举动很危险。尤其对一个新政权来说,更是灾难。”
“我知道其带来的危害,可不这样做,咋弄?放心,这个度我会掌握好的,会做到适可而止的。”
“现在就应当停止。”
“这么多人要生活,没钱哪行?你有替代办法吗?如果有,我马上终止这种有损我们信誉的作法。其实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这事的危害性。”
“我有一个替代方案。”
“军师,你莫非有什么灵丹妙药?快说说。”李自成两眼放光地说道。
他特别相信宋献策。泰山不是垒的,自从他入伙后,好计策是一个连一个,不服不行。
“大王还记得我们抓福王那件事吗”
“那还能记不得?不就是哪个洛阳的朱常洵吗?这发生前不久的事,我记忆犹新。不过,那头肥猪己被我们处理了,他好像与我们现在的困境,扯不上关系了。”
“怎么会扯不上关系?大王难道忘了,福王曾经向我们提供过一份重要情报,说在京都北大山里,有一笔巨大的宝藏,是永乐大帝留下的,数量惊人。是永乐留给后人最珍贵的一笔遗产,找到了他,一切都解决了。”
“这是福王说的?”
“对,福王说的,他是听其父说的。作为万历最疼爱的孩子,他的话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李自成想起了抓福王的经过。
当时抓住福王,李自成发了一笔小财,很高兴。
但还是把他处死了。
据说死的很惨,被李自成把他和几头鹿放在一起,煮了,然后众人一同喝福禄汤,听起来相当恐怖。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可信度不大。
不过福王被抓,确实受到了严刑拷打,倒是真的。
传说福王很胖,有三百多斤,而且十分地富有。
李自成抓获了他之后,在宫里搜出了大量金银。之后又对他进行严刑拷打,逼他说出了许多秘密。
原来他不但在王宫里留下许多钱,还修了密室,用来藏钱。
后来这些钱都被李自成找到了。
由于每毒打一次,福王便吐露一次秘密,专门审讯他的宋献策,就每天专门折磨他。
后来,架不住拷打,他又说了一个骇人听闻的秘密:在京都附近埋有一笔永乐时代的皇家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