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策划,筹备,大决战的首选地已确定,那就是在一条河边。
李自成和以张信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分别占据了河东西两岸。
河西岸是李自成实际控制区,而河东,则是政府军的地盘。
河东地势开阔,远处山峦起伏,连绵不断,旁边还有一大片树林,是打埋伏的好地方。
张信的指挥部就在那边树林里。
此刻,张信正以监军的身份,坐镇这里。
他通过各种手段,把附近的驻军,一个个联系上了。好家伙,人数还真不少。粗略地估计了一下,有十七万之多。
这是一组相当恐怖的数字。
其实,除去家眷,李自成的战斗人员,比政府军多不了多少。
李自成的力量之所以显得特别强大,主要是他有一支庞大的家眷队伍充数,看起来吓人。
而且他也不怎么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只要有需求,便组织力量,向目标发起全线进攻。
他是抱拳头作战,力量集中,把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一旦李自成的队伍出现,政府军则四处堵载,各自为战,极大地分散了力量。
最后被李自成各个击破。
这实在是政府军不该犯的错误。
政府军养的这些军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打仗。
他们自入伍那天起,便接受这方面的训练。
而李自成的属下,都是一些农民,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按说就是一盘散沙,可是和政府军的战斗,却胜仗远多于败仗,不知是没发挥好,还是别的原因,叫人困惑。
现在,兵部己发现了问题的所在,要组织力量,和李自成在某地来一场大战,看究竟谁才是王者。
会战地址就选在这条河边。
河道很宽,但现在正是春季,水不太深,人马完全可以涉水过河。
此时,一队人员正从河西岸往东岸涉水。
他们是明军的一支部队,是诱饵,奉命骚扰李自成,然后把他的主力引到河边。
那儿就是未来的主战场。
这支部队刚渡过河,只见后边荡起冲天的灰尘,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杀了过去。
闯字大旗迎风招展,看样子闯王本人也在军中。
队伍越聚越多,从旗号上看,李自成的几员悍将都在。
郝摇旗,李过,刘芳亮等。
张信站在山顶,密切地注意着对方。
只要对方一过诃,这边炮声一响,便全线出击,在这块河谷地上,便会杀声震地。
这将是一场史诗级规模的会战,直接影响到明帝国的国运。
然而对方始终没有过河。
对此,明军的将领们并没着急,他们相信李自成一定会渡河。
原因很简单。
由于队伍的盲目扩张,加上陕豫交界处,连年灾荒,当地己拿不出多少物资,来给李自成提供给养补济了。
而这条河,又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饯。
往东,是属于平原地区,物产丰富,而且是李自成没涉足过的地方,自然也就没受战争所累。经济相当好,居民安居乐业。
占领了他,既可以满足粮草的需求,又可以补充兵员,是他一直都眼红的地方。
只是他从未突破河的限制,一直都是以河为界活动。
虽然河西己被控制多年,由于是多年交战压,民生凋零,加上多是山地,所产出己养不住他那庞大的军队人数。因此他如果想发展,想做大做强,必须冲出这河的束缚,到一片更有发展前景的地方发展,才能够成就霸业。
张信知道他的野心,向东扩弃实力是必然的。
因此才在河边等待着他。
但他低估了李自成的智慧。
从一个邮差做起,到一个领兵百万的枭雄,李自成的每一步发展,都恰到好处。
做到今天这个位置,证明他确实具有雄才大略,有成为一方霸主的潜质。
此刻,他站在闯字大旗下,望看河对岸,在深思。
河对岸,刚刚战败过河的明军,正收拾残部,坐地休息。
虽近在咫尺,对岸却是一片他从未涉足过的地方。
那是一片诱人的土地,富有且广阔。
冲破河的禁锢,到更大的空间去,是一线将士们共同心声。
望着奔流不息的河水,许多人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
“我愿和我手下的弟兄,去打头阵。”
快人快语的郝摇旗大叫道。
“杀鸡焉用牛刀,郝大哥已经在前天刚立了大功,这次过河去败残敌,就由兄弟去完成吧。”
田见秀望着对岸,摩拳擦掌地说道。
听着他们的争论,李自成没有说话,眉头深锁,在思索着。
这时的李自成,经过了多年战火的洗礼,已经具备了战略家的思维。
作为一方统帅,他确实需要冲过河去。河西岸这片土地,长年拉锯战似的战斗,已经无法支撑大部队了。
现在急需寻找一个新的地区。
往东发展无疑是最佳选择。
当然,这条河也根本无法阻挡住他前进的脚步。
连黄河都来去自由,况且这条小小的河流。
既没暗瞧,又没奔流的旋涡,人就可以轻易泅渡。
他担心的是对岸埋伏了多少兵。
被自己打败的队伍,就在河东岸。
这很正常。
根据他的经验,每个被他打败的官兵队伍,都是一路狂奔,转眼间逃的无影无踪。
而这支部队,自己追着他们打,现在他们逃过了河,没有像往常一样,继续逃走,反而从容不迫地停下来,隔河与自己对峙。
很明显,他这是在等自己的队伍过河,然后杀个回马枪,对自己的队伍展开致命一击。
这几千人的队伍,面对自己这强大的军事力量,不逃跑,且底气十足,是谁给他们的勇气?
无疑,他背后有力量为他撑腰。
他又看了一眼对面的大山和那片树林,已经猜出了明军的用意。
在这儿埋伏了重兵,要在这儿组织一场大会战,以决生死。
现在的李向成,可比以前沉稳多了。
他急于扩展土地,但他仍有更大的作战目标,便是明政府的都城,北平。
他早就有这个计划了。
他最宠信的大将军刘宗敏,也不在他这支队伍里,反常不?
其实一点也不反常,此刻他正在北上的路上,目标便是帝都北平。
望着河东岸,李自成忽然有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那就是留下小部分兵力,在这儿隔河与明军对峙,以牵引他们。
主力则快速北上,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北平,与刘宗敏会合,拿下京城,完成自己的战略计划。
想到这儿,他笑了。
表面上看他河边的部队,没任何反应,而后边的部队,才是精锐,正在悄悄地撤离。
而河对岸的明军,却浑然不知,他们仍在山林中等待首,做着黄梁美梦,却不知形势已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