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成掷地有声:此画不是石涛的真迹,是临摹画!
叶子龙和黄刚闻言,几乎同时晕倒。
还以为你就着刚才的良好表现,再接再厉、乘胜追击,哪知你竟然吐出如此雷人的观点!
黄刚心里恨恨道:若不是虐待人格犯法,老子把你摁在大便池里溺便而亡!
叶子龙听了,也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暗思:那天赠予这小子龙国特别令,是不是太冲动了。
叶放和止三若无其事,在嗑瓜子、吃干果,一言不发,碰杯喝茶。
黄刚终于忍不住了。说道:“小子,给你一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点个赞你就以为是天下的网红,胡言乱语,你注定要吃亏!
叶子龙也说道:“玉成呀,刚子……你刚叔是一个胸怀博识,鉴赏大家,鉴别古画古宝这一块龙国无人能比,他竞买得来的字画,怎么能是临摹赝品呢!”
玉成道:“说明这幅临摹作品临摹得好,临摹得高明!”
“闭嘴!”黄刚喊道。
说他以假为真,对于龙国第一鉴宝大师来说,这已经是严重的侮辱了。相当于让他穿着老婆的胸罩,到京都第一广场上裸奔!
“你说这幅作品是赝品,居心何在?有何阴谋?想颠覆龙国鉴宝领域的权威么?”黄刚气喘吁吁,用茶送服了一颗降压药。
“我师叔说是临摹就一定是临摹!”止三冷不丁说了今天第一句话。
黄刚“啊”一声,吐了。
众人一惊,是不是吐血了?
还好,只是干吐了一口浊气!
黄刚怒问:“你是特么的是谁啊?趁我们站着鉴宝,竟偷偷坐下来吃干果!”
玉成道:“黄大师,这是我的师侄,很正义,自己人不是偷吃。”
“正义个屁!一丘之貉!”黄刚说道。
叶子龙见两人较上劲了,便说道:“来喝茶喝茶,这事就过去了,不谈了。”
“不,这小子贬低鉴宝艺术,目无尊长,抹黑权威,必须让他道歉,以正视听!”黄刚不依不饶。
叶子龙道:“玉成,给刚子……给刚大师赔个不是吧。”
玉成道:“好,那我说说。”
这才差不多!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叶子龙满意点点头。
黄刚消停下来,双手叉腰,准备听听玉成的检讨。
“这是一幅当代临摹作品!黄大师认为是石涛真迹,还是有些武断了。”玉成说道。
特么的,你有完没完?!
黄刚崩溃了!
他用眼睛余光瞄着四周,看看有没有棍棒之类的,他准备用重棍在玉成当头一棒!
有些人仅仅靠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必须用武力教训,他才知道是什么是天地君亲师位。
叶子龙也深深叹息。二楞子,在医术上你没得说,但是在鉴宝这一块,你羽翼未丰就挑衅权威,这回你是彻底得罪刚子了。
黄刚找不到棍棒,指着玉成骂道:“人不大,牛逼大!什么你认识虚空道长,孔鹊医神是你徒弟,什么《细雨虬松图》是赝品,我受够了!”
叶子龙制止黄刚的冲动,说道:“这样好不好,我们再请三个素不相识的大师来鉴定,如果有两个以上说是真迹,那么玉成你就输了,向刚子……刚叔道歉。如果两人以上说是临摹的,那么黄大师你就向玉成道歉。公平吧?”
黄刚难平心中忿气,说道:“不行,如果他输了向我磕100个头,把垃圾篓里的干果皮全部吃了!如果我输了,老子拜你为师!‘龙国第一鉴宝大师’荣冠送给你!”
玉成点头同意。
一言为定,不许反悔!叶子龙强调。
“叶放,打电话给国首专用的鉴宝大师别林、道奇、约翰,让他们速来叶府!”叶子龙说道。
玉成摆手,说道:“叶公,不必了!”
黄刚哈哈哈一笑:“叶公认真起来,你就吃瘪了,行,那你磕头认输吧。”
玉成道:“他人鉴定太麻烦,我有一法即可证明此图不是石涛真迹。”
什么方法?又是靠你那张三寸不烂之舌?
旁边热闹的叶放忍不住,问道:“什么方法?”
玉成道:“此画使用的是夹宣,黄大师揭开图画右下角夹层五公分,便见真晓!”
能行吗?画作不会揭坏吗?叶放和止三提出了疑问。
叶公说道:“黄大师非普通人,一张平宣古画可以揭出三层!这是龙国首席鉴宝大师的超高水平,若只揭开五公分的夹层,黄大师闭眼睛都能轻松完成。”
一席话,把黄刚感动得几乎落泪。
还是叶公懂我!
人为知己死,如果叶公让我现在刎颈自杀,我义不容辞!
“我马上揭开夹层,让你见识什么是大师手艺,让你彻底死心!”黄刚摩拳擦掌,拿出刃薄如翼的竹片,动手操作了。
“刚子,慢慢来,搞坏古画就糟糕了。”叶子龙劝道。
“雕虫之技而已,叶公勿忧!您看,我都揭开了十多公分了,什么东西都没有!我还以为里面藏着一支画笔呢。哈哈。”黄刚得意洋洋。
叶放伸头仔细瞧着,失望说道:“夹层什么都没有,纸角只有‘大风堂制’四个印刷字。”
大风堂制?印刷字?
黄刚擦擦老花镜仔细寻看。
叶子龙把黄刚身边的叶放推了个趔趄,挤到画前瞪大眼睛。
“果然是大风堂制四个字。”叶子龙说。
“‘大风堂制’是什么意思?”叶放问。
叶子龙说:“‘大风堂制’意思就是大风堂制造。二十世纪20年代,张大千在上海有缘收藏到明朝画家张大风所画《诸葛武侯出师图》,对此画爱不释手,加之对张大风的画艺十分倾慕,且又同姓张,故把自己上海的画斋取名为‘大风堂’。”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大风堂制……”黄刚额门密密麻麻出了汗。
他是超级鉴宝大师,这四个印刷体字意味着此画是张大千临摹的无疑!
叶子龙道:“张大千喜欢临摹石涛,是举世公认的‘石涛专家’。他由崇仰石涛、研究石涛到临摹石涛,下了一番精深功夫,并从石涛入手,走上了一条追踪明、元、宋、唐代画技的‘师古’之路。
玉成笑道:“叶公博识!这《细雨虬松图》是石涛在1687年所画,而这幅《细雨虬松图》是1950年张大千的临摹作品。两图创作时间相差260年!”
叶子龙问黄刚:“刚子,看样子你输啰。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