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成顺着平英大道溜着自行车,到了一个人群攒动的地方。
原来是一个集市。
集市口有个大拱门,正中有六个隶书大字:通宝古玩市场。
中江市曾是古代建都之地,这个古玩市场久负盛名。
玉成对古玩的印象,就是爷爷给的小玉球。
小玉球很神奇,捏在手里,可以控制他人的意识和行为,相当的了不起。
玉成从小就跟着丁不中这个神秘的老怪,练就了过人的胆识,掌握了超世的医术,因此,只身游荡大千的时候,心里平和坦荡,无所胆怯。
古玩市场里有没有类似小玉球的神奇东西?
开开眼界,逛逛也无妨。
一般来说,周末的古玩市场才热闹,但是今天这条街道人来人往,形形色色的人很多。
两边是林立的古色古香的门店,道路两旁的梧桐树遮住阳光,让人看不出店里的乾坤,增添了几分神秘。
路边的地摊很多,但物件不是很多,有的摆有几十件,甚至是几件。大多是古瓷器、石器、书画、铜制动物。
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古玩市场中,大部分是鱼目混珠的赝品和令人啼笑皆非的假古董。
玉成走到一个摊前。摊主是一个农民样子的小老头,留着山羊胡须。
玉成拿起一个小铜鼎,看了看,毫无生机,假货无疑。
“要吗?真古董,刚出土。”小老头向玉成介绍。
“再看看。”玉成摇了摇头。
玉成不问价格,因为刚刚了解到这里的一些行业规则。
老板开价,您还价,老板答应,这东西您就得买了。出价不买,行内大忌。
即使“打眼”买到假货,也只能自认倒霉。你如果“打眼”可以退货,那你“捡漏”了也会把产生的厚利补给商家?不可能!
这时,背着一个大麻袋的满脸络腮胡的中年汉子,匆匆走进人群密集的地方。他铺开地垫,把袋里的东西全部倒了出来,立即引来好些人围观。
有玉石,有小铜鼎,有锈迹斑斑的刀剑,还有大量的龟甲。
玉成也凑了上去。
这时,人群中挤进来一个少妇,身后跟着一个戴老花镜的老头。老头的装扮,貌似资深鉴宝专家。
他选择了一把小尖刀端详片刻,问道:“这把鸣鸿刀多少钱?”
“呵,老先生识货!这是正宗的鸣鸿刀,轩辕黄帝所铸造,存世不多,五百万你拿去。”中年汉子说道。
老人不语,用手慢慢摸着刀柄,再用指着轻轻敲着刀身,不紧不慢,细细查看。
“刀是好刀,可是钢音回响浑浊不清,两百万,怎么样?”老人说话还价了。
“去年在中江古汇坊的拍卖会上,同样的刀拍到一千万的高价!”中年汉子说道,“卖五百万算是很低了。”
“四百万,我们诚心要了。”那少妇旁边说道,她应该是真正的买主,话权人。
“现金还是打款?”中年汉子犹豫片刻,答应了。
“打款!”少妇拿出手机,转了款。
这笔交易,应该是今天最大的一笔。
瞬间,摊前围满了人。
中年汉子拿着一块麻布把刀包装好,递给了少妇。
这时,玉成旁边的一个长发过肩的中年人摇了摇头,小声说道:“昨天在豫园古玩城看到他们,今天又是这个套路!装得挺像。”
玉成捏着小玉球,感受不到这把刀的灵气,正在奇怪之时,听到这话,即明白了少妇和老头就是这摊的“托”。
围观的人见摊里有真迹,纷纷拿着玉象、铜雀、钢刀查看,并和中年汉子进行讨价还价。有几万元成交的,也有几千几百成交的。
玉成看见那堆龟甲有些异样,便扒开查看。玉成捏着小玉球,只见其中一个巴掌大的龟甲,散发出淡蓝色的微光。
这个可是真品。
“老板,这片龟甲是什么价格?”玉成问道。
“这是殷墟出土的商王朝占卜的龟甲!”
“你知道吗,晚期的商王几乎无事不占,无日不卦,留下了十五万四千片的甲骨碎片,这是其中之一。”中年汉子倒是精通古物来历。
作为中华文明基因的古老密码,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就是刻写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通常是殷人的占卜记录或记事卜辞,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等各方面。
这些龟甲上的裂纹寓意泄露的“天机”,拥有占卜祭祀、收成、病患、生育等神奇功能。
玉成拿起那片发光龟甲,递给中年汉子:“你帮我看看,这片品相如何?”
中年汉子接触龟甲的时候,玉成捏紧小玉球,脑里映现出中年人的信息和运程:
阿布扎,彝人,38岁,倒腾地摊古玩为生,存款65万,血压略高,其它无碍。家中阴盛阳衰,近期无大灾。
太神奇了!
小玉球本来就神奇无比,与龟甲配合运用后,所获取的信息更为具体详细!
“这个多少钱?”玉成问。
“殷墟出土的龟甲,卖一件少一件,四万!”中年人见他竟然对这从来没卖出过的龟甲感兴趣,心里不由暗暗发笑。
“没这么多钱。”玉成答道。
其实真的没有多少钱,爷爷给的那两千块,花去车费和快餐费,现在还有一千一百块。
“你有多少?”
“六百块!”
“看你是老实人,卖给你吧。这是我今年最亏本的一单买卖!”中年人似乎很委屈,其实内心大喜。
他去其它集市倒腾这些龟甲,是按一斤二十块进货的。
双方各取所需,心里互相鄙视:真是一个傻逼!
玉成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座土木结构的三层建筑前。庭前种柳,大门左右刻撰着曹雪芹的名联: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正中魏书“品珍阁古玩店”。
玉成进入大堂,里面有许多大柱子,堂内是木板地,正堂墙当中挂着唐代郑虔的峻岭溪桥图。
大堂当中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堆着许多名人法帖,摞着数十方宝砚,五六个笔筒内插着各式各样的毛笔。
这是一家经营名画古画和古笔砚的古玩店。
两个年轻的女孩在整理柜架上的物件。
一个叫洛云,一个叫洛琪。
“洛云,有人来了,你去招呼。”洛琪说道。
洛云搁下手中活,迎了过来。
“帅哥,想找什么宝贝?”
“有什么好宝贝?”玉成进入这里,是随意逛逛,漫无目的。
“我们主要卖名笔名画名砚。”洛云抽出一支毛笔,介绍道:“比如这一支笔,清代白玉龙纹毛笔,笔身全玉,售价20万元。”
只见此笔白若凝脂,笔斗膨出,弥漫着祥和之气。
玉成捏着小玉球,手触龟甲,毛笔信息立即脑中映现:材质:和田白玉、羊毛,制作时间:1750年,出自清宫造办处。
确是正品!玉成暗道。
可是只有五百块钱,到底是买不起的。
再说,自己对这些文玩也没有什么兴趣,逛逛开眼而已。
“我自行看看,有兴趣的东西再和你谈。”玉成对洛云说。
这时,洛琪喊道:“洛云,把这些旧东西拿去扔了吧,老板早都交待了。”
洛琪把柜架上布满灰尘的十多支陈旧不堪的毛笔,丢入垃圾篓。
玉成见到其中一支笔泛着轻微蓝光,心中一动。
走到篓边,脑中映现出信息:制作时间:333年,产地:浙江绍兴,为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写《洛神赋十三行》所用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