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9年5月10日早晨7点,炎州盛海市郊区的一栋洋房中,朱铭轩正在查看着手下递来的电报。
这是一封由国内转发的普鲁士电文,上面的内容是普鲁士请求大明在5月28日前做好战争准备,因为普鲁士将会在27日凌晨发动《巴巴罗萨》计划。
要问普鲁士将以什么理由向沙俄宣战?普鲁士人回答他们准备不宣而战,强国对弱国没有开战的理由,想打就打。
不过为了出师有名,普鲁士军方还是找了一批逃亡的乌克兰人,借着人道主义援助的名义入侵沙俄。
要问大明怎么宣战?嘿嘿,大明帝国作为讲究名义的国家那必然是在沙俄境内丢了一名士兵,这招真可谓是经典。
沙俄那么大,大明走丢一名士兵也很正常,要是沙俄不让大明军队越境去检查,那一定是有猫腻,这开战理由不就来了吗?
“陛下,国内的统计数据来了。”
“在蜂箱逃跑后,从沙俄境内跑到咱们大明的人数足足有40多万人,其中有18万人是沙俄乌拉尔军区的士兵,还有22万人是普通的百姓。”
“这些人已经被编入西伯利亚外籍建设兵团了,等到开战就让这些洋人给我们带路。”
秘书长陈融清又拿着一封新的电报走了进来,上面清晰的记录了这次沙俄骚乱造成的严重后果。
“40多万都是免费的劳动力啊!让他们把西伯利亚建设成为我们大明的一个大矿场。”
“朕这次决定进攻沙俄的时候出动250万仆从军,让他们充当第一波的进攻主力,要不然这些年帝国白养了这些人。”
朱铭轩在心中已经分配好了这次进攻沙俄的兵力,大明本土的士兵差不多50万人,仆从军250万。
这些仆从军大部分是扶桑士兵、美丽国西海岸士兵、沙俄士兵。
大明帝国主要出动空军和装甲兵给这些仆从兵提供火力支援,巷战什么的就靠这些仆从军去堆人命了。
老实说大明帝国现在的仆从军实力相当的不错,特别是扶桑的海军马鹿和陆军马鹿,这些人一直想要给帝国表忠心,还有那些逃亡到大明的沙俄人。
自从来到大明感受到大明的强大后,沙俄人算是真真正正的臣服了,直呼朱铭轩为真正的沙皇,斯拉夫人愿意为东方的沙皇去杀死住在莫斯科的无冕沙皇。
大明军方给仆从军的武器装备也不差,基本上都是大明军方淘汰的武器,这些武器和二战水平一样,足够仆从军拿来打那些手持莫辛纳甘的沙俄工团士兵了。
就在屋子里的两人在闲谈时,房间的木门被敲响。
“咚咚咚~”
“陛下,盛海市警察局的局长林振华想要拜见您!”
警卫的话传进屋内两人的耳朵里。
“林振华?他有什么事情?要是给陛下送礼的话那就让他回去吧!”
陈融清根本不知道林振华这个名字,一个盛海市的小局长,按照以前的官员品级来算,这连六品都没有到。
自从皇帝来到了炎州之后下,想要觐见的皇帝的官员那是络绎不绝,大多数是想混个脸熟。
“早上七点多来见朕?让他进来吧!朕看看他是有何要事!”
朱铭轩对于一个警察局长的拜访还是颇为意外,思来想去后决定见见。
盛海市曾经的名字是悉尼,自从大明占领了澳洲把澳洲改名为炎州后,澳洲所有城市的名称被全部命名了一番。
几分钟后,林振华走到了客厅里面,在这里他见到了帝国权力巅峰的男人。
如果他是想要拍皇帝马屁的,那么他现在必定是极其谄媚的歌功颂德,不过他今天的拜访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他手下的一名警员的女儿。
“陛下,臣今天想请陛下出席一场特殊的上学仪式!”
林振华的毕恭毕敬的向朱铭轩说道。
“开学仪式?说来听听!”
朱铭轩饶有兴致的问道,他原以为林振华会说些其他的东西,可没有想到竟然是一场上学仪式?
“陛下,这是一份报纸,上面刊登了我局的一名警探和非法移民枪战的事迹,这名警探在战斗过程中为了掩护战友英勇牺牲,而他有一个6岁的女儿将会在明日前往盛海市第三小学就读。”
“我们盛海市警局想要举行一个上学仪式,护送这名警探的女儿上学,给予这位可怜的孩子一些生活的勇气。”
林振华一五一十的讲述道。
“这位孩子的母亲呢?”
陈融清询问道。
“这位孩子的母亲前几年因病去世了,她一直跟着她的父亲,她的爷爷奶奶在本土,根本无法来到炎州。”
林振华给两人解释道。
“这位孩子是一位孤儿了?”
“不,她不是孤儿,她还有我们这些人叔叔伯伯们做依靠,她在平时对陛下您是十分的信奉,您就是她的信仰,如果您能够出现在她的面前和她说说话,我想她会很高兴!”
“朕可以答应,她的父亲为了帝国的治安献出了生命,作为皇帝朕有必要关照每一位帝国的子民。”
朱铭轩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件事情,他将用行动去践行他常说的那句话——孩童是祖国的花朵!
坐在一旁的陈融清也认为朱铭轩出席一场如此有意义的仪式是个好事。
皇帝第一次来到炎州势必要树立一个亲民的形象,他觉得可以让宣传部门好好的宣传一下这件事情,可以把盛海市警局的做法推广到全国。
关爱孩童可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整个社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