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主冰冷地说道:“回去告诉你们国王,若不满足我们提出的条件,休想返回开京,只管把命留在这儿,我会为他找块风水宝地安葬。”
这话明显带有讥讽,其他三元道的首领纷纷笑出声来。金副相感到无比憋屈,所谓的谈判,实则等同于无条件投降,但他又岂有能力拒绝?只能躬身回答:“教主有什么条件敬请告知。”
“第一,将牛峰山及其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全部划归三元道,此范围内不得有任何军队存在,包括宋军。涉及宋军驻扎的地点,由你们负责通知宋军撤走,若宋军拒不撤离,我们只会向你们追究责任。”
金副相心知肚明,之前三元道仅提出占据牛峰山,如今却扩展至牛峰山周边方圆五百里的区域,这实属一大片领土,其中不乏宋军驻扎的要地。
他暗自思忖,此举莫非意味着三元道有意对抗宋军?若真如此,必将引发一场风波,或许还能借助宋军之力将对方铲除。
于是,他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尽管对方明确表示,涉及宋军驻扎的问题由他们出面交涉,让宋军撤离,但这并非难事。
只需告知宋军这是三元道的意图,宋军的怒火自然会转向三元道。三元道似乎过于膨胀,真以为无所不能吗?
“第二个条件,立即筹措十万女子送至牛峰山,以发展三元道的势力。我们只招募女性,尤以年轻女子为佳,甚至未成年的亦可。人数不得有缺,期限为三个月,逾期后果自负。”
金副相再度点头,心中愈发窃喜。三元道此举无疑是与大宋争夺女子,大宋一直在高丽推行“英雄母亲”计划,年轻女子多被送往大宋的“英雄母亲”营地生育。
尽管许多营地设于高丽,但大部分位于大宋及其海外领地。如今三元道竟要求高丽筹措十万女子,且指明要年轻女子,岂不是在虎口夺食?必然进一步激怒大宋。
三元道的教主难道还是孩童,怎会连这等后果都未料到?
教主恒子继续说道:“第三个条件,让国王及你们高丽的文武百官加入三元道,即刻前来向三元道教主跪拜,正式加入,听从教主调遣。”
这一要求确实出乎金副相意料。三元道已然膨胀至极,竟要求高丽国王加入,难道不知高丽现为大宋的藩属国?
强行让藩属国国王加入教会,无疑是公然挑衅大宋这位宗主国。
金副相的内心所想却被教主一语道破。她说道:“大宋那边我们会派人交涉,你转告国王,此事无需担忧,大宋会同意你们加入三元道。大宋已言明,不干涉我们与高丽之间的纷争,此事不触及大宋根本,他们不会干预。”
金副相心中暗忖,哪有这么简单,大宋皇帝绝非易与之辈。看来这位教主颐指气使惯了,尤其此次大败高丽军队,借天助之力,甚至将国王困住,随时可将其俘虏。
在此局面下,人极易迷失自我,误以为天下尽在掌控。
金副相未作任何辩解,只是点头应允。
教主颇为满意,说道:“你即刻将本教主的三个要求转告国王,并让国王携文武百官前来朝拜,加入三元道。签署合约,承诺将十万女子及牛峰山及其方圆五百里土地悉数交予三元道,如此你们便可平安返回开京。日后,本教主有何差遣,国王及文武百官必须遵从,违者将受严惩。”
金副相连忙答应,随后便告辞离去。回到高丽的兵营后,他将这三个条件向国王及身边的几位高级文官进行了汇报。
尽管郑忠夫等三位武将在山谷中对国王照顾有加,确保他们饮食无忧、衣着保暖且免受欺凌,但国王对武将的根深蒂固的轻蔑,使他依然未能参与重要会议。此次亦不例外,三位武将未被召见。
然而,当国王听完金副相转述的三元道教主提出的条件后,终于下令召见郑忠夫等三位武将。因为他明白,此刻不得不依赖他平日里看不起的这三位武将,以保全最后的尊严。
对方提出的三个条件中,前两个尚可应对,可以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先答应下来,再将祸水东引,让他们去与大宋硬碰硬。
但第三个条件却棘手至极,要求他带领文武百官叩拜教主,这一拜将使他成为三元道的教众,届时如何向大宋交代?他的尊严又何在?
若不答应,则无法脱困。此时唯有询问三位武将是否有突围之策。已至生死存亡的关头,他的军队已无力作战。若此时仍派文官领兵,无疑是自寻死路,且会引发更大的麻烦。
国王心中虽有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召见三位武将,看看他们是否有能力保住他最后的尊严,避免颜面尽失。
一旦拜倒在三元道教主面前,他在大宋那边的信任将荡然无存,大宋会不动声色地将其撤换,换上一个不会让大宋丢脸的君王,那他就彻底完了。因此,最后一条条件他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
三位武将听完金副相所述的三元道条件后,义愤填膺,但他们皆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并未急于表态决战。而是冷静地向统兵官侍御史询问:“是否已摸清敌人兵力部署?”
侍御史虽是剩余军队的最高统帅,却缺乏基本的军事素养,甚至未曾派人探查敌方情况。
面对郑忠夫的质询,他张口结舌,无言以对。郑忠夫心知问了也是白问,便对国王说道:“当务之急是立即派人探明敌人布防情况,以便制定应对之策,同时派人突围求援。只要我方有人冲出重围,三元道便会感到危机,不敢太过嚣张。待援兵赶到,三元道必不攻自破。”
国王面色阴沉,毫无赞赏之意,反而冷冷问道:“那我们去何处求援?开京附近的军队已全部集结于此,能调动的都已调来。”
一旁的金副相点头附和道:“确实,能调动的兵力均已调集,附近再无其他军队可寻,除非是宋军,但他们已明确表示不会插手我们与三元道的纷争。此前大军被围时他们便无动于衷,如今更不会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