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藏书吧 >  逍遥侯内 >   第1469章 看看

崭新的长安城中,依然是四四方方的格局,市和坊泾渭分明。

李中易漫步于街头,穿梭于人群之中,心情格外的舒畅。

扮作大管家的张三正,依然十分紧张,两眼不断的扫视着四周的动静,时刻保持着警惕的状态。

没办法,摊上了一个喜欢微服私访的皇帝,活该张三正担惊受怕。

京兆府毕竟是西北的第一大城,街上的人流并不少,却无京城开封那种摩肩接踵的味道。

再怎么说,开封城已经是城市居民四十几万的东方第一雄城了,其市民总数多过京兆府,足有五倍以上。

旁人是看街景,李中易是看行人,这里面的诀窍是,看买东西的多,还是卖东西的多。

尤其是,街头巷尾的小食摊,生意好与坏,颇能说明一些问题。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李中易暗中观察的就是,市井是否真正繁荣的大问题。

落一叶而知秋,管中窥豹,说的都是由小处见大事。

不管怎么说,民以食为天。

所以,李中易领着叶晓兰进了一家粮铺,并笑着问粮价,“本地的粳米多少钱一升?”

“不瞒大官人,十文一升。”粮铺的伙计,看得出来李中易不是个穷鬼,说话也格外客套。

李中易点点头,开封的粮价,比京兆府便宜一倍以上,主要是南方的粮食送到开封来,走水路运输,成本并不高。

而从中原地区,运粮食入陕西,单单是潼关这一段的艰难山路,就在无形之中,增加了不小的转运成本。

在后世,从田间地头收上来的蔬菜,其实并不贵,也就几分钱一斤而已。然而,把这些蔬菜从田间送到大城市里的集贸市场之后,价钱往往翻了好几个跟头。

这其中除了垄断的因素之外,主要是运输的成本比较高,导致菜价也跟着高涨。

如今,整个大周的粮铺,皆为李中易所有的垄断粮商,典型的国有企业。

李中易心里很清楚,同一座城市的粮铺,其粮食价格都是统一的。

也就是说,此店卖十文钱一斤的粳米,别处粮铺也都是这个价。

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因为是李中易做出的规定,禁止同城的粮价,出现不必要的波动。

民以食为天!

在如今的社会中,权贵们真正赖以暴富的途径,除了垄断粮食生意,在灾时趁火打劫之外,再就是放高利贷。

李中易登基之后,反手一掌,就将粮食生意给垄断了,同时禁止发放高利贷。

如果,没有驻村的村正,以及驻亭的亭正,李中易的禁令形同废纸一张,并无屁用。

然而,随着转职村正和转职亭正的人数不断增多,整个帝国的农村,逐渐纳入到了李中易的掌握之中。

以李中易的固有经验,朝廷收一文钱的税,官员们要贪三文钱,而胥吏们至少要贪六文钱以上。

往往,一个看似强大的帝国,都会败于基层的酷吏之手。

客观的说,大明王朝名义上的税赋其实并不重,但是,明末时期朝廷始终拿不出钱来镇压李闯、张献忠等反贼,核心是官富民穷。

官富民穷的根源是,吏和官沆瀣一气,共同敲诈老百姓的钱粮。

李中易在城里走过了两条街,据他的暗中观察,街头巷头始终有出摊子的小食贩。

这就说明,杨文灿并没有因为李中易的到来,而采取短期禁摊的策略。

毕竟,小食摊主们,每天都需要收入,不然的话,家里很可能揭不开锅了。

一个体恤民情的州官,不敢说是清官,但至少可以证明,有怜悯之心,还没坏透。

李中易想试探一下粮铺的公平问题,故意买了二十升粳米,由张三正背着。

离开粮铺不久,张三正赶上来禀报说:“米里的砂石极少,显然,没有以次充优。”

李中易点点头,粮铺里的猫腻,他大致掌握了一些。其中,最主要的猫腻之一,便是在米里面多放砂石。

另外,粮铺的管事,若想做手脚,就必须以次充优。比如说,用五年以上的陈米,替换入库的新米,从而赚取其中的差价。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是国人的潜规则!

自从垄断生意以来,李记粮铺的掌柜们,已经被杀了近百人之多。

贪腐的掌柜们临死之前,都写了他们是怎样做手脚的细节,所以,李中易知之甚详。

“嗯,张三正,今天晚上,你带人将粮铺围了,务必将铺子里的粮食,全都清点的一清二楚。”李中易素来知道国有企业的弊端,所以,杀人从不手软。

贪欲和性命相比,他倒要看看,还有谁敢做硕鼠?

硕鼠,尤其是管粮食的硕鼠,必须千刀万剐,绝不容情!

李中易吩咐了张三正之后,接着往前走,转过一个街口,却见一堆人围得水泄不通。

等李中易凑近了一看,却发现,此地是京兆府大理府寺的所在地。

李中易登基之后,便对朝廷的司法体制,作了根本性的改革。其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地方的州县官员们,不再负责审判问案,而改由大理州寺或县寺承担审判职能。

专业的事情,必须由专业的人去做,一直是李中易奉行的理念。

“升堂喽……”

“肃静喽……”

李中易刚站到人堆里,就听见大理府寺的衙门里,传出升堂问案的呼喝声。

“带人犯……”

“带证人……”

“带苦主……”

李中易在人堆里,看得也不是特别清楚,但是,堂内传出来的各种动静,经差役们的大声通传之后,倒是知道的比较清楚。

这不是李中易第一次围观大理寺问案。

此前,在开封城的时候,李中易经常混在人群里,旁听大理寺的官员们,公开审问案件。

今天审问的这件案子,案情其实并不复杂,张三找李四借了一贯钱,约定利滚利,每月一分的利息。

这种利滚利,是朝廷所禁止的勾当,并不予以保护。

可问题是,张三和李四的借贷行为,是在李中易发布禁令之前的行为,这就有些难办了。

“本官判决如下:张三所借的一贯钱,应付李四的息钱,为百分之五,而并非是百分七十……”

案情并不复杂,法官当场作出了判决。张三借钱是事实,但是所付的息钱,必须符合朝廷的规定。

李中易双手抱胸,看着放高利贷的原告哭丧着脸,不由觉得有些好笑。

只要是官府不支持放高利贷的剥皮利钱,权贵和大地主们,就无法通过利滚利的方式,剥夺自耕农的土地。

对于朝廷而言,大地主们都属于吸血鬼的范畴,向下压榨农民,向上躲避税赋,没什么鸟用。李中易看得很清楚,只有自耕农,才是朝廷赋税的根本性来源。

所以,李中易制定的政策,一律偏向于保护自耕农的根本利益。

至于,大地主们不满意了,想要闹事?那就太简单了,朝廷养兵可不是只吃干饭的。

说白了,限田令和限利令,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阳谋。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如今,各地的大地主们,因为不服而闹事的人,已经被砍掉了几千颗脑袋。

砍了脑袋,抄了家产,就等于是把利益,进行了重新的分配。

从大地主那里抄来的家产,李中易并没有无偿的分给平民,而是留了下来,作为皇田而存在。

所谓的皇田,也就是皇帝所拥有的田产,妥妥的国有资产。

李中易看得很清楚,只有部分的土地国有化之后,才有可能在饥年确保饥民们有田种,有饭吃。

指望大地主和大乡绅们,施舍粥饭给饥民吃,不过是杯水车薪的痴心妄想罢了。

在小农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就是土地。

李中易推行的土地政策,就本质上而言,其实是一场土地革*命,革的是大地主的命根子。

听罢大理府寺的断案之后,李中易领着叶晓兰,绕进了一处小巷子。

以李中易的经验,暴露于街面上的事物,往往太过美好。而小巷子里的生存环境,才是这座城市真正的主轴。

李中易认定的城市主轴,只能是小市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其他。

粮价是否便宜,菜价是否便宜,柴禾的价钱是否便宜,这些都是李中易真正关心的细节。

也就是俗话所言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电气的价格高低,才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穿街走巷,钻进小胡同的李中易,赫然发现,这里别有洞天。

小巷子里,小食摊林立,价钱也十分公道。至于味道嘛,李中易肚子不饿,没怎么试过。

“生意怎么样?”李中易随手买了个炊饼,信口问摊主。

“还凑合吧。”小摊主随口就答,看神态并无特别的不满。

李中易一看就明白了,小摊主说是凑合,实际上恐怕是没少赚钱。

小摊主赚到了钱,这就说明京兆府城里边,老百姓的日子还算凑合。

其中的逻辑,也并不复杂,小摊主若是赚不到钱了,那就说明城里的居民收入,不是一般的低了。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亮剑之重霄王承柱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麦城悲歌与武圣传奇乱世:整活小砖家太子西上和亲,三年后挥师擒龙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红楼之庶子风流乱世荒年,从富养妻妾开始无敌大明:开局被徐家退婚,我炼化十万铁骑明1914土豆与均田令:我在大唐当地主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大明:开局炸毁宁远城!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