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银票顾名思义,是代替银两在市面上流通的一种票据,也可以说是一种纸钞。

银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初期,那时候的四川便出现了专门现钱保管业务的“银票商铺”,也就是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商铺,商铺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三十文的利息,即支付百分之三的保管费。

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是最早“银票”,当然,这种“银票”还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并非市场流通的货币。

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银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银票铺,并在各地设银票分铺,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银票”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

再后来,银票商铺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银票”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银票”,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这时候的“银票”才真正发展成为能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

北宋初期为什么会出现银票呢?

因为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金银铜等贵重金属短缺,满足不了流通的需求。

一开始,北宋朝廷没有办法,只能铸造铁币来确保流通需求,当时,十个铁币才能抵一个铜币,而一匹布就需要铜钱两贯,也就是铁币两万,两万铁币的重量足有五六百斤,拉一车铁币去买一匹布就是当时的现状,这种交易方式极为不便,因此客观上就促成了轻型货币银票的出现。

宋仁宗天圣元年,北宋朝廷设置益州银票务,由在朝京官监督主持银票发行,官方银票正式问世。

北宋时期的银票发行还是相当规范的,所以应用极为广泛,直到宋徽宗大观元年,北宋朝廷将银票改为钱引,使得货币与本金脱离,肆意增发,才造成了银票或者说钱引价值大跌,到了南宋末年,一千文的钱引价值已经不到一百文。

到了元代,银票制度反而更完善了,元代主要货币就是银票,甚至《马可波罗记》中都详细介绍了元代银票印制工艺和发行流通情况。

明朝也发行过银票或者说纸钞,明初洪武八年就发行了替代铜钱的宝钞,原因也是由于当时缺铜。

洪武八年发行的宝钞面额为一贯,也就是一千文,当时的米价就是一石米一贯宝钞。

到洪武二十二年,大明朝廷又增发了面额分别为拾文、贰拾文、叁拾文、肆拾文、伍拾文的宝钞,而此时因为发行宝钞不设置储备金,想怎么发就怎么发,以致宝钞严重贬值。

到永乐五年,一石米已经涨到宝钞三十贯,也就是说,宝钞二十年就贬值了三十倍!

到宣德七年,一贯宝钞只值铜钱五文,也就是说,宝钞发行五十年就贬值了两百倍!

到正统九年,一石米的价格已经超过宝钞一百贯,宝钞已经不能通行,“积之市肆,过者不顾”。

到正德年间,宝钞实际已经被废止,大明朝廷不再发行纸币。

这就是大明发行纸币的闹剧,完全不管经济发展规律,肆意『乱』发,只用了一百余年时间便使得朝廷信用破产,民间不承认宝钞!

张斌看着眼前关于大明宝钞的记载,不由皱眉不已,在大明,纸币的信用早就被朝廷给摧毁了,自己再发行银票,有人买帐吗?

他考虑了很久,还是决定大胆尝试,循序渐进,慢慢恢复纸钞的信誉。

他知道,银票实际上是很有前途的,或者说,纸钞取代金属货币是一种趋势。

这个时候大商户之间的交易已经上升到数万两甚至是数十万两的级别,数十万两是什么概念,不说什么十两一斤与十六两一斤的区别,简单换算一下,十万两就是一万斤,一万斤银子,最少也要几辆马车才能拉的动,拉着数车甚至是数十车银子去做生意,其麻烦程度可想而知。

不说别的,光是一个安全问题就不容忽视,如果是同城做生意还好,如果是异地,跨越几个州府,甚至是跨越几个行省,带着数车甚至是数十车银子就很不安全了,防匪盗,防贼,那只是一个方面,有时候,甚至自己人都得防,因为数十万两银子足以让人为之疯狂,一旦银子被抢,什么都没了,有时候甚至连命都的搭上!

所以,不管怎么说,现在各地行商的大商户对银票是有需求的,而且需求很迫切,这就是恢复纸钞信誉的基础,只要各大商帮的商户都用上东盛堂发行的银票,民间对银票的信心就会慢慢恢复,到时候,银票成为流通货币就会水到渠成。

发行银票,除了信誉问题,最重要的莫过于防伪的问题了,你不『乱』印,人家仿制你的,逮着一顿『乱』印,那时候就不是信誉问题了,整个东盛堂甚至都会因此而破产。

所以,发行银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解决防伪的问题,为此,张斌特意在福广调集了十余户忠厚老实的印刷户,将他们全部迁移到大员城,专门安置在一个大宅院里,跟他们商议起银币的防伪来。

这下,他这位总督大人就比较怪异了,正事不管,成天跟十余户印刷户混在一起,也不知道在忙些什么。

这会儿真没几个人知道他在忙活什么,因为这十余户印刷户都被他监管起来了,甚至他还下了封口令,严禁他们跟任何人谈及研制银票的事情,一旦发现,迎接他们的就是永远消失!

对于纸钞的防伪,张斌还是有一定经验的,他虽然没有造过纸币,后世的纸币却见的多了,各种防伪方法也有所了解,所以,设计起银票来倒不是很难。

纸币防伪有很多种方法,结合明朝这会儿印刷和造纸技术的水平,张斌选取了几种。

首先是纸张,纸张肯定要特制的,用特殊的纸张足以难住九成以上的仿冒者,只要用市面上买不到的特殊纸张印刷银票,绝大部分仿冒者都得跪,纸都买不到,还仿冒什么呢?

他征询了十多个印刷户的意见之后,定下了一种纸,这种纸在市面上根本没有买,这些印刷户中也只有一两个人见过。

一般纸都是用稻草、麦秆等原料做的,成本低廉,一百张一尺的稿纸也才几厘钱,这种是印刷常用的纸,没什么柔韧度,一撕就开,也不耐磨。

好一点的纸则是用树皮做的,成本就比较高了,一百张一尺的纸便宜的也要几分,贵的要几两,这种纸一般用作高档书籍的封面,柔韧度已经相当不错了,要费点劲才能撕开,也比较耐磨。

最贵的纸则是用棉絮做的,成本相当高,比布匹都高的多,因为布匹是直接拿着棉絮做成的纱线去织的,棉絮等于完全被利用了,而用棉絮做纸的话,起码要煮出一半的渣滓,只用处理过后的棉纤维。

这种纸,相当柔韧,也比较难撕开,相当耐磨,而且白度比较高,不用添加任何增白剂,自然洁白,对印刷颜料的吸附『性』相当好。

不过,这种纸造价昂贵,差的都要几厘钱一张,好的甚至要一两一张,一般只有特有钱的人家做特殊用途才会专门订制,而且,会造这种纸的匠户也不多。

造银票,要的就是这种纸,造价昂贵不怕,一两一张也没关系,因为张斌准备做的第一批银票面额都是一百两的,长度也不到半尺,一张一尺的纸可以造好几张银票呢,造纸的成本压根就不算什么。

于是乎,他又调来了几个经验老道的造纸匠户,也全部集中在大员城,让他们专门生产做银票用的纸张。

纸张的问题解决了,接着就是雕刻和印刷技术,这个虽然不是独门技术,可以加入的防伪元素却很多,比如特殊的复杂图案,比如多层彩印,比如双面印刷等等。

张斌还决定用特制的铜板雕刻,这样的话印出来有凹凸感,还可以套用精密的模具,使印刷出来的图案更加精密,而且还比较耐用,不像木版那样印着印着印着就花了,线条始终如一。

最后,他还搞了个独特的条码编号,正面是阿拉伯数字,反面则是与之对应的条形码,这个完全是后世的东西,一般人根本不明白这是什么玩意,而且数字编码也有一定的规律,一般人也不会知道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

他也不准备将条形码的识别方法教给太多人,仅限于各区域的大掌柜和他们的窒息亲属,外人绝对不教,而且也严禁他们教给外人。

就这样秘密筹备了将近一个月,第一批百两的银票终于可以印刷了,张斌特意召集了附近几个区域的大掌柜,开始培训他们识别银票真伪的方法。

还是那几个离东番比较近的,能通过快船联系的,也就是:

福建和江西由大掌柜黄鹏负责;

广东和广西由大掌柜黄程负责;

南直隶和浙江的大掌柜曹化春;

北直隶和山东的大掌柜曹化雨;

东瀛和朝鲜的大掌柜郑芝鹗。

之所以只招这几个大掌柜前来并不光是因为他们能够通过快船迅速抵达,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地方基本是大明商贸活动最发达的地区,十大商帮大部分都集中在这些区域,而且,这些区域也可以通过快船转运银两,压根就不用担心挤兑或者无银两可兑的情况。

这些大掌柜原本也听张斌说过,要开拓银票任务,但是他们没想到这么快就会开展,在他们想来,起码要大明两京十三省,甚至是个州府县城都有东盛堂的分号,银票汇兑的业务才能展开,现在东盛堂的分号还远没有这么多,而且,西北各地发贼闹的正凶呢,很多地方银子压根就送不过去,更别说兑换了。

张斌并没有跟他们解释这么多,因为他准备召集各大商帮的掌舵人宣传一下东盛堂的银票,到时候也要详细解释一遍,这个时候跟他们解释有点白费功夫,还不如到时候一起解释。

没过几天,东盛堂五位大掌柜都培训的差不多了,第一批银票也印出来了,张斌直接召集四大商帮的掌舵人在福州聚会,宣传东盛堂银票发行的相关事宜。

龙游商帮、宁波商帮、徽州商帮、江西商帮,四大商帮的掌舵人再次齐聚福州的望月楼,这时候他们的心情已经大不一样,上次是张斌组织募捐,大家相信他福建巡抚的为人,冒着一定的风险各自捐出了几十万两。

而这次,张斌已经晋升福广总督,当初给他们承诺的月港互市早就开通了,他们也因此赚翻了天,后面珠海互市也开通了,各大商帮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一年利润翻一倍都算是赚的少的,他们中有很多人在这几年里资产都翻了十倍还不止!

正是因为张斌的提携,他们才能有今天,他们对张斌自然是相当的信任,张斌一召唤,这些掌舵人立马就一窝蜂赶过来了,好像生怕跑慢了会吃亏一样!

望月楼里,张斌看着这些熟悉的身影,内心一阵感慨,这些人虽说跟着自己赚了不少钱,但是,当初正是因为他们对自己无条件的信任,自己才募捐到了第一笔军费,从而收复了福建附近所有海盗,收复了东番,闯出了一片天。

这些人是应该感谢他,他也应该感谢这些人,他不由站起身来,举起酒杯朗声道:“诸位,感谢大家对本官的信任,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大家对本官的信任,本官都铭记在心,来,我敬大家一杯。”

各大商帮的掌舵人连忙站起来,也是一阵感谢。

满饮了一杯之后,张斌直接道:“这次招大家来,主要是宣布一件大事,这件事想必大家也有耳闻,这件大事就是,东盛堂准备发行银票了!”

藏书吧推荐阅读:逍遥游大宋北斗司这县衙深藏不露乱世枭臣医将婿女帝太监最风流国破山河在带崽穿越奸臣一戟平三国吞噬之毒士,始皇拜我为大哥尘雾中的特工从影视剧特种兵一开始仙人只想躺着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神武太医俏女帝矛盾难以调和大明帝国1627大唐:天上掉下一个翼装飞行驸马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远东新纪元1630奥特格斗传说女帝引诱我出山,我偏不穿越娶了秦香莲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风起刈羽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国士穿越大秦,以武止戈,横扫六合!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汉末之王道天下重生大唐之逆袭风云南疆少年走天下天下第一小厮三国:开局董卓入京,逼着我退位清泉明月低武世界开始起兵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穿越古代我手搓AK打天下刘备谋主,算尽天下清客金军南下我北上,赵九南逃我拜相刷刷视频,古人说不要停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大唐镇国公三国之汉室再兴三国:智诱刘皇叔,军师乃神人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唐哀帝,中兴大唐红楼群芳谱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多子多福,开局燕云十八骑老爹拥兵百万,我狂一点怎么了?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时势造英雄,君子当有龙蛇之变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
藏书吧最新小说: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大乾:逍遥皇太子花屋湘军传奇天幕:刷朱棣自白,老朱红温了!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娶个前朝公主,让我复国吗?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太子城传奇穿越古代儿孙满堂白话三国志穿越大乾:从打猎喂饱老婆开始至尊文抄公:我在古代当书生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东周策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祁同伟重生武大郎,水浒杀疯了洪荒历:我的兄弟叫大禹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守史人:三千年归墟纪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重生大乾:深山打猎爆宠小娇妻让你猎山赶海,你咋就黄袍加身了?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影响世界的百位帝王我当了七个国家的驸马小强逆袭记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开局死囚,我杀穿天下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汉末听雨大唐:李老二你那个位置我瞧不上水浒:你一卖炊饼的,百万兵甲?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重生之项羽崛起太子爷:开局被皇后被刺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开局卖身葬母:我成了至尊小书童大秦:寒门小娇妻我在原始时代当大佬!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荒年种田:开局官府强塞五个美娇娘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让你和亲,你让女帝变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