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华得知琼州岛遭受特大台风的消息时,想分散她的注意力,就带着陆佳佳在家中插花。
陆佳佳的手经常把刚修剪好的百合花枝掉落在地,杨丽华只能安慰陆佳佳尽量放松一点心情。
陆佳佳按耐不住,当天晚上买了最早的火车票回陆家村准备救援物资。
杨丽华怕出事儿,给陆振军和婆婆说了一声,准备跟在陆佳佳身后,帮她把娃看好。
秦芝拿出装有六百块的信封,让杨丽华赶紧追上去:“这里面是六百块钱,你赶紧带上,佳佳那孩子性子急,还带着孩子,你别让她一个人奔波。”
陆佳佳准备登上火车的时候,杨丽华紧赶慢赶,终于赶上了。
“等等我,我跟你一起去。”
“妈,你怎么来了?”陆佳佳惊讶地看着养母。
“我不放心你,打算跟你一起去。”杨丽华从陆佳佳的身后接过小初一抱着。
“你这急匆匆的,一个人还带两个孩子怎么行?”
“你是我养大的闺女,哪怕不是亲的,感情都还在呢。”杨丽华拍拍陆佳佳的手让她放心。
陆佳佳眼眶微红:“谢谢妈。”
杨丽华慈爱地看着她:“你是我养大的闺女,哪怕不是亲的,感情都还在呢。”
至于陆宝珍,如今也算是醒悟过来,对于亲生女儿,她也希望她在异国他乡过得好。
她曾提醒陆宝珍,穆家看着是穆家男人当家,其实真正掌权的还是她婆婆。
陆宝珍瞬间醒悟,对于婆婆的刁难她不再反抗,而是无声无息的观察婆婆,侵入婆婆的生活中。
穆冠清原本不想理会这个塞给他的联姻对象,他觉得陆宝珍是个空有美貌的草包。
但陆宝珍每天的变化,经过时间的洗礼,他觉得越来越像他的母亲。
就连陆宝珍的婆婆也感觉到了,也不再对陆宝珍变脸色了。
陆宝珍也在观察丈夫的神色,既然睡同一个床上,她希望丈夫是站在自己身边的,最近也算小有起色,穆冠清不是经常回家,就连在床上也是对她花尽了心思。
在婆家的日子还算不错,她把自己养得很好,就连相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陆宝珍的婆婆,甚至在一些场合带着陆宝珍参加,对于大儿媳,每次那看着大方,其实小家子气的做派她就觉得自己眼光有问题。
反倒是陆宝珍那个草包让她刮目相看,也就起了养一养的心思。
坐在食品厂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就知道这次台风是今年最大的,受灾面积严重。
交通中断,信号中断,有不少人失踪。
但是这也抵挡不住陆佳佳想要迫切的回到琼州岛的心思,但是她还是要把东西准备好,才能安心回到琼州岛,而不是盲目。
由于台风影响,交通多处中断,陆佳佳带领的救援团队辗转多种交通工具,这次半个琼州岛受灾,尤其是靠近风眼中心的地区更是严重,石头村恰好就在风眼中心。
陆佳佳带领的救援团队和部分其他地方派来支援的救援团队一起把障碍物推开。
当满目疮痍的石头村出现在眼前时,陆佳佳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到处都是倒伏的树木和破损的房屋,救援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
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家赶,远远地看到远处围着不少人。
“媳妇儿,不是让你在京省待着的嘛,你咋就回来了!”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陆佳佳猛地回头,看见蒋丞飞带着一队士兵正在帮助邻居清理倒塌的围墙。
他虽然满身泥泞,脸上带着疲惫,但完好无损。
“我当然是来支援的啊,我在报纸上都看见了。”陆佳佳指了指身后带来的物资。
蒋丞飞大步上前拉着她往安全的地方走:“这里有些危险,你咋就不听话呢。”
“我们是一家人,就是要共渡难关。”陆佳佳终于把心中的石头放下。
通过公公的描述,台风来袭时,蒋丞飞不仅确保了海军基地的安全,还要带领官兵协助地方政府转移群众,抢险救灾。
“多亏了女婿提前加固了房屋,我们才躲过一劫。”王琴拉过女儿的手,心有余悸。
“只是村里有不少人家的房子都塌了,损失惨重。”
陆佳佳带来的物资及时缓解了燃眉之急,食品,药品和干净的饮用水被分发给受灾群众,临时医疗点也搭建起来。
“陆佳佳,真是帮了我大忙啊。”陈卫东握着陆佳佳的手连连道谢。
当晚,蒋秦两家召开了家庭会议。
秦天龙指着地图说道:“这次台风虽然造成了巨大损失,但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大部分村民愿意接受安置费搬迁,我们可以借此扩大旅游度假区的规划。”
随后又补充道:“按人头算,成年人补偿两百块,小孩补偿一百块,加上房屋面积补偿,平均每户能拿到两千块左右,这足够他们在其他地方安家落户了。”
陆佳佳却提出不同意见:“我觉得不能只考虑经济利益,有些村民世代居住在这里,情感上的牵绊不是用钱能衡量的,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愿意留下的,可以安排在旅游区工作,他们可以在附近自己做点小生意,算是带动经济。”
秦老爷子赞同陆佳佳的观点:“说得对,我们建立一个融合当地特色的旅游村,保留部分原住民和文化,这样既发展了经济,又不失人情味。”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接下来的日子里,灾后重建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何虹和王琴发展自己经验,组织妇女们开办临时食堂,确保每位受灾群众都能吃上热乎饭。
杨丽华则负责照顾孩子们,尽量帮助蒋丞飞以及那群小伙子的工作轻松些。
一天傍晚,陆佳佳在分发食物时,注意到一位老人独自坐在废墟旁,神情落寞。
“阿婆,来吃点东西吧。”她盛了一碗热粥递过去。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含着泪水:“闺女啊,我家五代人都住在这里,如今说搬就要搬了…”
陆佳佳蹲下来轻声问道:“阿婆,您是不是不想搬?”
老人点点头:“我这把老骨头了,不想离开故土,可是我儿子说,拿了安置费可以去城里买楼房,过好日子。”
“如果您真想留下,补偿费用照常发给你家,咱们的旅游村正需要熟悉本地历史的老人做向导以及文化宣传呢。”陆佳佳柔声道。
“您可以给游客展示你会的就行。”
阿婆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真的吗,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用?”
陆佳佳笑道,“当然有用啦,把你会的大大方方展示出来。”
这个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不少原本打算搬走的年轻人改变了主意,愿意留在故土。
秦天龙拉来的投资商对旅游村规划十分满意,首批建设资金已经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