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宫!
朱雄英坐在椅子上,半卷着身子,趴在喝茶的桌子上吃着饭。
用的是竹筷,瓷碗,吃的是面条拌着肉酱。
太子妃有些看不过去了,上前说道:“父皇,儿媳去给您炒几个菜吧?”
“不用!”
朱雄英挑着筷子,摆手道:“这就挺好!”
“父皇好不容易来春和宫吃顿饭,却只吃了一碗面条,儿臣心里过意不去啊!”
太子端着碗走了过来,坐在朱雄英对面,说道:“三弟就好个面子,加上又受了伤,还请父皇别太责怪!”
“朕有些后悔当初让他去司马院了!”
朱雄英吃着面条,有一句说一句的说道:“能力越大,越能作啊,今天,他拿你的东西,明天要你的春和宫,你是不是也要带着太子妃和皇长孙搬出去,给他腾地方?”
太子一时无言,低头吃着面条,他的太子之位是老爷子扶上去的,只要他不造他爹永兴的反,那就稳如泰山。
而且,朱雄英早已给他说过,这个皇位他不会坐到死,把朝廷的几件事做完,就提前传位。
太子也是明白人,老三就是有通天本事,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这个时候,还不如帮他求求情,也算自己这个当大哥的有情有义。
而且,太子已经生下了皇长孙,他爹永兴也说过,十岁就封皇太孙,废太子就得废太孙。
废太孙,那等于抽自己的脸,因为永兴他自己就是以皇太孙的身份继位的。
废嫡立幼,这对于朱雄英这种出身嫡长的皇帝来说,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
而太子甚至从来都没想过,谁能动摇他的太子之位。
看太子不说话,朱雄英又问道:“老三的封号定下来了吗?”
“儿臣前些日子在文华殿和礼部官员,还有三叔商议了半天,最终定下以魏为王号!”
太子放下筷子说道:“定魏王,考虑的三弟的出身!”
朱文均的母亲是徐达的女儿,而徐达作为第一批开国功臣授封魏国公,二代魏国公徐允恭还是他的亲大舅。
朱雄英抬头问道:“你说魏王,倒是让朕想起来唐太宗有个儿子,也是魏王,据说唐太宗曾一度让立他为储君,取代太子李承乾……”
太子突然一愣,连忙说道:“儿臣这就重议!”
“不用议了,给他个梁王,封地就去汉南的谅州!”
谅州……谅王……梁王……
谅州,那可是叛逆黎利的大本营啊!
“父皇,让三弟去谅州,他……”
朱雄英打断道:“别觉得汉南不好,起码文化和大明是一样的,要是别的地方,穷不说,甚至都不知汉字汉语为何……”
“谅州一半农耕,一半山林,是匪寇藏身的绝佳之地,确实需要去个人镇守,这也是老四无意之间提醒朕的!”
“不过,先封一个梁王,封地的事先不要告诉他,如果他安分守己,去谅州,要是没事找事,那就另说了!”
“哎……”
朱雄英叹息道:“去了司马院三年,没点长进,一如以往的那样,朕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父皇什么都别想了,有儿臣在呢,三弟的事,让儿臣来处理吧!”
朱雄英拿起筷子,吃完了剩下的面条,却没有说话。
没有说话就相当于默认!
片刻后,老朴小步走来,拱手道:“万岁,殿下,杨洪和井源带到了!”
朱雄英点头,问向太子道:“先见谁?”
“杨洪吧!”
“宣!”
杨洪跟在老朴身后,低着头走了进来,心中紧张万分。
他曾经在军演时见过皇帝和太子,可这时候不一样,这是皇帝单独点名要见他。
“臣杨洪叩见圣君陛下,叩见太子殿下!”
朱雄英坐在椅子上,背着他,太子笑道:“杨洪,司马院最优秀的年轻军官,蓝大司马可是不止一次举荐你了,说你敢打敢拼,又有行军布阵的本事!”
杨洪伏首道:“臣……臣在司马院不过是个小人物,比臣优秀者大有人在!”
“你还挺谦虚……”
太子坐了下来,突然变得严肃,问道:“你父亲是开国勋贵营阳侯杨璟吧?”
“是!”
“你父亲杨璟病逝于洪武十五年,不过,曾一度传出消息,说杨侯爷当年是诈死的,不知可有其事?”
此话一出,杨洪顿时全身一颤,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杨洪,既然孤问你了,就证明孤已经知道了,陛下也只是想知道一个真相罢了!”
杨洪手臂都在颤抖,结结巴巴说道:“回……回陛下,太子殿下,家父当年确实是诈死!”
果然,和朱雄英猜想的一样!
“为何诈死?”
杨洪有些害怕,继续说道:“洪武十五年,孝慈高皇后病逝前,曾派人给家父送去一封密信,上面说了什么,臣实在不知,三个月后,家父突然诈死,后面隐姓埋名,去了北平军中,后来在三峡口之战,为了掩护燕王千岁,阵前阵亡……”
朱雄英大概明白了,杨璟资格很老,最初跟着父亲投奔了郭子兴,那和马皇后一定都是很熟悉的老朋友了,杨家也算是最早的从龙之臣了。
马皇后可能知道自己走后,老爷子会大开杀戒,要对功臣下手,提前告诉这位老朋友,至于诈死是马皇后的意思,还是杨璟本人所为,那就不知道了。
至于马皇后当年真的给杨璟送过密信,还是杨家人胡扯的,也不为人知了,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不重要了。
“杨洪,你们杨家这可是欺君啊!”
“臣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恕罪,不求活着,只求陛下能给我杨家留个延续香火的人!”
汉南官员的下场让杨洪心中已经恐惧到了极点,生怕杨家的欺君之罪也被灭门。
三皇子的父皇可不是什么善茬。
“杨洪,你起来吧,过去的事就过去了,朝廷也没打算追究你们杨家的欺君之罪!”
太子悠悠说道:“既然是人才,那朝廷没有不重用的道理,以后留在司马院当个小司马吧,随时听命,若有战事,你要跟着大军上战场!”
“谢太子殿下!”
杨洪再次叩首,永兴皇帝背对着他,始终没有说话,太子让你去司马院当个小司马,这就意味着提拔你的人是太子,而且八成还是皇帝授意的。
以后你杨洪该为谁效命,自己心里要有点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