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藏书吧 >  隆万盛世 >   第1001章 填榜

“大帅,出兵吧,宰了王杲,屠了古勒城。”

“大帅,出兵吧,宰了王杲,屠了古勒城。”

刚刚还热闹的酒席,霎时间爆发出浓浓杀气,屋外大树似乎都感受到了,树叶不断摇晃着。

此时的辽东明军,没有经历过几十年后面对崛起的建州女真那种无力感。

虽然明军在辽东处于守势,但一旦选定攻击目标,不管是对上西面的土蛮部,亦或者是北方的女真族人,胜算都是极大的。

即便偶有失手,只要明军打起精神来,报仇还是轻轻松松。

否则,辽东广袤的土地也不可能被明廷牢牢掌控在手中。

至于对京城那边的战报,多有夸大蒙古人实力的成分在其中,特别是还和明廷处于战争状态的土蛮部。

其实这也不是让人疑惑的问题,要想从朝廷多拿银子,可不就得给自己竖起一个“强大”的敌人。

否则论功行赏的时候,打败一个强敌和打败一个小贼,封赏的差距可就大了。

此时大明定下的赏格,壮年蒙古人的首级可比是壮年女真人的首级贵好几倍。

首级之所以叫“首级”,就是因为“一首一级”,最早来自商鞅变法中的秦国军功授爵制,“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

不过,以首级记功并非秦朝开始,早在商代时就已经存在,只不过商鞅变法把许多以前未成文的规矩书面化,做到有据可依。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斩首记功都是主流。

但弊端肯定还是有的,比如杀良冒功,甚至在战场上为了争抢首级还可能会自相残杀。

于是北宋时期名将狄青上疏提出废除斩首记功,并获准,自此开始两宋不再实行斩首记功。

而在大明建立之初,也是以战功为核定标准,分奇功、头功、次功三种。

所谓奇功,是指战阵之中斩将、夺旗、陷阵、先登,而头功则是指当先、跳荡、摧锋、破敌,次功是指侦踪、守阵、擒敌、被伤等。

实际上,大明的功劳簿上,一般主要就是头功和次功,在明初立国战争后,奇功已经很少出现了。

如元至正十五年采石矶大战当中,常遇春单骑冲入敌阵,无人可挡,凭一己之力将元军防线撕裂,明军由此获胜,这就是陷阵之奇功。

这种战功设计虽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只适用于创业期,只要有勇力、不畏死,就有大把功劳可以立,不在乎漏洞不漏洞,干就完了。

但是,在开国之后进入守成期就不行了,功劳有限,而且军队战斗素质也远比不上开国。

而这种无法量化的战功制度,不可避免的会有不公与腐败,所有的功劳都成了功曹一句话的事情。

所以从洪熙开始,滥报、冒报的情况比比皆是,每每打了胜仗,报功上去的基本都是将领的身边人。

最后大明朝廷发现,还得是可供量化的斩首记功能够服人,交出多少首级就记多大的功,简单省事儿。

从正统年间开始,明军斩首记功的价码从高到低有四类,一是迤北,即蒙古部落;第二则是辽东,即女真部落;第三是番蛮,即吐蕃与苗疆;第四才是内贼,即叛军与农民军。

以天顺五年例,迤北首级一个可以升官一级或者是领取赏银50两,辽东与番蛮首级5-7个可以升官一级或者是领取赏银40两;内贼首级30个可以升官一级或者是领取赏银30两。

当然,这个升一级并不包括中高级武将,仅是到百户级别为止。

由此也可见,蒙古人首级和女真人首级差距之大。

当然,到了明末的时候,两者的赏格又颠倒过来了,那是后话。

“如松,你带本部人马先行一步,去孤山堡了解情况。”

现在手上情报不足,李成梁也不会让儿子直接去长甸。

“父亲,不去长甸,抓住王杲小儿吗?”

李如松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当即就嚷道。

“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执行军令。”

随后的时间,李成梁开始调兵遣将,一边派出援兵前往十岔口,避免长甸悲剧再度发生,一边整理兵马准备前往孤山堡。

为刘台准备的酒宴,自然是进行不下去了。

数日后,等李成梁和刘台到了孤山堡,看到从关外逃回来的千余军卒和百姓,又听说了一些事儿后,才知道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重。

按照逃出的军卒所说,把总刘承奕、百户刘仲文领兵支援被王杲、来力红军队击败后,裴承祖、刘承奕、刘仲文被剖腹剜心,其余俘虏也全被剑斩,场面极其惨烈。

之后,王杲又率兵从北门猛攻大营,因营中无人主持,军心涣散,导致大营彻底崩坏。

在他们难逃时,又遭遇女真骑兵追杀,出去的六七千人仅仅只逃回来不过千余人。

“如松在哪儿?”

就在孤山堡城头上,李成梁这时候才瞥见众人都在,唯独没见到大儿子李如松的踪迹。

“少将军前两日到孤山堡,从逃回军卒口中知道消息,带着人马就去长甸找王杲报仇去了。”

孤山堡守备曹虎生急忙禀报道,“末将没拦住,只好派手下跟着去了。”

李成梁听到这个消息,脸上倒是没什么变化,不过也不会继续待在孤山堡了,当即下令道:“随我去长甸。”

说到这里,李成梁看向御史刘台道:“刘御史就请在孤山堡休息两日,待我把长甸将士遗骸收拢,再向朝廷请罪。”

“李大帅言重了,此事全是贼酋狠毒狡猾,和将军无关。”

刘台摇头说道。

适才他也打听了此次兵败的消息,知道一开始裴承祖还比较谨慎,只是坚守营盘,做筑城的准备。

只是后来被女真人派来的细作诓骗,以为王杲只带着少量人马前来观察营盘,这才带着二百多人冲出打算擒贼擒王,没想到中了女真人的陷阱,全军覆没。

又因为小山头距离明军大营很近,裴承祖以为就算不能成功,全身而退也是没有问题的,也就没有交代其他安排。

他死了事小,可就苦了明军和那些民夫工匠。

尽管此事的责任,看似李成梁责任并不大,可刘台还是知道,当初他给张学颜张巡抚的文书里就说了,选择裴承祖就是因为其人谨慎小心,所以才令他独领一军进驻长甸。

显然,李成梁看错人了,或者此人谨慎之余还有野心,只是没有暴露出来。

但不管如何,死了好几千人,这已经是个大败仗,做为辽东巡按御史,刘台还是要上报的。

至于朝廷最后怎么议处,那就和他无关了。

不过看到李成梁,刘台心里多少还是明白,只要朝廷没有合适的人选替代李成梁,他总兵之位就稳如泰山。

当明军收拾妥当,从孤山堡北门开出后,李成梁带着身后将领下了城墙,路上招过一个亲卫,小声吩咐道:‘派人联系哈赤,这么重要的消息居然没有事先告知,实在该死。

对他说,要是首鼠两端,我不介意拿他的部族开刀。’

“是。”

那亲卫急忙退走,传递李成梁的命令去了。

是的,这些年李成梁能够在辽东站稳脚跟,不仅是他身边三千家丁的功劳,他在蒙古土蛮部和女真部族中都安插了眼线,能够让他掌握两方的消息。

正是因为有了情报支援,让他在屡次对外作战中都取得先机,是以多年征战未尝一败。

但是显然,这次他的情报网并没有事先得到王杲要提前动手的消息,或者是对面动作太快,来不及通知他。

他口中的哈赤,其实就是王杲部中一个小首领,手下部族有数百多人,是依附于王杲的一股势力。

当然,除他以外,李成梁还和许多蒙古、女真族中贵族和头领有交往,毕竟他们需要和大明互市,获得他们需要的物资。

作为交换,他们也要给李成梁提供各种消息。

李成梁不仅要通过互市赚钱养兵,还要他们提供情报,两手都要抓。

做为土生土长的辽东人,通过当年京城一行,结合辽东实际情况,他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处事办法,那就是拉一派打一派。

不管是辽东军中,还是对手蒙古人或者女真人,内部都是有利益纠葛的,早就分裂成无数派系。

利用这种关系,获取自己最大的利益,这就是他在京城看到那些文官老爷们私下里做的。

明朝严禁党争,但实际上满朝皆党。

只是,在他带着人出了孤山堡后,刘台很快也骑马带着护卫跟了上来,说要去长甸看看。

刘台来辽东,自然不是他自己乐意来的,是被老师张居正专门派过来的。

目的,自然就是观察辽东军将。

魏广德在九边中已经掌握了大同和蓟镇,做为首辅的张居正自然不甘落后,他的目光看向了大同和辽东。

至少现阶段,李成梁给他的感觉不错,因为他能打胜仗,正是他需要的人。

所以,对于刘台来说,他还是希望能搞好和李成梁的关系,虽然打心底看不起这个粗鄙的军汉。

当一行人抵达长甸时,只看到一处小山坡下密密麻麻的小土堆。

一边安排人扎营,他们很快就在小土坡上找到李如松。

“父亲。”

看到李成梁来到,李如松急忙上前行礼。

看到他身后还跟着御史刘台,急忙有躬身行礼道:“刘大人辛苦,刘大人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你们能来,怎么?我就不能来吗?”

刘台很亲和的笑道。

“此地已是边墙外,还是有些危险的。”

李如松急忙解释道。

刘台不以为意,只是摆摆手,就站到山头眺望北方。

“可曾发现王杲踪迹?”

李成梁带人来到这里,就是奔着找王杲来的。

不过看现在的情况,应该是已经离开了。

“他们破营后,追杀了我军残部一天,就已经北逃,估计是回古勒城或者红力寨去了。”

李如松狠狠说道,随后又指着山坡下的土堆,“那些,都是我让手下收敛的将士遗体。”

“此次损失五千余人,太惨了。”

刘台这时候收回视线,只是插了句话道。

“都是末将无能。”

李成梁急忙认错道。

“李大帅末要自怨自艾,早晚让王杲拿命来还。”

刘台多少还是知道朝廷的打算,本来就是对王杲不满,这次就更有发兵的理由了。

“还是让少将军说说这里的情况吧,前些天只是向朝廷报了简报,还得有详细的战报递送京城。”

刘台继续说道。

......

“魏阁老,差不多排好了。”

副主考王希烈仔细检查了考卷及排名后,来到魏广德身旁,小声对他说道。

“人都来齐了?”

魏广德放下手里茶杯,随口问了句。

“已经来齐了。”

王希烈答道,“应该可以拆弥封,填榜了。”

听到这话,魏广德起身走到一张大书案前,上面已经密密麻麻排好考试答卷,只是此时答卷填写考生名字的地方还密封着,看不到考生名字。

随手拿起上面几份,看了考官的评语,点点头,原样放回去。

“诸位,这半月大家都辛苦了。

好歹,总算是把这皇差办完。

既然名单已经出了,那就拆弥封填榜吧。

想来,外面的考生早就望眼欲穿了,就如你我当初那般。”

魏广德对着周围的考官和监考笑道。

“呵呵,是啊,当初会试后,也是坐立难安。”

一位考官说到这里,还不好意思的摇摇头。

“这有什么,当初谁不是如此,你们说是不是。”

“哈哈.....正是,正是。”

考官们七嘴八舌聊起当年趣事儿,堂上倒是好不热闹。

魏广德回到座位前坐好,示意可以开始填榜。

按照规矩,自然是从最后一名开始,拆弥封,唱名,填榜.....

“贡靖国,南直隶宁国府宣城人,会试三百名。”

随着唱出第一个贡生名字,考卷被交到监考手里核对,那边负责填榜的官员已经提笔,沾好墨水准备填写。

不过,魏广德的视线却是看向大堂外,此时一个差役正背对着他们向外奔跑而去。

王希烈注意到魏广德的目光,好奇看了出去,随即发出“呵呵呵”的笑声。

“由他去吧,考生们还等着他们报喜呢。”

魏广德偏头看着王希烈说道。

王希烈点点头,都是经过这一遭的,自然知道那差役是干什么去了。

讨喜钱,大家都欢喜欢喜,也是好的。

“继续。”

魏广德看着周围考官笑道。

藏书吧推荐阅读: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无颜庶女很抢手:金牌王妃我是皇长孙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别人系统招名将,我的系统招亲戚最牛妖孽兵王在下九千岁大唐逆行者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明末之白衣天子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神武太医俏女帝霸业:开局从小兵做起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三国之汉室再兴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三国之汉室再兴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他改变了法国寒门第一才子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天下长安虎啸三国我爹是奸臣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
藏书吧最新小说: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愚园梦魇一边阳光一边乌云明末:乱世崛起三国:偷偷发展吓坏众诸侯大宋:大明没想到吧,我还活着荒年,官府强制发俩老婆大唐极品帝婿诸天:开局到达苍云岭女帝宠臣?不,我乃国家柱石三国S2逆天重来人在乱世当世子,娘子却是大剑仙绝世小书儒穿成农夫,我靠采山货养家穿越后,我为王朝续命百年鬼明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千羽谱:夜医三国:和貂蝉喝酒回到大汉打天下李二身死长孙皇后让我做皇帝穿越三国之与妻行兴晋穿越三国,我的二叔是赵云亮剑:开局我魏和尚独立发展女帝赐死:玩家助我黄袍加身亮剑:李云龙拿我的无人机打鬼子逆境富豪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镇西王:天下霸业回到明末当个大贪官大唐:李世民的头号打手始更穿越成了李自成亲弟弟穿越古代和离妇,她把娘家兴旺了本驸马热武器自由,开荒怎么了?南明义军大魏之曹氏虎狼九州恃风雷那年,那雪,那个执戟书生!明朝最真实科举再造河山,从被女侠绑架开始三叉星玉无限白粥无限米饭无限资源系统我爹是奸臣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霸业天子唯有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