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吧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刘体乾被夺官,虽然朝野议论汹汹,但是在陈以勤、光懋、凌琯等人遭到申敕后,也就没有后续了。

没看到皇帝连陈以勤的情面都不给,继续上奏此事只会徒惹皇帝不喜。

所谓仕途要想升迁,首先你得让你的领导满意,领导对你印象不好,就算你能力出众也没用。

后世段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服不行”其实就是把官场升降写的入木三分,非常的形象。

在朝为官的,哪个不想进步?

混吃等死的早就谋求南调南京,用京城的官职换取去南京的品级升迁。

权利小了,但品级上来了,外水少了,可退休后的福利也多了。

而对户部尚书职位的竞争,也和魏广德预料的不同,不管是他这边还是殷士谵,亦或者张居正,都没有想要推荐的人选。

因为内阁之前的争议,消息已经扩散到外朝,所以高拱为了避嫌,这次也不打算推荐。

毕竟就现在的财政,户部尚书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到处都缺钱,坐上这个位置,就意味着所有的矛盾都会汇聚到这点上,根本没法摆脱。

而李春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一副与世无争的架势。

李春芳已经很久没有参与到朝廷官职的瓜分了,这次也不例外。

皇帝还在等内阁举荐人,而内阁诸人却都不想举荐,结果就这样耗起来。

不过户部不可能一直没有尚书,接下来就只好是户部左侍郎张守直临时充任户部堂官,暂时接掌了户部大印。

毕竟户部掌握天下钱粮,每日需要处理的文书也是不少,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如果因为没有尚书人选,户部就停摆,那整个朝廷怕是都瘫痪了。

做什么不要银子?

紫禁城,乾清宫。

“户部尚书职位一直空悬,你们内阁讨论这么久,难道还没有个名单报上来吗?”

隆庆皇帝坐在御座上,看着下方几位阁臣,语气很不好的说道。

内阁几次讨论的结果,其实他也通过内侍听说了一些,可这也是他没有想到的,居然对二品尚书高位,满朝文武会没有人跃跃欲试,而是都选择了后退。

特别是内阁几位阁臣,连个最起码推荐的人都没有。

原本,还想用户部尚书位置进行平衡的他也有些坐蜡,不知该如何是好。

首辅李春芳侧头看了眼身后的人,貌似都没人愿意出列说话,他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沉默,只好站出来说道:“启禀陛下,户部乃掌管天下钱粮资财,需要的是善理财之人。

而当今朝野有此能力者乏善可陈,臣等这些日子也为此煞费苦心,只是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

辜负陛下托付了,是臣等的过失。”

以前,这个位置是严嵩出来缓和,之后是徐阶,现在轮到他李春芳,他也只能学着用前辈们的办法,先自承失职,以退为进。

魏广德在后面听到李春芳这么说,只是低头翻个白眼,一套太极拳打下来,结果什么也没有,说了等于没说。

其实,内阁议论也不是没有人,而是被提出来,大家都反对。

提出人选的是高拱,他举荐的是刚回朝的都察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因为他在隆庆元年时曾短暂担任过户部尚书。

好吧,在高拱口中,葛守礼是有户部尚书经验的,这样的人平调到户部,可以很快上手。

可是这样的解释,当然不能得到魏广德的认同。

须知,当初葛守礼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和下属的关系被推下台的。

还有是否有理财能力先不说,就他临退休前还强推停罢一条鞭法,光是这个就不能让魏广德支持。

和他抱有同样看法的还有张居正,因为魏广德的表态,自然殷士谵和陈以勤也选择了支持他们。

一下子,内阁除了一贯是最后表态的首辅李春芳外,其他人除了高拱全部反对,自然也就没法继续讨论下去了。

另外一个让魏广德不得不说话的原因就是,都察院在他心中的地位可远远超过户部。

户部对朝廷很重要,可都察院对他魏广德更重要。

没了葛守礼,高拱一定会再次把触手伸向那里,而他却想不到合适的继任者。

能够做上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人,必须是内阁各方都能接受的人,而这样的人太少,不容易找到。

真要是让高拱把都察院拿下,魏广德还真就得好好考虑下,要不要听陈以勤的话,找个理由致仕回乡好了。

反正他还年轻,这段时间回避一下高拱,他风头太盛了,以后再找机会回来。

隆庆皇帝听出了李春芳没有人选,他只好把目光看向陈以勤,毕竟是内阁次辅。

其实他对陈以勤情感很是矛盾,他想把高拱推上来,可是陈以勤却是挡住了高师傅的道。

就算他拿下李春芳,高拱也不可能直接越过陈以勤担任首辅之位。

所以,他不得不在二人中做出取舍,而牺牲品就是陈以勤。

“逸甫,你可有举荐人选,你也是阁臣中的老人了,应该知道许多官员才是,难道还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

不管是否合适,你尽管说来,容朕斟酌使用。”

隆庆皇帝这会儿说话的语气就和缓了许多,或许也是想给陈以勤一些补偿,让他安插人掌管户部。

这样的人上位,不久后陈以勤致仕离开没了后台,那还不就得乖乖听他皇帝的话。

“陛下,臣熟悉的大臣中,没有擅长理财之人,让陛下失望了。

不能为陛下分忧,是臣下的过失。”

陈以勤依旧和在内阁中一样,即便是在皇帝面前还是没有举荐人选出任户部尚书。

陈以勤出班奏报道,然后就默不作声起来。

隆庆皇帝有小小的失望,不过脸上还是浮现出一丝笑容,道:‘无事,户部尚书干系重大,确实难寻合适人选。’

“谢陛下体谅。”

陈以勤躬身道,之后才退回班列中。

“高师傅,你呢?”

这下轮到高拱,隆庆皇帝又生出期许。

要知道,他可是听说高拱说出过葛守礼的名字,只是被魏广德、张居正等人联合反对。

隆庆皇帝并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不过当初继任曾经担任过户部尚书,那说明葛守礼是可以胜任这个职位的,而现在户部就急需人担纲。

“回禀陛下,臣也没有合适人选。”

出乎意料的是,高拱也没有在这个时候报出葛守礼的名字。

实际上高拱也不是傻子,如果这个时候自己把葛守礼推出来,若是皇帝答应下来,等于就是他高拱举荐的人。

他倒不担心葛守礼会犯事,从而触及自身,而是担心自己举荐后,皇帝会因为是他举荐的关系,而把后面空出来的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人选让给别人来举荐。

他想要自己人坐上都察院左都御史这个官职,这点绝对不能失误。

没有绝对把握,他宁愿继续让葛守礼坐在这个位置上,也比让给其他人强。

可是偌大一个朝堂,总不能好处都被你一个人都占完了,就算皇帝现在答应,那以后呢?

真把大明朝廷搞成他高拱的一言堂?

他高拱自问还没那个本事,太招人恨,而且皇帝也在变。

已经有过一次教训,这次他说什么也不会重蹈覆辙。

这么一盘算,他干脆也不说话了。

隆庆皇帝虽然失望,可也没说什么,总不能让他拿着鞭子逼高拱说出一个人名来吧。

接下来,又问了张居正、魏广德和殷士谵的意见,但结果都是一样,一个人名他都没有听到。

“难道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就要一直空悬吗?户部要是出了事儿,谁来承担这个责任?”

隆庆皇帝这时候最后的耐心终于磨光了,大声斥责道。

以李春芳为首的内阁诸人全部都埋着头不吭声,任凭隆庆皇帝用言语发泄心中的不满。

大家口袋里其实都有人,但是实在不愿意卷入户部这个泥潭里。

朝廷的亏空太大了,掌控户部纯粹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朕不管,限内阁三日内推举出户部尚书人选,不管是你们举荐还是部议,否则户部出任何问题,朕拿你们是问。”

隆庆皇帝发泄一通终于平静下来,可事儿依旧要想法平息,于是又问道:“南京户部现在是谁的主持?”

隆庆皇帝到现在都不知道南京六部堂官,想起来还要问阁臣,可见明朝皇帝是真的对南京莫不关心至极。

隆庆皇帝皇帝的话把所有阁臣都问愣住了,南京,那可是失败者养老才去的地方,他们就算签发文书,大多时候都不会管是谁在那边主政。

所以在隆庆皇帝问出话来后,大家一时竟然没人能够答出来。

场面冷场,这可不行,说不得皇帝刚平息的怒火又要被点燃。

魏广德想了想,出言道:“现在南京户部尚书应该是郭乾。”

魏广德知道隆庆皇帝打的什么主意,你们不是不打算举荐户部尚书,那就由他点一个。

不过虽然是随便点,当然也不能胡乱任命,所以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南京的户部尚书。

南京一直有一套备用班子,这不就有用武之地了吗?

北京找不到合适的,那就点南京这个位置上的人来用。

不过魏广德既然知道,也不得不提前给皇帝说清楚,免得到最后皇帝丢脸,毕竟他还是内阁阁臣,是给皇帝参议咨询的,本职工作得做好。

于是继续说道,其实,就是给皇帝介绍郭乾这个人,同时在脑海里快速梳理关于这个人的记忆。

“陛下,郭乾字孟阳,号一泉,北直隶任丘县人。

嘉靖十七年中进士,授兵部主事,历任兵部员外郎、兵部郎中后出任河南卫辉知府、潞安兵备副使、山西按察司使、浙江按察使、江西右布政使、陕西左布政使。

嘉靖三十八年擢右副都御史、陕西巡抚,又以左副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事,后转迁南京兵部左侍郎,累迁南京户部尚书。”

听到魏广德的介绍,隆庆皇帝就有点傻眼了,显然郭乾虽然是南京户部尚书,但履历纯粹就是个军事文官,懂的是带兵打仗而不是经济。

想到这里,隆庆皇帝不由得看了眼高拱。

“那他怎么做的户部尚书?”

隆庆皇帝好奇问道,显然郭乾升迁是前朝事,那时候他避嫌,自然没怎么关注朝堂官员变动,特别是最后两年地位稳固后,就更容不得他犯错。

“南京兵营数次闹事,时任兵部侍郎郭乾处置得当,故而升迁为尚书。”

魏广德知道,因为嘉靖末年南京军营两次闹饷就是郭乾处置的,他那个老丈人被弄得灰头土脸,基本上就失了圣宠。

若非此,他对南京官员变动也不会上心。

在殿上诸人中,也就他才很关心南京那边的人事变动,毕竟事关自身利益。

“南京是否还有擅理财之人?”

隆庆皇帝继续发问道。

“陛下,南京是否有擅理财之人,臣不知,不过现在户部左侍郎张守直暂摄大印,可最近处置部务貌似也还不错,何必舍近求远关注南京。”

魏广德想想就说道。

南京户部还有些什么人,魏广德就不怎么关注了,因为他安插人手可从来不会往户部送。

都知道高拱整顿吏治,户部油水最足,可也最容易被高拱注意到。

他在南京那边的人,肯定不会举荐回来,而且现在他也不会轻易举荐人。

这时候举荐,那不是给高拱花名册,可以照着魏广德举荐的人慢慢查,早晚就能查到他头上来。

“张守直?”

隆庆皇帝嘴里念叨一句,“户部打理的不错?”

........

九边,是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

其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九个边防重镇。

面对崛起的蒙古部族,山西地区首当其冲,其境内的大同镇和山西镇就成为战略要地。

按照《明史》记载,几乎每岁都有战事发生,所以大同就有了“年无宁岁”的说法。

不过今日在败胡堡上值守的明军士卒又惊恐的发现,远处天际间出现一团黑点。

随着时间,这团黑点也不断放大,分裂变多.....

“铛铛铛.....”

示警的铜锣狂暴的被敲响,杂乱的敲击声反映出敲锣者此时惊慌的心态。

藏书吧推荐阅读:陛下,不能嫁公主抵债啊!无颜庶女很抢手:金牌王妃我是皇长孙摄政王今天又在哄王妃别人系统招名将,我的系统招亲戚最牛妖孽兵王在下九千岁大唐逆行者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开局替徐庶北上,曹老板爱死我了明末之白衣天子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神武太医俏女帝霸业:开局从小兵做起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三国之汉室再兴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
藏书吧搜藏榜:三国:封地爆兵,百万铁骑绕帝都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炮灰"攻"养成系统三国之汉室再兴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将军夫人,请吃回头爷!北宋大法官楚毅本纪之猛将无双女国公种田一二事新闯王蛇蝎太后之男色妖娆红楼群芳谱秦时之七剑传人军婚燃烧:媳妇太彪悍带着系统做胤禛替身南北乱世我种田冷王的金牌宠妃七煞侍魂三国之巅峰召唤什么时候更新我们家的小静静大唐:开局摆地摊卖面膜明末好国舅独治大明医将婿三国:季汉大都督,有妻蔡琰朕实在太难了带着淘宝去抗日三国开局就送大礼包超神狂兵乌龙召唤:冷情妈咪圣雄之名田园大唐凰啼山河大唐最强路人甲殿下,请离开我的棺材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大唐:属于我的贞观盛世乱世黑马我助大唐盛世天下走进唐朝超神妖孽兵王他改变了法国寒门第一才子大秦:朕乃嬴政,开局加入聊天群大唐:从攻略长公主开始天下长安虎啸三国我爹是奸臣三国之飞将再世三国从救曹操老爹开始
藏书吧最新小说:楚汉战争五代:这个小国太能打大唐:天道太子李承乾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太子监国:我的权利比皇帝大!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大顺宝藏明末之开局攻下菲律宾红楼:重生贾环文武双全大明无敌电商诸天万界:我在影视世界的人生开局发老婆,乱世收留万千美人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寒门潜龙三国:我有无限锐士,可复辟大秦盛唐华章三国:三分天下我被王莽拉着穿越我在洪武开商铺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开局送老婆,她是宰相千金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古代小村长的上进日常盘点历史:朕的老赢家去哪了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地主想躺平,系统请我在末世开荒李隆基:逆子,你敢弑父?千户万界召唤之最强神朝枌榆草木长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重生之明朝朱瞻基夙志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大唐小说家楚汉群英传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从一座城开始的争霸之路乱世小土匪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谍海英雄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大楚第一赘婿被老丈人嫌弃,我说莫欺少年穷寒门霸图一梦南唐穿越楚国,但是秦军兵临城下